從零創業,3年做到1500萬,淘寶小白如何做到?

前幾天,派代發了“淘寶版”抖音6月初上線的文章,我看到底下的留言非常踴躍。

大部分用戶都有這樣的想法,淘寶又玩直播又玩短視頻還搞內容營銷,已經慢慢變成高級玩家才能待的地方了。

當初淘寶拼命拉我入坑,如今自己卻有被淘寶拋棄的感覺。

賺不到錢,這確實不是個例。此前我就針對電商平臺上1500個商家做過抽樣調查,真正能實現盈利的商家只有19%,而談得上賺大錢的,不到1%。

即便是身處在3萬億市場的暴利行業,大部分賣家也沒能聽到錢落口袋的聲音。血海廝殺,怎麼才能從中撿漏?

趁著兒童節氛圍濃厚,我們順便探討一下這個產業的“撿漏”方式,很應景。

風口上的母嬰,為何賺不到錢?

近幾年,國內母嬰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

一來是2016年開始正式實施二胎政策,加上數量龐大的“80後”和“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國內新生兒數量出現了明顯增長;

二來,隨著這些網購達人晉升為“生育主力軍”,也成為家庭消費的決策主力,她們體量龐大,而且購買力強大。

從消費人群來看,易觀諮詢給了這樣的數據,2017年互聯網母嬰活躍人數穩步增長,到今年1月已經達到5684.5萬人,增速遠超過全網活躍人數的增長速度,滲透率增長到5.8%。

而在市場方面,2018年第1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母嬰品類交易規模為634.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4.3%。

同時,不論是以49.2%佔據近一半市場的天貓,還是位列第二的京東,都加碼了母嬰市場。

天貓母嬰在1季度最令人關注的事件,莫過於3月底舉辦的天貓母嬰年度商家大會,京東則是在3月初宣佈母嬰品類將開啟“4+”計劃。

僅兩年多時間,母嬰電商行業就從“藍海”殺成了“紅海”。

風口之下,大部分賣家卻只嗅到了錢的氣息,沒見著錢落口袋,我為賣家總結了來自3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價格。標品基本賺不到錢。

一母嬰垂直電商平臺曾經公開表示,像各大平臺多數賣的奶粉、紙尿褲這些標品,在他們平臺上是不賺錢的,還得靠75%的非標品盈利。

為什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個市場。

市場加政策紅利,這兩年出現了許多母嬰電商平臺,再加上跨境市場的入侵,外來唸經的和尚多了,為了保住原有的市場份額、提高銷量,電商平臺之間的價格戰就打了起來。

為配合平臺“作秀”,賣家也成了受害者,最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傷害了利潤。

第二,產品。嚴選模式更受歡迎。

大家現在都在提消費升級,在母嬰市場這塊,我認為消費升級一直都存在,而且隨著“90後”“95後”榮升家長之後,這個現象會愈演愈烈。

特別是現在,除了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人群也開始注重產品的品質和性價比。

而母嬰市場又是一個榮辱與共的行業,某一品類被爆出質量問題,那將殃及國內整個產業。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跨境電商中,母嬰一直是發展最快的品類之一。

要搶回市場,不被消費者淘汰,國內電商只有迴歸產品質量。

第三,流量。流量成本太燒錢。

電商需要流量,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

當線上流量紅利消失,為了給自己的店鋪導入更多的流量,“燒錢搶市場”開始成了普遍的做法。

正如文章開頭一用戶的說法,“太累了變化那麼快,實在沒辦法賺不到錢。一天下來除了廣告費什麼都沒了。”

燒錢“開車”買流量,還要打價格戰,大部分賣家確實心累。

一群玩得“賺”的商家

今年淘寶商家大會上,淘寶總裁蔣凡說,未來幾年,特色商家依然是淘寶的核心發展方向。只要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群需求,給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價值,就能在平臺上實現不斷成長。

大家可以不用糾結什麼是特色賣家,該怎麼做才叫做特色?我的重點主要放在這幾個字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群需求”。

