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公元2018。

出道14年,第13張專輯。

《未·LIVE》。

一個【正好】的張傑。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最好的流行,無法定義,

更好的未來,隱約知道,

此時此刻,聽見張傑,時機正好。

正好,不想娛樂至死,只想心無旁騖,

正好,願意全力以赴,反正一如當初。

討論“張傑”是誰,恐怕會無聊到令你哈欠連天——自2005年通過國民選秀節目成名開始,這個名字旋即成為一枚符號,一種現象,一位十多年始終佔據華語樂壇一線位置的紅人,一道面臨諸多似是而非爭議的靶心。

可是,張傑希望你聽到、看到、感受到的“張傑”,到底是誰?


《世說新語·品藻》雲,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

桓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是的,我和我自己打交道很久了,無論外界於“張傑”有多少了解或者不解,還是隻想要和你分享,在這張《未·LIVE》專輯裡,最真實的自己——


三個身份足矣:歌者,製作人,音樂人。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是【歌者張傑】。


他的唱功是肉耳可辨與專業分析都一致認可的好,是天賦加持與勤奮打磨下的“好上加好”,多年來聲音機能不斷攀上新的狀態巔峰,高音穿透力極強,中音清透舒服,低音醇厚有力,極大音區跨度,高質量氣息控制力,讓他在唱片、演唱會、節目現場不斷呈現出精彩作品與表演,被稱為華語樂壇“LIVE王”的張傑,越來越意識到“LIVE”美妙之處——不必侷限在某種音樂載體之中,歌者和聽者,純粹透過“作品”本身,進行最直接的感官、情感碰撞。

而經歷華語樂壇實體黃金年代的製作模式,登上最頂級音樂綜藝節目,從選秀歌手到唱片歌手到擁有自主廠牌“行星文化”,張傑在思索中決定以“未·LIVE”概念為突破口,定義打破傳統的發片模式——集合單曲、EP、專輯、演唱會多元化形式,讓大眾同步看見也聽見一種“活生生的音樂”,來自張傑。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是【製作人張傑】。


內心有了雛形想法後,張傑主動邀請曾宇、黃少鋒組成的音樂人“火星電臺”,和自己共同擔任製作人,攜手完成這種“活生生的音樂”。

首先,是中西合璧——邀請國外音樂人合作已經司空見慣的當下,張傑要的不是換湯不換藥的“貼金”,是與國際流行同步又保留本土優勢的製作意識;其次,要將自己作為歌者的優秀素質在音樂中得到最大化體現,唱片和演出的“LIVE”現場能將每首作品的魅力進行全方位表達;最後,要努力樹立華語樂壇新的音樂標杆,這張唱片應該是具備前瞻性的,表達過去與未來之間,正好的現在。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是的,張傑一直思考著“流行音樂”的本質,在歌手與大眾之間,究竟是“迎合”還是“引領”?他覺得,二者之間,應該有一個豐富而融合的答案。

於是,跨域北美、北歐、英國、中國進行全球性收歌與創作,曾與Linkin Park、Celine Dion、Britney Spears多位巨星合作的國際音樂人參與編曲製作,在數百首Demo中反覆篩選,歷經近兩年反覆打磨的第12張實體專輯《未·LIVE》,終於面世。張傑,不止是歌者,更是全程參與每個細節的製作人。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也是【音樂人張傑】。


透過“未·LIVE”為概念的作品,張傑明確打造了屬於他的新音樂風格——“MIX-POP”:始終記得自己作為流行歌手+音樂人的底色,樂於也敢於挑戰更多元化風格,但不會堆砌元素淺嘗輒止,是將聲音和情感作為“MIX”一個組成部分,不喧賓奪主,自然而然地和多重形式的文字、旋律、編曲融為一體,讓“混合體”變成從聽感到質感都回歸音樂的“本體”。

這是他的探索、野心與突破,是他在流行風格中尋找到的那個豐富而融合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沒有哪種音樂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喜歡,倒不如把我有能力駕馭的多重風格MIX在一起,嘗試創造出一種新的流行音樂風格,所有的風格都是POP,但我能讓大家聽到的,絕不是單調的重複。”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這樣的《未·LIVE》專輯,收錄11首作品,英文與中文並行,讓國際化元素透過“MIX POP”進行量體裁衣的改良,從詞曲水準,演唱格局,詮釋方式到製作細節,呈現煥然一新的“意識格局”,先以三張EP的形式陸續和聽眾見面,同時搭配同名巡迴演唱會,將唱片作品和現場表演進行無縫轉換,最終集結成一張全新完整作品,讓張傑整個系列音樂以一種更多元表現方式,讓舞臺突破空間壁壘,做到讓聽者每一次聆聽,都有宛如身在現場的新鮮感。


張傑做的音樂,突破錄音室空間限制,以更有活力和動態的現場感,將《未·LIVE》概念串聯起單曲、EP、專輯和演唱會,後者是前者的延伸,前者是後者的另一維度。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如《誰贏》中唱,“我不能改變你們的想法,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看法。”

他的聲音和表演變成無處不在的“MIX“一部分,《Pretty White Lies》融合Teen Pop、EDM、Rock多重元素,《Millionaire》是清新歐陸電音風情,《誰贏》將Trap重拍和Dubstep重複合二為一,《一路之下》(Super Life)是迷幻電音和流行搖滾的二次生長,《Perfume》是美式復古電子浪潮湧動,每個節奏點搭配和聲讓人躍躍欲動,《JUMP》中國風的點綴與電音律動的背景如影隨形,如魚得水!


