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独角兽俱乐部”:学习“十亿美元公司”好榜样

欢迎光临“独角兽俱乐部”:学习“十亿美元公司”好榜样

作者 | 徐骏

众多企业家及其背后的投资人都孜孜不倦地追求“十亿美元公司”。

为什么投资人对“十亿美元公司”念念不忘?

纵观历史,顶级VC的回报主要来自投资组合中的凤毛麟角。还有,VC要做强做大,必须借助更成功的退出以保证更高的回报。举个例子,一家4亿的基金想要全身而退,至少得手握两家在上市或被并购时市值10亿的公司的20%,或一家20亿公司的20%。

虽然基金只有一岁(“上头”也没下“必须嫁个十亿先生”的死命令,不过我们好学不倦),但我们很想知道:从“穷小子”成长到“十亿先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从过去十年里出现的像Facebook,Linkedin和Workday这样的“超级全垒打”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什么?

Cowboy Ventures团队为此专门建立一个数据库,它囊括了成立不早于2003年1月,在私人或公开市场的最新市值不低于1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公司。我们称之为“学习计划”,一个持续不断的研究。

敬请留意:(1)我们的数据基于诸如CrunchBase,Linkedin和Wikipedia等公开来源,(2)时效性。下面是我们研究所得,后面还有详细的解释。

关于“独角兽俱乐部”的最新研究小结:

“独角兽俱乐部”有39位会员(根据我们的定义,成立不早于2003年1年,在私人或公开市场的最新市值不低于1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公司)。所有拿过风投的消费类或企业类公司之中,它们约占0.07%。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诞生4只独角兽,其中还有Facebook这种“超级独角兽”(市值超过一千亿)。最近数十年间总共哺育了一到三只超级独角兽。

欢迎光临“独角兽俱乐部”:学习“十亿美元公司”好榜样

整体看来,面向消费者的独角兽个数更多。即使不算上Facebook,它们的市值也更大。

不过平均而言,面向企业的独角兽的市值更大,融资更少,回报率更高。

这些公司大致平均地分布于四种商业模式:消费类电子商务,消费类服务,SaaS和企业大型软件。

除去三分之一的私人公司,其它公司至少需要7+年才能“变现”。这是一次漫长之旅,远远超出股权承兑期。

20出头的创业新丁属于异类。受过良好教育,已过而立之年,长期鼎力协作的创始团队更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经历过“大转型”,最终产品与最初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司也是少数派。

目前三藩市(不是硅谷)是独角兽之家。

独角兽俱乐部的创始人之间差别不大。

接着分别加以详细的解释和补充:

欢迎光临“独角兽俱乐部”:学习“十亿美元公司”好榜样

(1)欢迎光临“高端洋气上档次”,仅有39名会员的“独角兽俱乐部”:矗立华山之巅的0.07%。

初创公司的具体数目很难确定。NVCA说2003年后新增了16000家互联网公司;Mattermark又说单单过去两年就已经出现了12291家;CVR还说每年成立10000到15000家公司。咱们就说过去十年总共诞生了60000家软件或互联网公司。也就是说,只有0.07%的公司会蜕变成独角兽,1/1538的概率。

简而言之,要想创办或投资一家十亿美元公司很难,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科技媒体搞得好像小菜一碟,一分钟上一盘——其实这跟在美国职业棒球联赛中(从观众席)接到界外球,或一生之中被雷劈中的概率差不多。或者这样说,比考上斯坦福还难上百倍。

换句话说,这39家公司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它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2)Facebook是过去十年的超级独角兽(市值超过千亿)。每一波技术革命都会送来一只或更多超级独角兽。

Facebook是我们眼中的超级独角兽:所有独角兽总值2600亿,它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有见及此,当需要计算总市值或总融资额时,我们往往排除它)。

过去数十年间也有超级独角兽。90年代的Google目前市值3倍于Facebook;同期还有Amazon,市值约1600亿;80年代的Cisco;70年代的Apple(目前市值独占鳌头),Oracle和Microsoft;60年代的Intel。

超级独角兽有何共同之处?

半导体技术在60年代称王;70年代轮到个人电脑坐庄;80年代是网络;90年代正值互联网的崛起;两千年迎来社交网络。

每一波技术革命都会送来一只或更多超级独角兽——即便你运气不够或能力不足以成为创始人,仅仅作为员工或投资人,它也足以颠覆你的世界。这引发更多疑问:下个十年又会发生什么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会孕育一或两只超级独角兽吗?

