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裁伊朗,豁免8國,為什麼沒有歐盟?

山東精創車加工


11月2日,美國政府宣佈,於本月5日重啟對伊朗能源和銀行等領域制裁,將給予包括日本、韓國、印度、土耳其等8個國家和地區豁免權,但卻不包括歐盟。

很明顯,美國在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上,針對的卻是曾經的親密盟友歐盟,先讓歐盟感到難受,從而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掌控對歐盟的主導權,讓歐元就在歐元區流動,無法在全球流通,牢牢地穩固美元在全球流通領域的主導權。

特朗普政府的自信,源自歐盟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特別是歐盟的領頭羊德國對美貿易佔德國內出口的大頭,將歐盟的領頭羊德國包括法國打壓下去,則歐盟就將牢牢地被美國所掌控,這是特朗普政府借伊朗石油危機,趁機打壓歐盟的動機之所在。

在外界眼裡,歐盟與美國意識形態高度一致,應該走得非常近才對,所以特朗普政府就伊朗石油問題,豁免了8國和地區,但卻不包括歐盟,讓外界大跌眼鏡,歐盟也是目瞪口呆,真是一萬個想不到。

歐盟是美國的傳頭盟友,在美伊核協議簽署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都獲得了歐盟的認可,但本次德法歐盟兩大領頭羊,以及美國的跟班小弟英國,都反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很快歐盟總部概括德法英發表了聯合聲明(英國難得與歐盟保持一致),對於美國繼續制裁伊朗表示遺憾,並承諾將保持現狀,期待伊朗在伊核協議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言下之意,歐盟將繼續和伊朗保持石油貿易,不會受美國的制裁影響,看來日漸羽翼豐滿特別是歐元堅挺下的歐盟,有了與美國過招的實力和底氣,與其他大國一樣,不會隨美國的大棒而起舞,美國借制裁伊朗,將一張千瘡百孔的破網罩在歐盟的頭上,不會起到什麼威懾作用,歐盟不會鳥美國,與伊朗的石油生意照做。

當美國和歐盟的利益相沖突,即使美國的跟班小弟英國,都毫不猶豫地站在了以德法為首的歐盟一邊,歐盟也將不再指望美國,將擼起袖管自己幹,當務之急會馬上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不被美國的政策所左右,走一條獨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再隨美國而起舞。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美國製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豁免了八個國家,而這八國國家之中,居然沒有歐盟。所以讓許多人感到好奇,其實在好奇之餘,我感到並不好奇。這是美國正常的做法和正常的反應。

首先,歐盟國家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定”,就顯示出非常的不滿,直到現在英國,法國和德國依然堅守在“伊核協議”的內容。而美國自己卻跳出了“伊核協議”,並且,對伊朗進行了單方面的制裁,希望能夠在11月4日前,將伊朗的石油出口封鎖為零。

但是,這樣的想法顯然是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的。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有英國,法國和德國,以及俄羅斯,中國等,“伊核協議”的國家,強烈反對美國的最終單邊主義措施,強烈反對將伊朗的核問題破壞化。所以,各個簽約國家都希望能夠繼續堅守“伊核協議”,從而要讓中東地區更加的和平,讓“伊核協議”得到繼續的遵守和維護。

美國顯然對於自己跳出了“伊核協議”,而沒有其他國家的跟隨,感到非常意外和不滿,特別是歐盟國家的英國,法國和德國。正因為如此,在美國人的眼裡,作為自己的盟友,這些國家都應當跟隨著自己對伊朗進行制裁,能夠堅決的跟隨美國撕毀這份協議。而這些國家對於美國的這一做法,進行了三番五次的勸阻,而最終沒有能夠改變美國撕毀這份協議,而感到痛心。

現在,美國看到了在11月4號前,將伊朗的石油封鎖歸於零的可能性已經完全失敗。在自己的心目中,當然就認為罪魁禍首還是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堅守,而導致了美國的對伊朗的石油禁令的失敗。所以,作為報復,在特朗普及其特朗普的團隊中,歐盟國家就成為了他的敵人,是他不可饒恕的,當然就不會豁免他們了。

