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如何過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感受全新體驗?9月23日開始,這個中秋小長假,全國唯一的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古鎮舉辦了“桂影溢清芬 群芳品紅樓—金陵十二釵茶會”和“絕頂品唐詩沙龍”“安仁文博大課堂”等活動慶祝中秋,以傳統文化為媒,開啟了一場公館與茶、紅樓與詩詞的傳統文化盛宴。

這些傳統文化活動的舉行,只是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有力舉措之一。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充分發揮文化和自然遺產、歷史文物在文化傳承交流中的作用,實施文化+戰略,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成都市也在打造“文旅成都”名片,近日,《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發佈,2018最具文旅新引力城市中,成都排名全國第五。

“響應省委全會精神,踐行成都發展定位,安仁古鎮以文博資源為依託,傳播傳統文化。而利用傳統文化,將“旅遊+文化”融為一體,是文化傳承、傳播的有效方式,也是‘活化’文博資源,創新發展文博、文旅產業,為受眾提供新的體驗模式的一種全新探索。”成都文博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策劃經理劉海偉介紹說,今後安仁也會用多樣化的方式傳播優秀文化;同時持續創新文博旅遊資源的展現和供給形式,實現文博旅遊產業的創新發展,以“文博旅遊”新名片再次提升安仁古鎮、成都乃至四川的國際影響力,助力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的打造及四川世界旅遊目的地的建設。

金陵十二釵 帶來一場茶的盛宴

當天,在川西民居園林風格的安仁老公館樂自能公館裡,現場古風花鳥、懸掛宮燈、風鈴燈謎,真實還原了紅樓夢大觀園中秋賞月品茗的場景……展現安仁老公館巴蜀建築公館文化古典院落之美。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ya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8歲的“巧姐”和其他金釵

記者看到,在庭院中,十二位身著明制漢服的女子,化身為金陵十二釵向來賓一一介紹沖泡的茶品,分享紅樓夢中人物故事,展示紅樓夢茶文化精髓…………設置的十二茶席和十二茶旗,組成一個茶空間,每一席代表一位金釵,12張茶旗分別繪製代表12金釵花卉圖案,茶具選擇根據人物性格特點設置,或純潔高貴或含蓄沉穩、或孤傲禪心或華麗絢爛…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扮演探春的李佩蓉

扮演十二金釵之一探春的李佩蓉告訴記者,自己品茶愛茶已經很多年,加入茶會後,經常參加品茶活動,而此次扮演探春,一早就開始對服飾、性格和茶藝進行研究,力求完全展現出探春的人物特點,“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是單純茶藝活動,也是對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提升。”

扮演巧姐的小朋友雖然只有8歲,但品茶已經3年時間了,她對記者說,自己參加這樣的活動很開心,雖然茶藝還不太完美,但會努力學習,提升茶藝。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活動策劃陳姝娉

“今天的活動,不僅有12金釵的茶藝展示,還有紅樓夢情景劇表演、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各種細節還原紅樓夢的場景,讓茶友更深入的瞭解傳統文學。此次活動策劃陳姝娉告訴記者,舉辦該活動,旨在挖掘繼承茶俗茶禮,展現茶道技藝,推廣全民健康飲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三醉齋成都茶友會會長張萍

三醉齋成都茶友會作為此次承辦方,會長張萍也是此次活動策劃人,她介紹說,該茶會從2012年成立至今,旨在以茶會友,傳播茶文化,目前有超200茶友,每個月都會舉行幾十場茶會,基本一兩週一次,“而深入挖掘傳統文學裡面的茶藝文化,這還是首次,今後還要做精品茶話會。希望更多人都能愛上傳統文化、感受茶藝、茶道。”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絕頂品唐詩沙龍”帶來一場詩的邂逅