平均每年只有4只独角兽面世。但也不是年年都这么多产。

除Facebook以外的38家公司平均市值36亿。跟超级独角兽相比,它们可能稍稍令人失望。不过请记住,初创公司往往以一个在大众眼中疯狂、愚蠢和微不足道的想法启航(想想当初人们如何嘲笑Twitter,边吃三明治边分享?)。惟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外加超级无敌撞运气,才能令极少数异常珍贵和卓越的公司成长为独角兽。

过去十年里,投中独角兽不是按步就班。2007年表现最好(39家中的8家);最差的是2003、2005和2008(迄今为止,2011年也没有)。目前看来,未来每年的独角兽产量还是未知之数。

探索全时期的独角兽轨迹可能会发现新大陆——谁一路高歌猛进,谁又中途不幸掉队——还能弄清目前市值低于10亿的“候选独角兽们”未来发展如何,希望以后能够单独成篇。

(3)消费类公司在过去十年创造了大部分价值。

虽然去年VC对消费类公司的热情有所降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过去二十年中出生的三只超级独角兽——Facebook,Google和Amazon——都是消费类公司。

消费类独角兽的数量多于企业类,总市值达到60%——还没算上Facebook。

还有,我们似乎严重低估了消费类公司的市值。14家私人公司有85%面向消费者(比如Twitter,Pinterest,Zulily)。一旦它们变现,将会大大提高消费类公司的总市值。

(4)企业类独角兽的回报率更高。

目前对企业类公司的投资持续升温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平均每家融资1亿3千8百万,如今这笔钱升了26倍!

其中的佼佼者有Nicira,Splunk和Tableau,平均每家融资额低于5千万,现在已值38亿。

再加上Workday,ServiceNow和FireEye这些回报达60+倍的公司,哇靠~给跪了!

VC普遍认为早期的企业类公司比消费类需要更多资金,但是我们发现两者A轮融资的额度相差无几。

消费类公司的回报率更低。

平均每只消费类独角兽融资3亿4千8百万,是企业类的2.5倍,回报却只有11倍。

Fab,Gilt,Groupe,Groupon,HomeAway和Zynga能够融到大把钞票离不开其庞大的估值。

在“快速做大”的世界里,铸造超级成功的消费类公司可能需要更多钱。此外,创始人和投资人也得负上一定的责任。他们对消费类公司估值过高,导致回报偏低。

四种主要的商业模式推动着公司市值滚滚向前,同时网络效应也功不可没。

我们提炼出四种商业模式,每个类别下的公司数量相差无几:(1)电子商务:用户为商品或服务付费(11家); (2)消费类服务:普通用户免费,靠广告或

其它方式赚钱(11家);(3)SaaS:用户为基于云服务的软件付费(往往通过“免费增值“的模式)(7家);(4)企业大型软件:企业为大型软件付费(10家)。

没有一家电商公司把实际库存作为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尽管如此,电商公司平均融资更多——回报却相对更少,这可能是最近投资人热情降温的原因。

38家中只有4家采用“移动先行”的策略。这不足为奇,iPhone诞生于2007年,Android则要等到2008年。

另一个共性是“网络效应”。在社交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效应帮助公司急剧地扩张用户规模和减少成本(YouTube和Instagram),大大提高公司的估值(Facebook)。

这是马拉松,不是冲刺:“变现”需要7+年。

24家公司从零到上市或被并购平均花了7年。YouTube和Instagram可谓“百年难得一遇”,它们从成立到被超过10亿美元收购只要两年。

另外14家还处于私人控股,这又把平均变现时间延长至8+年。

不足为奇,企业类公司比消费类变现要多花一年左右。

9家被收购的公司平均市值达13亿。看来这对收购者来说是最划算的价格,再晚点就买不下了。

20多岁的创业新丁属于异类,不是常态。

独角兽通常不是由创业新丁创办的。在公司成立之际,创始人平均34岁。没错,尽管状元Facebook的创始人只有20出头,不过榜眼Linkedin的创始人是36岁,探花Workday是52岁。

消费类服务公司如Facebook、Twitter和Tumblr拥有最年轻的创始人,平均30岁(即将上榜的独角兽候选人Snapchat可能把均值拉得更低)。SaaS和电商的创始人分别为35和36岁。企业类服务的创始人则是38岁。

长期鼎力协作的创始团队推动着公司走向巨大的成功。

大多数(35家)独角兽的创始人选择结伴同行——平均每家三个创始人。他们的角色因人而异,从CEO(Workday)到居住在另一个国家的CTO(http://Fab.com)。考察每位创始人的股权比例可能又是一个新大陆,不过我们还没开始。

