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獨角獸俱樂部”:學習“十億美元公司”好榜樣

歡迎光臨“獨角獸俱樂部”:學習“十億美元公司”好榜樣

作者 | 徐駿

眾多企業家及其背後的投資人都孜孜不倦地追求“十億美元公司”。

為什麼投資人對“十億美元公司”念念不忘?

縱觀歷史,頂級VC的回報主要來自投資組合中的鳳毛麟角。還有,VC要做強做大,必須藉助更成功的退出以保證更高的回報。舉個例子,一家4億的基金想要全身而退,至少得手握兩家在上市或被併購時市值10億的公司的20%,或一家20億公司的20%。

雖然基金只有一歲(“上頭”也沒下“必須嫁個十億先生”的死命令,不過我們好學不倦),但我們很想知道:從“窮小子”成長到“十億先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從過去十年裡出現的像Facebook,Linkedin和Workday這樣的“超級全壘打”身上,我們又能學到什麼?

Cowboy Ventures團隊為此專門建立一個數據庫,它囊括了成立不早於2003年1月,在私人或公開市場的最新市值不低於10億美元的美國科技公司。我們稱之為“學習計劃”,一個持續不斷的研究。

敬請留意:(1)我們的數據基於諸如CrunchBase,Linkedin和Wikipedia等公開來源,(2)時效性。下面是我們研究所得,後面還有詳細的解釋。

關於“獨角獸俱樂部”的最新研究小結:

“獨角獸俱樂部”有39位會員(根據我們的定義,成立不早於2003年1年,在私人或公開市場的最新市值不低於10億美元的美國科技公司)。所有拿過風投的消費類或企業類公司之中,它們約佔0.07%。

過去十年平均每年誕生4只獨角獸,其中還有Facebook這種“超級獨角獸”(市值超過一千億)。最近數十年間總共哺育了一到三隻超級獨角獸。

歡迎光臨“獨角獸俱樂部”:學習“十億美元公司”好榜樣

整體看來,面向消費者的獨角獸個數更多。即使不算上Facebook,它們的市值也更大。

不過平均而言,面向企業的獨角獸的市值更大,融資更少,回報率更高。

這些公司大致平均地分佈於四種商業模式:消費類電子商務,消費類服務,SaaS和企業大型軟件。

除去三分之一的私人公司,其它公司至少需要7+年才能“變現”。這是一次漫長之旅,遠遠超出股權承兌期。

20出頭的創業新丁屬於異類。受過良好教育,已過而立之年,長期鼎力協作的創始團隊更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經歷過“大轉型”,最終產品與最初風馬牛不相及的公司也是少數派。

目前三藩市(不是硅谷)是獨角獸之家。

獨角獸俱樂部的創始人之間差別不大。

接著分別加以詳細的解釋和補充:

歡迎光臨“獨角獸俱樂部”:學習“十億美元公司”好榜樣

(1)歡迎光臨“高端洋氣上檔次”,僅有39名會員的“獨角獸俱樂部”:矗立華山之巔的0.07%。

初創公司的具體數目很難確定。NVCA說2003年後新增了16000家互聯網公司;Mattermark又說單單過去兩年就已經出現了12291家;CVR還說每年成立10000到15000家公司。咱們就說過去十年總共誕生了60000家軟件或互聯網公司。也就是說,只有0.07%的公司會蛻變成獨角獸,1/1538的概率。

簡而言之,要想創辦或投資一家十億美元公司很難,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科技媒體搞得好像小菜一碟,一分鐘上一盤——其實這跟在美國職業棒球聯賽中(從觀眾席)接到界外球,或一生之中被雷劈中的概率差不多。或者這樣說,比考上斯坦福還難上百倍。

換句話說,這39家公司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它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2)Facebook是過去十年的超級獨角獸(市值超過千億)。每一波技術革命都會送來一隻或更多超級獨角獸。

Facebook是我們眼中的超級獨角獸:所有獨角獸總值2600億,它幾乎佔據半壁江山。(有見及此,當需要計算總市值或總融資額時,我們往往排除它)。

過去數十年間也有超級獨角獸。90年代的Google目前市值3倍於Facebook;同期還有Amazon,市值約1600億;80年代的Cisco;70年代的Apple(目前市值獨佔鰲頭),Oracle和Microsoft;60年代的Intel。

超級獨角獸有何共同之處?

半導體技術在60年代稱王;70年代輪到個人電腦坐莊;80年代是網絡;90年代正值互聯網的崛起;兩千年迎來社交網絡。

每一波技術革命都會送來一隻或更多超級獨角獸——即便你運氣不夠或能力不足以成為創始人,僅僅作為員工或投資人,它也足以顛覆你的世界。這引發更多疑問:下個十年又會發生什麼技術革命(移動互聯網?),會孕育一或兩隻超級獨角獸嗎?