可是,特朗普不可能立刻對歐盟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制裁。所以,在對伊朗石油禁令到期的情況下 ,決定豁免八個國家,而其中就沒有歐盟國家。其原因就在於目前,他們正在進行的三叉戟軍演太忙,沒有時間來顧說,而故意如此。另外一個就是希望能夠繼續的跟這些歐盟國家,進行討價還價的談判,從而希望能夠換回這些歐盟國家的政策,希望能夠同美國一道對伊朗進行制裁。

在美國人的眼裡,始終認為歐盟國家是他們的盟友,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覺得自己是一家人。所以,他希望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挽回歐盟國家的迴歸。儘管現在歐盟國家和美國在軍事上面合作非常的多,但是,在經濟上面,特別是在伊朗核問題上面,分析非常嚴重

但是,.,美國仍然認為歐盟國家,是他們可以爭取的對象 ,是仍然可以將他們拉回到自己的陣營中來。特別是在伊核問題上,希望我們國家能夠尊重美國的政策,希望能夠回到美國的這邊來,支持美國撕毀“伊核協議”,也希望歐盟能夠一同撕毀伊核協議,以此來對伊朗進行威脅和制裁。

顯然,美國這次免除了八個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禁令,其中沒有歐盟,其原因就是在對歐盟國家進行警告。同時,也在向歐盟國家傳遞一個信息,在伊朗問題上,美國是不允許歐盟繼續的反對美國的,是不允許歐盟國家繼續的和伊朗進行交易的,美國對歐盟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硬的,也是非常明確的。在美國人的眼裡,自己就是老大。所以,歐盟國家應當,也必須要聽從美國這個老大的。在這些小弟們不聽美國這個老大的情況下,美國就會對這些小的進行制裁,包括這些跟了美國幾十年的小弟,歐盟各國。

個人觀點,切莫傷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美國的霸權表面上是軍事霸權,而實質上是金融霸權,說白了就是美元霸權,也就是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主導地位。

自從歐盟誕生,歐元誕生,歐盟就成為當時的最大經濟體,歐元也成為了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結算貨幣。

因此美國內心一直將歐盟、歐元當成了心腹大患。於是就有了南斯拉夫戰爭、阿拉伯之春丶利比亞事件丶歐債危機丶敘利亞事件丶烏克蘭事件丶北約與俄國對立……,總之,這一系列事件搞壞了歐盟的投資環境,搞壞了歐盟的安全環境,打擊了歐盟經濟丶打擊了歐元的國際結算貨幣的市場份額。

可以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事件,受損最大的除了伊朗就是歐盟。美國製裁伊朗,不豁免歐盟是正確的。因為美國撕毀“伊核協議”就是針對歐盟和歐元的。如果美國豁免了歐盟,那特朗普總統就真的腦子進水了。


鬼影147951010


美國製裁伊朗,豁免8國,為何沒有歐盟?這問題本身就有點小瑕疵,歐盟是一個國家嗎?歐盟有好多國家吧,而且歐盟當中有幾個國家也是在8國之內的,當然了,如果整個歐盟也在豁免名單當中,特朗普的老臉估計已經沒地方擱了。

歐盟裡面真正有實力的不過那麼兩個國家,德國,法國,除了這兩個國家還能找到哪些有影響力的?像波蘭這樣的國家,在美國實施制裁伊朗的時候,就已經按照美國的指示辦事了。其他的在特朗普的遊說下也從了,只有德法兩國堅決不同意。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也是歐盟當中與伊朗貿易來往最密切的,甚至伊朗被美國製裁,歐盟向伊朗進行支援也是德法兩國提出的。美國豁免的歐盟國家差不多就德國和法國了,其他的國家美國根本不放在眼裡,也就不存在豁免整個歐盟了。其實連法國和德國,美國都不一定想放眼裡,沒辦法,歐盟那麼多盟友裡面法國是跟著美國搞過事情,德國也支持過美國,如果特朗普對它的盟友下手太狠,那美國就會被越來越多的盟友唾棄,這也是特朗普不想看到的結果。



