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河是穿过非洲腹地的主干通路,前提是要有胆量在这条河上行走


在马卢库,乘客们从载满巨木的驳船上登岸。松散堆放的沉重货物很容易酿成事故。木材是刚果河上的大产业,但伐木会带来危险的土地侵蚀。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日落时分,过度拥挤的驳船轧轧作响,向刚果河上游驶去。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殖民者跑了,独裁者垮台了——生活在刚果河两岸的居民便把他们遗留的东西回收利用。在已故独裁者蒙博托·塞塞·塞科的出生地利萨拉,孩子们在他以前住过的一栋褪色宅邸中上课。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有些古老的生活方式照旧延续着。瓦格尼亚渔民仍会编结庞大的网笼,在基桑加尼城外白浪翻滚的水域打渔,如此景致与西方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在1877年那次著名远航中初次看到的并无二致。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河畔的另一个地方,村民们开动榨油机,从附近一座被殖民者抛弃的种植园采回野生棕榈进行加工。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孩子们从小就会划独木舟。这个男孩的家人在蒙加拉河岸边建了一处临时居所,方便在河里和附近的一个湖中打渔。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在刚果河上旅行需要耐心,慢起来的时候可以一小时只行进几公里。驳船时而陷进淤泥,马达动辄熄火,时间像蜗牛般爬行。男人可以下棋打发时间,女人做饭、打扫、照顾孩子,每个人都在等待。每当驳船经过一个村子,独木舟便从岸边箭一般划来,那是当地村民来出售土产。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驳船变成了活泼的集市,同时仍在缓缓向目的地行驶。乘客会卖些衣服、药品、大米之类的家用给养,村民们则带来丛林特有的肉食,比如猴子、蛇和猪。有的乘客会买下活猪,带到航程后段的地区再转手卖出赚钱,于是猪也和人们一样紧紧挤在船上的货堆之间旅行。摄影:帕斯卡尔·迈特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