平均每年只有4只獨角獸面世。但也不是年年都這麼多產。

除Facebook以外的38家公司平均市值36億。跟超級獨角獸相比,它們可能稍稍令人失望。不過請記住,初創公司往往以一個在大眾眼中瘋狂、愚蠢和微不足道的想法啟航(想想當初人們如何嘲笑Twitter,邊吃三明治邊分享?)。惟有經過長年累月的磨練,外加超級無敵撞運氣,才能令極少數異常珍貴和卓越的公司成長為獨角獸。

過去十年裡,投中獨角獸不是按步就班。2007年表現最好(39家中的8家);最差的是2003、2005和2008(迄今為止,2011年也沒有)。目前看來,未來每年的獨角獸產量還是未知之數。

探索全時期的獨角獸軌跡可能會發現新大陸——誰一路高歌猛進,誰又中途不幸掉隊——還能弄清目前市值低於10億的“候選獨角獸們”未來發展如何,希望以後能夠單獨成篇。

(3)消費類公司在過去十年創造了大部分價值。

雖然去年VC對消費類公司的熱情有所降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過去二十年中出生的三隻超級獨角獸——Facebook,Google和Amazon——都是消費類公司。

消費類獨角獸的數量多於企業類,總市值達到60%——還沒算上Facebook。

還有,我們似乎嚴重低估了消費類公司的市值。14傢俬人公司有85%面向消費者(比如Twitter,Pinterest,Zulily)。一旦它們變現,將會大大提高消費類公司的總市值。

(4)企業類獨角獸的回報率更高。

目前對企業類公司的投資持續升溫的原因之一是它們平均每家融資1億3千8百萬,如今這筆錢升了26倍!

其中的佼佼者有Nicira,Splunk和Tableau,平均每家融資額低於5千萬,現在已值38億。

再加上Workday,ServiceNow和FireEye這些回報達60+倍的公司,哇靠~給跪了!

VC普遍認為早期的企業類公司比消費類需要更多資金,但是我們發現兩者A輪融資的額度相差無幾。

消費類公司的回報率更低。

平均每隻消費類獨角獸融資3億4千8百萬,是企業類的2.5倍,回報卻只有11倍。

Fab,Gilt,Groupe,Groupon,HomeAway和Zynga能夠融到大把鈔票離不開其龐大的估值。

在“快速做大”的世界裡,鑄造超級成功的消費類公司可能需要更多錢。此外,創始人和投資人也得負上一定的責任。他們對消費類公司估值過高,導致回報偏低。

四種主要的商業模式推動著公司市值滾滾向前,同時網絡效應也功不可沒。

我們提煉出四種商業模式,每個類別下的公司數量相差無幾:(1)電子商務:用戶為商品或服務付費(11家); (2)消費類服務:普通用戶免費,靠廣告或

其它方式賺錢(11家);(3)SaaS:用戶為基於雲服務的軟件付費(往往通過“免費增值“的模式)(7家);(4)企業大型軟件:企業為大型軟件付費(10家)。

沒有一家電商公司把實際庫存作為商業模式的關鍵環節。儘管如此,電商公司平均融資更多——回報卻相對更少,這可能是最近投資人熱情降溫的原因。

38家中只有4家採用“移動先行”的策略。這不足為奇,iPhone誕生於2007年,Android則要等到2008年。

另一個共性是“網絡效應”。在社交時代的大背景下,網絡效應幫助公司急劇地擴張用戶規模和減少成本(YouTube和Instagram),大大提高公司的估值(Facebook)。

這是馬拉松,不是衝刺:“變現”需要7+年。

24家公司從零到上市或被併購平均花了7年。YouTube和Instagram可謂“百年難得一遇”,它們從成立到被超過10億美元收購只要兩年。

另外14家還處於私人控股,這又把平均變現時間延長至8+年。

不足為奇,企業類公司比消費類變現要多花一年左右。

9家被收購的公司平均市值達13億。看來這對收購者來說是最划算的價格,再晚點就買不下了。

20多歲的創業新丁屬於異類,不是常態。

獨角獸通常不是由創業新丁創辦的。在公司成立之際,創始人平均34歲。沒錯,儘管狀元Facebook的創始人只有20出頭,不過榜眼Linkedin的創始人是36歲,探花Workday是52歲。

消費類服務公司如Facebook、Twitter和Tumblr擁有最年輕的創始人,平均30歲(即將上榜的獨角獸候選人Snapchat可能把均值拉得更低)。SaaS和電商的創始人分別為35和36歲。企業類服務的創始人則是38歲。

長期鼎力協作的創始團隊推動著公司走向巨大的成功。

大多數(35家)獨角獸的創始人選擇結伴同行——平均每家三個創始人。他們的角色因人而異,從CEO(Workday)到居住在另一個國家的CTO(http://Fab.com)。考察每位創始人的股權比例可能又是一個新大陸,不過我們還沒開始。

