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美國技術被拒,這家中國公司怒投3億研發成功,年營收超20億

在2000年前後,世界發達國家的空氣壓縮機已經從往復式、效率極低的活塞式空壓機進步到了高效率的螺桿式空壓機,甚至是離心式空壓機已經出現,而國內主導市場的還是活塞式的空壓機。有一個人和這家企業,經過調研後,預測了未來空壓機的趨勢就是螺桿型的。由於當時國內有95%的螺桿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價格非常昂貴,於是想從美國一家相關企業引進螺桿空壓機技術,卻被該公司以“涉及核心技術”為由拒絕,最後,這家公司自己找到高校,合作研發成功,怒砸3億建成了螺桿空壓機生產線,打破國外壟斷,年營收達20億。

引進美國技術被拒,這家中國公司怒投3億研發成功,年營收超20億

這個人就是曹克堅。在進入空壓機行業之前,他其實也是拿著“鐵飯碗”。在1988年,他從浙江工業大化機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一個國企裡面,拿著穩定的收入。但是1990後,是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下海經商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他最開始,創辦了一家生產壓力容器的公司,但是沒過3年,又決定沒有發展潛力,就轉行做了印染設備。經過幾年的歷練,他攢到上千萬元,並且對機械市場非常瞭解。

引進美國技術被拒,這家中國公司怒投3億研發成功,年營收超20億

199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地的傳統國企開山公司(前身是農機修造廠、衢州鑿岩機廠)轉型失敗,年銷售從上億跌到幾千萬,從盈利上千萬,到月虧40多萬,而曹克堅瞭解到,這個工廠的產品和市場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轉型過程中,內部管理混亂造成產品成本高,所以虧損。他不顧父親和家人反對,花費1300萬元收購了40%的開山股份,他堅信,只要對公司結構進行整治,重塑企業文化,一定會把公司轉虧為盈,而沒想到的是他還真撿了一個大便宜。

引進美國技術被拒,這家中國公司怒投3億研發成功,年營收超20億

不過,最開始也沒有那麼容易。很多職工覺得自己所在的公司從國企變成了私企多有不滿,都要退股,罷工,更有甚者,公司內部人際關係複雜,拉幫結派,讓一些技術骨幹人員都心有不滿。曹克堅進入公司第一件事就是開除了一些不作為的關係戶,這種雷厲風行的風格一下子震懾到員工,而曹克堅對於市場的把握,把開山的業績逐年提升,一直到2001年前後,公司才開始正常運行。然而,曹克堅面對的更大的困難是,當時更大型的掘進設備和螺桿機空壓機已經進入市場,而開山還在做小型的氣動鑿岩機和活塞式空壓機,這就說明了開山正在慢慢地脫離市場。

引進美國技術被拒,這家中國公司怒投3億研發成功,年營收超20億

他經過調研發現,未來螺桿式空壓機是一個趨勢。2004年,他找到了美國一家空壓機公司,想要高價引進一條最先進的螺桿式空壓機技術,但是這家公司,反覆推脫,最終就發生了前面說的情況,以涉及核心機密為由拒絕了。曹克堅不想退而求其次,於是決定自己研發。

幸運的是,曹克堅聽說了西安交通大學有教授在研究螺桿式空壓機,就拍板直接合作。前後投資了3億購置設備,經過1年的研發,2006年10月,中國第一臺螺桿主機生產出來了。隨後,開山又生產出了5.5kw-355kw系列共18種螺桿主機,並直接將螺桿機從原來的1萬元每立方米降到了一半,迅速打開了市場,在2011年,螺桿主機技術已經比肩國際頂尖企業,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25%以上,並且走出國門,2017年,開山的營收達22.2億元,淨利潤超1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