其實特朗普當時苦口婆心的去和歐洲多國交涉,讓它們停止向伊朗進口石油,目的也是為了削弱歐盟的整體實力。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其實也影響到歐盟整體,並且歐盟也對美國進行過抗議,甚至還互相懟了一陣子。制裁伊朗,不對歐盟豁免,可以說是使歐盟整體實力下降的一個好方法,至於德法兩國,它們兩個並不能真正代表歐盟,放它們兩個通行實質上不會影響對歐盟的束縛。對於美國來說,即使歐盟有不少盟友,但是歐盟實力過強對美國也是有很大的威脅的。所以呢,美國從長遠利益看,是不會讓歐盟太過強大的,以特朗普的思維來看,就是讓美國第一,除了美國之外其他的任何一個國家或組織過於強大,這麼一來美國肯定要想方設法的阻止其他國家或組織崛起。



歐盟那些國家的的崛起,需要的就是石油,中斷了歐盟大部分國家的石油進口,那麼歐盟整體的實力都會有所下降。其實從歐盟的性質上看,歐盟本身就是比較鬆散的組織,美國對它下手也是比較方便的。而且歐盟這麼多年發生許多事情,如英國脫歐,這件事對歐盟可以說打擊比較大的,因為英國的實力和德法還是相當的,英國一退出歐盟,歐盟的實力大大減小。這些美國都是看在眼裡的,一個鬆散,無力的組織,美國根本不在乎,雖然它確實有點擔心歐盟實力過大,目前遏止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而其他的大國,比如印度,東方大國這是美國很難遏止的了的,日本韓國對美國有作用的,如果日本韓國因為石油供應不足導致實力嚴重下降,對美國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美國在亞洲還得靠這兩個國家對付東方大國和俄羅斯呢。

綜上所述,歐盟不被豁免,一是因為它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多個國家組成,二來這個很長一段時間對美國產生競爭力的組織,現在基本就是一盤散沙了,別說制裁伊朗了,就是美國製裁整個歐盟都不在話下,只是目前美國不能做的那麼過分而已。


國際時評


特朗普政府宣佈自2018年11月5日起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全面性的制裁措施,而這項限制措施基本上涵蓋了伊朗所有的支柱性產業,例如石油、金融、交通等等。但是這次制裁很奇怪的允許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土耳其等可以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半年的時間。美國此次同時發佈的豁免名單的意義在於,此舉可以有效的抑制國際油價的上漲,油價的無抑制的上漲對於美國來說,制裁將變得毫無意義。

此次中國在豁免的名單或許讓人很意外,但是事實想來,美國即使不豁免又有什麼辦法呢?簡單來說中國有能力也有渠道購買伊朗的能源,也有能力保障自己的國家的能源安全,同時中國也有報復美國製裁自己時的手段。因此美國政府明白他們不能從根本上禁止中國從伊朗進口石油,而兩國談判的最大利益化也就是中國適當減少進口而已。

當然還有另一件事情我們需要解釋一下,那就是這份豁免的名單中沒有歐盟國家,那麼美國為什麼沒有給歐美髮放豁免證呢?首先,美國和歐盟國家對於伊朗和協議的意見是不一致的,歐洲各國一直在想辦法和伊朗建立貿易關係,這讓特朗普很不滿意。此次制裁美國政府的重點放在了歐洲的一些大型能源企業上,美國發布對伊朗的制裁後,這些歐洲的能源企業為了避免被美國金融制裁,紛紛主動減少甚至停止了和伊朗的能源往來。再有就是在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這一項上,美國和歐洲的利益是一致的,豁不豁免倒也無所謂。