90%的创始团队由长期鼎力协作的创始人组成,有同学(46%)也有同事(60%)。

同事比同学所创办的公司总值更大。

只有4个创始团队的成员之间没有共事或同窗的经验。其中有2个团队由投资人摄合而成;1个团队来自本地的技术活动;最后1个则通过类似的创业想法而相识。

这意味着4家单枪匹马的公司(ServiceNow,FireEye,RetailMeNot,Tumblr——一半是企业类,另一半是消费类)在变现时,其创始人拿到更多钱。

大多数创始人CEO对公司不离不弃,但也有人中途告别。

76%的创始人CEO坚持把公司带到变现的光荣之日,69%的创始人CEO直到今天依然在公司坚守。这很大程度说明了这些创始人长远的目光,坚定的投入和白手起家的能力。

另一方面,31%的公司换了CEO,它们平均市值更高。一个原因是:约40%的企业类公司换了CEO(消费类则为25%)。新的CEO把变现当成首要任务,有头有脸的CEO更容易把公司带上市或被并购。

一半公司的创始团队没有离开。平均每家公司留住2到3个创始人。

不是菜鸟:创始人们都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技术背景。

大约80%的公司至少拥有一位曾经创办过某种公司的创始人。有些人早在高中时就闪耀着身上的企业家DNA。他们之前的公司有的失败,有的成功;类型也是各式各样,从家教到卖面包圈,从Paypal到Twitter。

只有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没有技术背景,38家公司中只有3家的创始团队缺少技术合伙人(HomeAway,RetailMeNot和Box)

大多数创始人CEO和90%的企业类公司CEO都拥有技术领域的学位。

教育背景:顶级高校毕业生占大头,辍学生是少数派

绝大多数创始人上过重点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伊利亚诺州立大学等)。超过2/3的公司至少拥有一个毕业于全美高校前十强。

斯坦福大学成绩斐然,三家公司之中就有一家出自斯坦福毕业生的手笔。哈佛大学紧追其后,38家占有8家,伯克利有5家,MIT有4家。

反过来说,8家公司有曾经辍学的创始人。5家最值钱的公司中有3家(Facebook,Twitter和ServiceNow)的核心创始人都是辍学生,除了Facebook外,他们都创办过科技类公司。

“大转型”是异类,企业类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鲜有公司成功转型。90%左右的公司始终如一坚持最初的产品和愿景。

只有四家公司成功转型,并且无一例外都是消费类公司(Groupon,Instagram,Pinterest和Fab)。

湾区尤其是三藩市是独角兽之家。

可能不足为奇,39家公司之中有27家在湾区安家。值得注意的是创业重心正慢慢从硅谷转移到三藩市:15只独角兽的总部坐落于此,11家在Peninsula,1家在东湾。

纽约市名列第二,孕育了3只独角兽。西雅图和奥斯汀分别是2只独角兽的故乡。

独角兽俱乐部的创始人之间相差无几。

只有两家公司拥有女性联合创始人:Glit Groupe和Fab,两者都是消费类电子商务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有女性创始人CEO。

创始人的种族有所不同,毕业高校和所获学位也有区别。

好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志在创立、工作或投资下一只独角兽的人,凡事皆有可能。严格说来,这些独角兽都是异类:矗立华山之巅的0.07%。同样地,我们不认为有任何方法可以百分百成功地投中独角兽。假设你面前有个34岁的男性,曾工作于Paypal,毕业于斯坦福,读高中时创办过软件公司,即使如此,我们也不敢打包票。

尽管如此,独角兽之间有如此多共性也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某些方面的相似度高达90%,比如企业类公司创始人都拥有技术背景; 拥有两个或以上并且长期鼎力协作的创始团队;创始人曾经创办过科技类公司;创始人30多岁。

这也提醒我们,成功的公司需要长期的投入然后才能爆发。股权承兑期多为4年,可是那些最具价值的公司要变现通常需要8+年,所幸大多数创始人CEO与公司唇齿相依不离不弃。独角兽一路走来需要融很多钱——A轮之后还有漫漫长路。不论外部经济环境是好是坏,也不论走过多少年和多少轮融资,这些创始人不仅深信公司的未来和愿景,而且努力学习,积极招聘人材,誓与团队一起成长。

这39家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值得我们脱帽致敬。在短短的10年间,它们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巨大价值。它们是运气与才华兼备的凤毛麟角——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宝贵的一课,也希望有幸能够遇到下一只独角兽。

加入粉丝群请添加微信dengpan_c,备注“读者加群+您的昵称”,大师观点、管理新知、不定期赠书福利~~还将获得“2018年小米生态链企业CEO年度思考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