《無藥可救》以強勁電子節拍搭配快速真假音轉換,將電流的起伏交織和人聲的高低錯落融合成爆發力極強的節奏感;《做夢》由張傑親自參與作曲,展現出他在旋律把控上天賦,整首歌將旋律美感與高超唱功進行了強強結合,張傑在作曲上打破傳統主歌副歌窠臼,開篇即亮出招牌式高音,以直入雲霄的方式將歌曲意境抒發得淋漓盡致,隨後以多層次和聲將歌曲的旋律結構不斷進行拆分與重組,但始終控制在一個超高又聽起來舒適的水平線上,長音通透,歌曲曲調極富美感,尾音處理富有控制感,窺見張傑對歌曲把控能力之精微。

《Slow Down》以空靈的電音碎拍、重拍鼓點,搭配清亮柔和的歌聲,形成不一樣反差衝擊……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每首歌都在“POP”格局下,釋放出MIX的別樣魅力。一切元素都不刻意,因為“張傑”就是元素之一,過於炫的部分漸漸消弭,自由的無拘無束的靈氣變得無比契合,終於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著國際化質感的,活生生的,“LIVE”張傑。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最終曝光的主打歌《沒說什麼》,由張傑親自作詞,英文名《Dream Talk》,彷彿一切是夢境之中發生的對話。其實是走過十多年音樂旅程,他對現實發出的最深刻心聲——“就算我錯,你是否還想起我,說這麼多,再不是一錯再錯,誰強誰弱,拜託別說那沒用的,或許一開始你就承認了,就算我錯,你是否還想起我,說這麼多,再不是一錯再錯,誰強誰弱,拜託別說那沒用的,或許一開始你就知道了……”


張傑迴歸自己標誌性的英倫搖滾融合抒情曲風,將內心深處的掙扎、困惑、憤怒、質疑、釋然種種情緒,透過“我”與“你”對抗辯證關係,進行了一場盛大而深刻的和解:那些星星對張傑的熱愛,普通人對張傑的忽略,“黑粉”對張傑的攻擊……在這張叫做《未·LIVE》的專輯裡,藏著“沒說什麼”卻不言而喻的答案,你只需要聆聽思考,感同身受,然後,就承認吧——

這一路,我們和張傑一樣,有原生家庭的成長烙印,有“殺馬特”歲月的迷惘無知,有高峰和低谷交織的無縫轉換,也許你懼怕和拒絕承認這樣的真實,用刺耳嘲笑來掩飾不安,可當你聽懂張傑,也懂得和自己握手言和時,應該就是真的成長了。張傑,他在堅持,一直堅持,他的人和歌,映射著我們平凡也璀璨的人生,他在前方,微笑伸出手,邀你一起在這人生路上,邊走邊唱。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是【歌者、製作人、音樂人】張傑。

三個身份,其實,都是同一種角色,“音痴”。

他對音樂的痴,從第一首參與創作的《北斗星的愛》開始,經歷“一路之下”的內地首位北京工人體育場開唱新生代歌手、華語新生代鳥巢開唱第一人、華語樂壇LIVE王、13張唱片,無數大獎的榮耀背後,經受太多暴風驟雨式的喧囂卻還是選擇“沒說什麼”的沉默背後,經過歌者、製作人、音樂人多重身份轉換的堅持背後,依然是他“無藥可救”般對音樂的痴迷與追求。

就像一個小孩,音樂是他最中意的玩具,

就像一個戰士,音樂是他最強大的責任,

就像《未·LIVE》專輯封面,前三張EP中之間在雲海、天際、橋樑、軌道中靜止、跋涉、衝刺的那個人,終於變成在行星般遼闊的宇宙中,只在追求音樂的道路上才會“腦洞大開”、自由自在的那個人。

華語樂壇榜樣專輯《未·LIVE》:出道13年,終於聽見正好的張傑


是小孩,是戰士,

是“Jason 張”與“Jason 張”構築的logo之中,

張傑希望你聽到、看到、感受到的,

“我與我周旋良久,寧做我”的張傑。

融合即流行,以“MIX-POP”包容無限。

未知的未來,從“LIVE”的當下開始。

那麼,你準備好了嗎,

聽見這個在喧囂中以實力炸出驚雷的張傑,時機正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