把這點吃透,一個淘寶小白也能做到千萬銷售額。

前段時間,我剛瞭解到一個數據。這是一個代理好孩子安全座椅的專營店,店裡約32個寶貝,而關於安全座椅這個品類以及配件佔了七八成,目前有將近60個sku。

第一年營業額300萬,第二年達到500萬,來到2017年直接翻了一番,1000萬;今年按照店鋪的估算,說可以拼到1500萬。

讓我特驚訝的是,這個傢伙在經營這家店之前還是個電商小白,而這樣的例子在好孩子的代理商裡還能找到很多。所以,吃透哪個品類是自己的人群需求,很關鍵。

目前,母嬰產品各細分領域的競爭都相對穩定,我們大致從四個分類來分析這個市場。

嬰兒食品、紙尿褲、餵養用品

等剛需用品領域,以及童裝、童鞋、玩具等領域已有品牌優勢顯著,造成這兩個細分領域格局穩定,給新入者機會不大;

洗護用品與醫療保健用品等領域的競爭就更加白熱化了,雖然滲透率挺高,但集中度整體呈下降趨勢,對賣家來說並不利好。

而安全椅、嬰兒車、嬰兒床等領域基於滲透率提升,未來有更大的成長機會。

特別是安全椅領域,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的意識增加,還有2017年立法的推動,市場滲透率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很高。可以說,兒童安全座椅的市場機會非常大。

利潤翻倍,好孩子賦能賣家

先來分享一個貼吧的故事:一個代理安全座椅的經銷商呼籲質量第一。

幾乎所有類目都有價格戰的存在。但在母嬰電商市場,價格戰顯得尤為慘烈。

初期代理大品牌的賣家,因為不可避免的價格戰,需要不惜成本去搶佔市場份額。所以就造成這樣的結果,參戰未必有好結果,但不參戰基本等於坐以待斃。

因此,價格戰在傷害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傷害了賣家的利潤空間。

但目前有些商家可以做到既提升產品質量,又下調了價格。這是因為供應鏈的掌控,原本在供應鏈上的成本,可以轉換為賣家的利潤。

成立於1989年的好孩子,從一個頻臨倒閉的校辦廠,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兒童耐用品供應商和品牌經營商、中國最大的孕嬰童全渠道專業零售平臺和生活方案提供商。

2017年雙11中,天貓母嬰類別容量驚人,而好孩子的表現同樣亮眼,蟬聯了天貓雙十一高速安全座椅天貓母嬰用品七連冠,好孩子汽車座市場也已經連續6年蟬聯全國第一。

母嬰行業裡的消費升級,更多的是由品牌引領著消費者去走的。

從貨品生產,到開始走向爭奪用戶心智的過程,好孩子已經在這個新母嬰時代,和萬千電商賣家走了很遠。

第一,非標品,成本大降,利潤翻番。

好孩子的產品屬於半標品,賣家沒有積壓庫存的壓力,貶值率低;同時還幫助賣家提供一站式倉儲,鋪貨到各大品牌倉,確保貨物安全性,讓賣家在物流成本上也能省上一筆。

最關鍵的是,基於好孩子完善的供應鏈,生產、銷售安全座椅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減少一定成本,累計起來,將比普通賣家多出更多利潤,實現利潤翻番。

第二,宇航級產品質量,佔據用戶心智。

好孩子的口碑更多來源於產品自身。當其他品牌還在跑馬圈地,好孩子率先完成了產業升級。

好孩子擁有獲得中國、美國、德國、瑞士等官方認證的國際級實驗室,在這裡檢測合格的產品,可以直接在歐美市場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好孩子安全座椅撞擊實驗室是國際首批、國內唯一可進行側撞測試的實驗室。

相比於一般只符合國標、歐標50 km/h強制動態撞擊測試要求的普通汽車安全座,採用宇航吸能科技的好孩子“高速”汽車安全座不但符合國標、歐標,在80 km/h速撞擊測試中,各項性能指標仍然全部達到國標、歐標相應要求,可大幅降低兒童受傷概率和傷害值達40%左右。

為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好孩子還自行制定更高更嚴苛的企業標準。

目前,好孩子已主導或參與國內外標準制定186項,並獲國際標準化組織授權,設立ISO/PC 310兒童乘用車項目委員會秘書處,為全球行業制定標準。

第三,大品牌,持續賦能賣家。

作為天貓TOP3的品牌商家,好孩子能為賣家贏得更多的自然流量

此外,好孩子與國內第四方智能倉配服務商網倉科技合作,為賣家實現跨平臺智能補貨、調貨等服務,保證節假日,甚至雙十一這樣的電商大節實現優先發貨,

併為符合條件的賣家提供金融擔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