目前來看,自美國啟動制裁以來,伊朗的能源產業遭受了重大損失,出口較上一年減少了約一百萬桶每天。


環球網


美國製裁伊朗以後,以歐盟丶中國、印度丶俄羅斯世界主要大國認為美國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就是錯誤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取得共識,結成力挺伊朗的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威力強大,硬是把美國製裁伊朗給阻止了,沒有成功,反而失敗了。美國特朗普看大事不妙。在制裁伊朗時大話說得太大、太滿。甚至狂言,用武力解決伊朗問題,並指使盟國以色列用飛機轟炸伊朗軍事基地,並支持伊朗國內反對派武裝在國內搗亂,同時支持伊朗反對派舉行示威遊行。美國似乎開始全面打擊伊朗開始。同時揚言說11月後要加大制裁。結果美國製裁伊朗失敗了。美國認識到,伊朗有這樣力挺伊朗的統一戰線,再往下制裁伊朗勢態更加對美國不利。於是美國玩起分化瓦解之素,向8個國家給了豁免權,讓進口伊朗石油。特朗普以為讓這8個國家買伊朗石油,滿足你們的要求,向這8個國家示好。就會脫離歐盟。這樣就會對歐盟動手,揚言要制裁歐盟。如果把歐盟制服了。然後再分而治之中國丶印度等國家。可能這是先給8個國家豁免權,穩住這些國家是美國特朗普鬼計。為什麼沒給歐盟豁免權,就是要拿歐盟先開刀。因為歐盟是美國歐盟,特朗普上臺後歐盟與美國離心離德,甚至要另起爐灶。俗話說:擒賊擒王。歐盟這次力挺伊朗是領頭的。如果擒住歐盟,力挺伊朗的統一戰線力量就會減弱或會散夥,這是美國真實目的。


海南省儋州市別具一格


其實在對付伊朗問題上,分為三種國家,一是俄,中,歐,堅決反對制裁的,二是印度這種中間搖擺的國家,三是日本,韓國這種緊跟美國的。

只要搞定第一種國家,後面的都不是問題了,在第一類國家中,俄反正都在制裁中,無所謂;中美正在打貿易戰,也難搞,剩下只有歐盟了。

美國只有搞定歐盟,影響後面的第二,第三類國家,最後達成孤立中,俄的目的


起個名字長點好


美國之所以沒有對歐盟進行赦免,是因為歐盟有時不大鳥美國,會和美國抬槓。盛怒之下,美國藉此次“零制裁”伊朗之機,故意赦免印度、日本、韓國等八個國家。意在敲山震虎,叫歐盟在經濟問題上,有時也在政治問題上,少和美國抬點槓,多一些合作和順從,要不然,絕不是給你歐盟好臉色看、好果子吃。



但是,歐盟和美國之間的抬槓,由來已久,事情是不會那麼好容易的解決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歐盟和美國,互相之間的抬槓,還會長期延續下去。


孤獨的人209381559


美歐分歧加深,貨幣戰爭升級為全球主要矛盾。。

科索沃之戰78天,肢解南聯盟的同時,歐元對美元匯率損失30%,這是上一輪美國出手打擊歐盟貨幣獨立的起身炮。。

之後美國打伊拉克、打阿富汗、打利比亞、打敘利亞,加上北約東擴激化摩擦,美國靠人為製造源源不斷的難民,來削弱管控自己的北約盟友,即便如此歐元還是站穩了全球第二貨幣的江湖地位。。

最近兩年特朗普上臺,在美對俄軍事對抗升級,對東亞大國對日本貿易摩擦升級,懟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受阻的情況下,歐盟又一次扛起貨幣戰爭的大旗,要構建獨立的全球結算體系,歐元和英鎊聯手抄後路,美國立刻就警覺了。。

這一輪赦免雖說期限180天,但是明眼人都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美國這一輪制裁伊朗認慫之後,很難再撼動俄羅斯伊朗敘利亞聯盟了。。但是單獨留下歐盟不豁免,就看歐元和英鎊是不是真的要挑戰美元。。

如果歐盟豎起全球貨幣的大旗,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幾個反美的石油生產國和東亞大國、日韓、土耳其、歐盟、印度這些用油大戶中間派,就必然團結到歐元和英鎊的大旗下,美國放眼全球,石油美元就要變天成為石油歐元和石油英鎊。。

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國陰著臉等中期選舉,之後看看歐洲,歐元和英鎊如果不退縮,美國就可能推動烏克蘭鬧事,可能在波蘭構建軍事基地等等折騰的手段層出不窮,反正是西方陣營內部都知己知彼,攻堅守固點穴奇準,大國爭雄精彩紛呈。。


山東精創車加工


根源在於歐盟要成立歐元結算系統,是以美元之外的系統。美國怕了!😃😃😃😃😄這個系統如果成功實現比我們的人民幣還厲害,是直接將美元打回二流貨幣的刀與劍。美國是很清楚我們會去美元化的,所以歐盟這一招是直接切斷了美國的後路阿,剩下的兩條路都是死路,第一要麼向世界各國還錢,第二要麼等金融危機到來,美國能不怕嗎?我們現在人民幣要抓住機會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