當天,除了品茶,一場底蘊深厚,意境悠遠的“絕頂品唐詩沙龍”在安仁書院舉行,沙龍特邀宋發清老師主講,舉行了一場生動的唐詩講座,主講唐詩的顛峰之作。探尋唐詩古韻,體會唐詩的妙音妙趣,共享一場詩歌的盛宴。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熟悉的詩句,把我們帶回到詩詞的顛峰時代。,王之渙、李商隱、柳宗元、孟浩然、杜甫,這些大詩人,或華麗、或簡潔、或意味深長的詞句,把中華大地的無限風光,把詩意棲居的淡定從容,把詩人內心的審美訴求,通過一氣呵成或反覆推敲的二十個字的絕句,表達出來。”宋發清現場分享說。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宋發清老師

宋發清說,中國既是“茶的國度”,又是“詩的國家”,茶與詩的距離總是最近的,唐詩作為我國藝術瑰寶,這些美輪美奐、蕩氣迴腸、如夢如幻、意境深遠的錦繡文章,不僅昭示了盛唐氣象,也將哲理與景物、情勢融為一體,成為千古絕唱,代代流傳。

據介紹,宋發清之前先後兩次應三醉齋成都茶友會的邀請講唐詩七律七絕,這次主講唐詩五言絕句,側重點是鑑賞與寫作。宋老師的精彩講解,贏得了廣泛好評。聽眾皆資深詩人與古典詩詞愛好者。四川省老年詩詞創作研究會副會長郭開江(詩人),出席講座並作了精彩發言。張一昆老師即興吟誦了舟壩賦的片段。宋發清老師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大量文章,主要著作有長篇歷史小說《天朝大夢》(100萬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紀實文學《扭曲與復歸一一文革中的操哥》和報告文學集等。

安仁古鎮開啟文化遺產“活化”探索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安仁古鎮這種傳統文化越來越多多,文化味越來越濃了。”一位專程來參加“唐詩沙龍”的遊客談到,自己通過安仁文博微信公眾號瞭解到活動信息後,專程帶孩子報名參加,希望讓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傳統文化薰陶。

此次品茶、讀詩活動,一方面是成都安仁古鎮老公館活化利用、文化提升的一部分,另外也是安仁書院與文化活動深度融合的呈現。

成都文博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經理劉海偉介紹說,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古鎮有著十分珍貴獨特的文博旅遊資源。27座民國公館舊貌依然,37座博物館星羅棋佈,800萬餘件館藏文物述說著滄桑,被世界旅遊組織評價為“瞭解近代中國人怎樣生活的最佳去處”,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首批國家級特色小鎮。

品茶、讀詩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 安仁古鎮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成都文博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經理劉海偉l

“近年來,安仁古鎮在文創和文博方面大力開發,本身安仁就有很好的文創資源,現在將文化活動植入進來,增加遊客的體驗感和參與度,將進一步提升安仁古鎮的‘文化味’。”劉海偉介紹說,目前一些文化活動已經形成品牌,比如“穿上旗袍去安仁”旗袍節的年度活動,名人講堂、書院雅集等季度文化主題活動,今年還新開發了安仁文博大講堂、安仁親子季這樣的家庭遊學研學活動,大受遊客歡迎。形成了具有安仁古鎮獨有的特色文化IP,並且受到遊客的一致好評,“這些活動會輪流開展,後續遊客來到安仁古鎮,會有全新體驗。”

據介紹,“安仁文博大課堂”將持續至今年10月,通過4大主題,6場特色活動,讓參與家庭完成對安仁歷史、文化的深度瞭解和學習。以安仁古鎮的灰塑建築、博物館、非遺文化、國學六藝等資源為基礎,舉辦“非遺公開課”“國學六藝課堂”“安仁建築之美”“小館長培訓課”等主題活動,將安仁古鎮沉澱百年的民國建築、包藏萬物的博物館、凝聚中華智慧的非遺手工藝融入課程活動中,讓孩子和家長在遊玩中探索安仁古鎮的文化古蹟和各色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