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的主要症狀有哪些?有什麼防治措施?

佳農蔬菜合作社


西瓜枯萎病,又稱萎蔫病,蔓割病,是西瓜產區的重要病害。我國各地均有分佈。發病率一般為5%左右,重者達30%以上,嚴重受害甚至絕收。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西瓜種植面積的擴大,連作面積不斷增加,病害逐年加重。本病除危害西瓜外,還危害黃瓜、冬瓜、節瓜,其次危害甜瓜、絲瓜,南瓜受害較輕。

1.發病特點:西瓜全生育期均有病害發生。(1)幼苗:在土壤中即腐爛。(2)出苗:子葉和葉片萎垂。(3)莖蔓:基部縊縮變褐猝倒。(4)抽蔓:根部變黃褐腐爛,莖蔓基部葉片萎垂。(5)成株:莖蔓基部初變褐腐爛,莖葉萎蔫至整蔓凋萎。根部變褐腐爛,莖基部常縊縮縱裂,故稱蔓割病,病莖縱切面維管束變褐,縊出琥珀色膠質物。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粉紅色黴,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枯萎病由半知菌類、鐮孢菌屬、尖鐮孢菌型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厚垣孢子或微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土表(5-20cm)中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厚垣孢子可黏附在種子上,成為遠距離傳播的菌源。病害通過帶菌的種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蟲、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未腐熟的牲畜糞便和堆肥是傳播的主要途徑。病菌經植株根部自然裂口和傷口侵入,由薄壁細胞進入維管束,在導管內發育,分泌果膠酶和纖維毒酶破壞細胞,阻塞導管,影響水分輸導,致植株萎蔫、中毒枯死。

本病屬土傳病害。病菌生長和侵染溫度為5-35℃,適宜發病土溫為24-30℃;高於30℃,低於21℃,不利發生。在西瓜生長期,發病程度與降雨和灌水有密切關係。若遇日照少,陰雨天多,降雨量大,土壤黏重,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連作地,根系生長不良,土中菌源量大,發病就重。此外,種植過密,土質偏酸,偏施氮肥,磷鉀肥不足,施用了帶菌未腐熟的有機肥,土壤中線蟲多,誘集地下害蟲或黃瓢為害,傷口多;土壤含鈣量高,均誘發此病。病害盛發期一般在座果期,病勢迅猛,防治不及時,幾天或十幾天即蔓延全田。

2.防治措施:(1)選用抗耐病品種。(2)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用50-60℃溫水浸種30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60分鐘,然後用清水洗淨,再浸種催芽。也可用種子重的0.4%的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拌種,或0.5%種子重的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3)嫁接防病:可選用抗侵染的瓜苗作砧木,西瓜用葫蘆瓜作砧木,黃瓜用雲南黑籽南瓜作砧木,防病甚佳。(4)栽培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推行水旱輪作,或與玉米、甘蔗3-4年輪作。瓜地一定要選擇地勢高,土壤結構好,排水方便的地塊,精作控氮,增施磷鉀和腐熟有機肥,並及時防治地下害蟲等,禁止大水灌溉、串灌、降溫。(5)藥劑防治(大田):本措施雖是輔助性措施,大田發病後還是應急的重要手段。①發病初期,可用藥液灌窩。用2.5%適樂時懸浮劑200倍液,或高錳酸鉀13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倍液,或50%代森銨水劑1000-1500倍液,或40%拌種雙粉劑400倍懸浮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4-0.5公斤。除此,在座果前噴灑“碩半481”或細胞分裂素,可促進生長髮育,增強抗病力。座果初期噴灑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2.5%適樂時乳油1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或40%拌種雙粉劑,300倍懸浮液加黃腐酸4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或用施保克加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按9:1混合後1000倍液,防效更好。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畝噴60公斤,在晴天下午進行,以防日灼。


  


泰山茶童


西瓜枯萎病的症狀:西瓜枯萎病又稱蔓割病或萎蔫病,病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症狀,“半邊枯”,蔓莖和葉由下而上突然全部萎蔫,基部蔓莖有縱裂,且有樹脂狀膠質溢出。慢性症狀,莖蔓不怎麼長,中午萎蔫,早晚恢復, 3~6天后,全株葉片會萎蔫、死亡。慢性的,拔起來,根部往往看不到什麼症狀;急性的,拔起來,根部有腐爛現象,潮溼時,有白色或粉紅色黴層,病蔓剖開,維管束變褐。

西瓜枯萎病的發生規律:枯萎病是典型的土傳病害,土壤中的帶菌量是發病輕重的主要因素,一般重茬地、地下害蟲多、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潮溼等發病重。病菌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過種子、肥料、土壤、澆水傳播。以堆肥、漚肥傳播為主要途徑。病害發生與溫、溼度關係密切。病菌生長溫度為5~35℃,土溫24~30℃為病菌萌發和生長適宜溫度。

防治措施:

1、輪作:自根苗和禾本科作物輪作至少5年。

2、使用嫁接苗:用抗枯萎病的葫蘆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種,只要注意徹底斷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時,不使嫁接口部位與土壤接觸,就會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發生。

3、種子處理:用50度溫水燙種30分鐘,或每公斤種子用綠亨9號4克和過篩細土拌勻後拌種。

4、施肥:施肥以有機生物菌肥為主,配合少量複合肥,增加脈素特每畝2-5公斤。可以改良土壤,增加西瓜抗病力和抗逆能力。

5、土壤處理:畝用綠亨9號340克(綠亨1號85克)+速渡340克,拌60千克細土混勻後撒入定植穴;或用綠亨9號800倍液(綠亨1號3000倍 )+速渡800倍液+天寶1500倍液,每定植穴灌500克左右;或用上述藥量滴灌。

6、藥劑防治:在西瓜坐果前用綠亨1號+速渡+天寶灌根預防1-2次。

發病初期用同樣藥劑灌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