90%的創始團隊由長期鼎力協作的創始人組成,有同學(46%)也有同事(60%)。

同事比同學所創辦的公司總值更大。

只有4個創始團隊的成員之間沒有共事或同窗的經驗。其中有2個團隊由投資人攝合而成;1個團隊來自本地的技術活動;最後1個則通過類似的創業想法而相識。

這意味著4家單槍匹馬的公司(ServiceNow,FireEye,RetailMeNot,Tumblr——一半是企業類,另一半是消費類)在變現時,其創始人拿到更多錢。

大多數創始人CEO對公司不離不棄,但也有人中途告別。

76%的創始人CEO堅持把公司帶到變現的光榮之日,69%的創始人CEO直到今天依然在公司堅守。這很大程度說明了這些創始人長遠的目光,堅定的投入和白手起家的能力。

另一方面,31%的公司換了CEO,它們平均市值更高。一個原因是:約40%的企業類公司換了CEO(消費類則為25%)。新的CEO把變現當成首要任務,有頭有臉的CEO更容易把公司帶上市或被併購。

一半公司的創始團隊沒有離開。平均每家公司留住2到3個創始人。

不是菜鳥:創始人們都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和技術背景。

大約80%的公司至少擁有一位曾經創辦過某種公司的創始人。有些人早在高中時就閃耀著身上的企業家DNA。他們之前的公司有的失敗,有的成功;類型也是各式各樣,從家教到賣麵包圈,從Paypal到Twitter。

只有兩家公司的創始人沒有技術背景,38家公司中只有3家的創始團隊缺少技術合夥人(HomeAway,RetailMeNot和Box)

大多數創始人CEO和90%的企業類公司CEO都擁有技術領域的學位。

教育背景:頂級高校畢業生佔大頭,輟學生是少數派

絕大多數創始人上過重點大學(康奈爾大學,西北大學,伊利亞諾州立大學等)。超過2/3的公司至少擁有一個畢業於全美高校前十強。

斯坦福大學成績斐然,三家公司之中就有一家出自斯坦福畢業生的手筆。哈佛大學緊追其後,38家佔有8家,伯克利有5家,MIT有4家。

反過來說,8家公司有曾經輟學的創始人。5家最值錢的公司中有3家(Facebook,Twitter和ServiceNow)的核心創始人都是輟學生,除了Facebook外,他們都創辦過科技類公司。

“大轉型”是異類,企業類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鮮有公司成功轉型。90%左右的公司始終如一堅持最初的產品和願景。

只有四家公司成功轉型,並且無一例外都是消費類公司(Groupon,Instagram,Pinterest和Fab)。

灣區尤其是三藩市是獨角獸之家。

可能不足為奇,39家公司之中有27家在灣區安家。值得注意的是創業重心正慢慢從硅谷轉移到三藩市:15只獨角獸的總部坐落於此,11家在Peninsula,1家在東灣。

紐約市名列第二,孕育了3只獨角獸。西雅圖和奧斯汀分別是2只獨角獸的故鄉。

獨角獸俱樂部的創始人之間相差無幾。

只有兩家公司擁有女性聯合創始人:Glit Groupe和Fab,兩者都是消費類電子商務公司。沒有一家公司有女性創始人CEO。

創始人的種族有所不同,畢業高校和所獲學位也有區別。

好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對於志在創立、工作或投資下一隻獨角獸的人,凡事皆有可能。嚴格說來,這些獨角獸都是異類:矗立華山之巔的0.07%。同樣地,我們不認為有任何方法可以百分百成功地投中獨角獸。假設你面前有個34歲的男性,曾工作於Paypal,畢業於斯坦福,讀高中時創辦過軟件公司,即使如此,我們也不敢打包票。

儘管如此,獨角獸之間有如此多共性也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某些方面的相似度高達90%,比如企業類公司創始人都擁有技術背景; 擁有兩個或以上並且長期鼎力協作的創始團隊;創始人曾經創辦過科技類公司;創始人30多歲。

這也提醒我們,成功的公司需要長期的投入然後才能爆發。股權承兌期多為4年,可是那些最具價值的公司要變現通常需要8+年,所幸大多數創始人CEO與公司唇齒相依不離不棄。獨角獸一路走來需要融很多錢——A輪之後還有漫漫長路。不論外部經濟環境是好是壞,也不論走過多少年和多少輪融資,這些創始人不僅深信公司的未來和願景,而且努力學習,積極招聘人材,誓與團隊一起成長。

這39家公司憑藉卓越的產品吸引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值得我們脫帽致敬。在短短的10年間,它們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創造巨大價值。它們是運氣與才華兼備的鳳毛麟角——希望我們能夠從中學到寶貴的一課,也希望有幸能夠遇到下一隻獨角獸。

加入粉絲群請添加微信dengpan_c,備註“讀者加群+您的暱稱”,大師觀點、管理新知、不定期贈書福利~~還將獲得“2018年小米生態鏈企業CEO年度思考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