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這樣的高鐵,誰不放心?

昨天(10月23日),中國地震局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就共同推進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於2018年實現地震速報信息接入,2021年正式為全國高鐵提供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信息服務。

乘坐这样的高铁,谁不放心?

我們都知道地震預警主要意義在於在地震波到達之前為人們避險提供更多時間。據研究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傷亡率可減少14%;預警時間為10秒,傷亡率可減少39%;預警時間為20秒,傷亡率可減少63%。例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生了9級大地震。日本氣象廳提前數秒發出了地震預警信息,通過各種渠道發送民眾,為挽救眾人的生命,減少損失發揮了作用。

乘坐这样的高铁,谁不放心?

那麼地震預警對我們的鐵路安全幫助有多大呢?接下來看看這個實例吧。

乘坐这样的高铁,谁不放心?

2004年日本新瀉縣發生了里氏6.8級地震,當地震發生的時候,上越新幹線高速列車“朱鷺325號”正以200km/h的速度剛剛開出隧道,眼看著一場車毀人亡的事故即將發生。

不過,多虧了列車上的地震預警系統發揮作用,列車馬上自動實施緊急制動,在滑行了1.6公里之後,動車組終於停在了高鐵線路上,避免了傾覆的命運。

在高鐵運行中,如果能夠提前幾十秒預測到地震波的侵襲,做出預警,並能對列車實施快速制動,可最大限度減少旅客的生命財產損失。

乘坐这样的高铁,谁不放心?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高鐵總里程已達2.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鐵網將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總里程將達3萬公里以上。與此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區域廣闊而分散,地震頻繁而強烈。據介紹,我國平均每年發生24次5級以上地震,4次6級以上地震,每3年發生2次7級以上地震,佔世界7%的中國國土承受了全球33%大陸強震。

將地震預警技術應用於高速鐵路,無疑對提升我國高速鐵路地震安全保障服務能力,支撐和引領我國鐵路事業和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乘坐这样的高铁,谁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