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享年50歲,面對重疾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李詠去世】剛剛,李詠妻子哈文發佈消息稱李詠在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於10月25號凌晨5點20分去世。據悉,李詠是著名節目主持人,曾主持《非常6+1》等多檔熱門綜藝。

一路走好!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享年50歲,面對重疾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微博截圖

李詠妻子在微博發文稱李詠因病去世,她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李詠,(1968年5月3日-2018年10月25日),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91年,進入中央電視臺做編導。1996年,任專題片編導,並擔任紀錄片《香港滄桑》的解說。1998年,開始出任綜藝節目主持人,同年開始主持《幸運52》。2003年,開始主持《非常6+1》。2004年,擔任《夢想中國》總設計師。2008年,開始主持《詠樂匯》。2009年,出版自傳《詠遠有李》。2015年1月4日,主持的節目《全是你的》在北京衛視首播。[1]2016年,主持優酷網與土豆網聯合推出的網絡綜藝節目《偶像就該醬嬸》。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李詠因病治療無效去世,享年50歲。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享年50歲,面對重疾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46-55歲是生命高危期

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突發心臟病去世,終年46歲;著名美國歌星,邁克爾·傑克遜,因心臟病去世,終年50歲;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猝死家中,年僅59歲……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享年50歲,面對重疾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現代人生命節律,將人的一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 1~35歲為活躍期,器官逐漸發育完善,總體來說比較健康;
  • 36~44歲為下滑期,部分器官功能開始衰退,某些疾病形成;
  • 45~59歲為高危期,多數疾病高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冠心病、腦卒中、癌症等;
  • 60歲後雖有高危期的延續,卻相對安全。

由此可見,46-55歲有道“生死坎”,是生命高危期,極易發生猝死和各種重大疾病。結合臨床經驗,我這裡為大家總結了一些中年健康低谷中最需警惕的一些問題,希望大家能給予重視,提前防範——

1、氣喘吁吁:肺部老化

肺是人體中最早“走下坡路”的器官。肺活量從20歲起緩慢下降,如不注意鍛鍊,到了40歲,有人爬幾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

生活中,吸菸、廚房油煙、空氣汙染等都會加速肺部老化。

指導:X光胸片因快捷、簡便、經濟等優勢,成為胸部檢查的優先選擇,是體檢常規項目之一,但胸片有盲區,有些部位是看不見的,如肺下葉背段、肺上葉後段、心臟後面、縱隔後面、橫隔以下是看不到的,若癌症病灶出現在這些位置,就可能被漏診。目前世界公認:肺部CT檢查是篩查早期肺癌最好的方法。CT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X光胸片的4-10 倍!建議以下人群要提早檢查——

長期吸菸史且年齡大於50歲(無論是否已戒菸);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不吸菸但長期身處二手菸環境中的;

有特殊職業暴露史(砷、鉻、石棉、鎳、鎘、鈹、二氧化硅和柴油煙氣等);

工作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的


2、經常便秘:毒素累積、腸癌風險

大便長時間滯留體內,使得體內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腸內壞細菌肆虐,壓倒了以雙歧桿菌為代表的好細菌,使得腸道菌群失調。

小腹脹、口氣、黃褐斑不斷顯現,日積月累,可能導致包括腸癌在內的多種疾病。


指導:關於胃腸疾病,以下檢查要分清——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主要用於胃炎、胃潰瘍、胃癌的早期篩查。

無痛胃腸鏡:檢測無痛苦,創傷小,更精確,對消化道出血、息肉、潰瘍狹窄還可以進行多項微創治療,尤其是一些微小病變甚至粘膜層的病變,均可明確診斷。

便常規:檢查大便性狀、顏色等是否正常,有異常細菌、細胞等。

胃部彩超:瞭解胃蠕動情況,胃部是否有佔位性病變。。

血常規:通過抽血查驗,可以得知患者的胃泌素、胃蛋白酶原、澱粉酶等數值變化,通過其血清測量值的不同,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價值。

除了以上這些,還需要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選做其他的胃腸檢查項目,如便潛血、血沉檢查、癌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50)、糖類抗原(CA72-4)檢測等,作為腫瘤初篩的依據。


3、腰痠背痛:關節退化、肌肉萎縮

中年是肌肉、骨骼的衰退期,表現為肌肉開始萎縮、彈性降低、收縮力減弱;骨骼出現脫鈣過程,骨密度降低。

很多人到了中年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關節問題,比如老寒腿、腰痠背痛、關節咔咔響等。


4、眠不好:免疫低下、小病不斷

入睡難、多夢、淺睡眠等睡眠問題的出現,使得人體免疫力變差,無精打采,各種疾病也會趁虛而入。三天兩頭感冒、總覺得疲勞、渾身不舒服都是免疫力變差的表現。


美國哈佛研究發現——堅持5種習慣,或延壽10年


1、和香菸說拜拜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吸菸會導致癌症、心臟病、中風、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後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享年50歲,面對重疾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破碎的香菸和菸草躺在木質的表面,吸菸概念的特寫

2、身體BMI質量指數不容忽視

脖子越來越粗,肚子越來越大……你不只是胖了,還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

計算方法: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生組織推薦,BMI在20~22之間為成人的理想體重。


3、過度飲酒萬萬不可

長期過量飲酒會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在聯合國公佈的危害人類健康十大因素中,酒位列第5位。

以西歐國家居民為對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酗酒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肝硬化,過度飲酒,還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4、每週105分鐘,中強度鍛鍊不可少

運動醫學專家泰斯·艾斯福格爾斯指出,每週堅持累計至少105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有益健康。

推薦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鐘為宜,這些鍛鍊可以幫助解決腰痠背痛、關節退化等問題,同時促進良好睡眠與腸道健康。


5、合理膳食足夠水,確保腸道通暢

三餐按時定量,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飲用足夠量的水。保持腸胃通暢、身體健康。


最後,叮囑大家一句,如果您正好處於生命高危期,請提高警惕,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體檢,在病症初期就及時就醫處置,人到中年請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健康”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和協和大專家背後的故事。若確認需要預約北京協和專家服務,可添加微信號youmaizs,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