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开门见山吧,对时尚爱好者来说,比起《时尚恶魔的盛宴》和明星设计师的轰轰烈烈,纪录片《Dries》是略显平淡的,毕竟,Dries Van Noten,他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设计师,(除了“安特惠普六君子”外)也没有太过洋洋洒洒的名堂可歌功颂德,可他独树一格的优雅和内敛却能在时尚界走过了 20 几年仍屹立不摇。

他的独立是令人羡慕的,在达成第 100 场秀之前的 2011 年,Dries Van Noten 就对《华尔街日报》说:“我不需要增长。”《Dries》的平铺直述与如今时尚界的“浮夸”和“炒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很明显,现在不是属于 Dries Van Noten 的时代,系列当中鲜少出现球鞋、过多眼花缭乱的包款、更没有满版耸动的 Logo,其每季都像对不同年龄性格角色的诠释,她们不是不可爱,也无需太过美艳,相由心生的酷傲决定了一切,“平凡之中制造一点点浪漫”,没有比用来描述 Dries Van Noten 更棒的形容了。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纪录片《Dries》

首先,为何导演 Reiner Holzemer 想拍 Dries Van Noten 纪录片?

在去年接受HERO杂志访问时表示,他在 2010 夏天拍摄摄影大师 Juergen Teller 的纪录片时,首度在安特惠普见到了 Dries Van Noten,这给了他不一样的想法,“我读到一些文章有关设计师必须忍受一年数个系列的创作压力,Dries 在这方面很不一样,他仍是独立品牌,这点很吸引我。”他补充说道,“我读到 Dries 成名的开始,80 年代当安特惠普六君子前去伦敦的那时,这让我对他更加好奇,我很喜欢用镜头去揭开我未曾接触到的过去。”而这点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他会执导 Martin Margiela 纪录片《

Without Compromise》。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回忆制作过程,他说:“在这部纪录片,起初的想法是跟拍一季的制程加上一点生涯回顾,但他提议我应该跟着他拍摄四个系列,深究他的个性和工作。我起初觉得这太过挑战性,要将四个系列的创作发表过程浓缩成 90 分钟电影,当我跟拍完第三季想对 Dries Van Noten 说大功告成时,Dries Van Noten 说他那季男装将在 Palais Opera Garnier(巴黎歌剧院)举行,这是一个新的视野,我们觉得必须要将它呈现出来。”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2016 F/W, photo via sleek mag

观众可以从《Dries》身上学到什么?

若从《Dries Van Noten》一书编排逻辑推测,设计师认为重要的秀会多放几页,可想而知,在纪录片中出现的秀便是别具意义,举凡 2001 秋冬,Dries Van Noten 正历经品牌的低潮期,但回顾此秀这是一个让设计师认清方向的一季;2005 春夏,发表会的别出心裁,让模特儿如《仲夏夜之梦》般的精灵般在餐桌上走秀缔造了经典。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2005 S/S

每一场秀的制成都是点线面延伸成一个故事,将功劳归给整个创意团队的 Dries Van Noten 说:“我不想创造速成的商品,因为你购买的时候很兴奋,之后就会觉得无聊,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我认为重点是你会喜欢、很实穿,几个月之后可以再次穿上身,而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些东西会随着你一起成长,并且成为你性格的一部份。”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布料的研发是品牌很重要的过程,甚至派人远赴重洋抵达现场监工,Dries Van Noten 从首秀 1994 春夏系列〈Flowers〉开始到 1996 年秋冬系列〈宝莱坞〉达到高峰,“我对印度深深着迷,采用很多印度的布料、刺绣及各种元素,当地人很喜欢聚酯纤维、缤纷的霓虹色彩、闪亮的金色跟鲜艳的颜色..等等,我说:『或许我可以利用他们的美学创造一个在视觉方面很有趣的系列。』效果很好,这系列也很畅销,因为 90 年代,因为 Jil Sander 和 Helmut Lang 的极简主义都是清一色的灰黑白或肤色,人们习惯了黯淡,这次却看见缤纷的色彩。”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1996 F/W

“我认为手工艺跟技术对我而言非常宝贵,我认为手工创作跟电脑创作的结果有差,匠人也会注入自己的风格增添自己的想法让作品变得非常美丽。”Dries Van Noten 补充说道,“我认为刺绣是我的招牌,而且我对这些人有责任,所以我们已经成立一个机构,很多人替我们工作,我要在每一个系列中加入刺绣,而且我知道每一季我都能提供他们工作。”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资深时尚评论家 Tim Blanks 在接受Surface》杂志访问时曾表示:“(在 90 年代初期的尾端,那个时尚黄金年代)有时 John Galliano 会用难以想像的美给予是人震撼,McQueen 也是,但 Dries 用不同的方式来触动人心,那不仅仅是感官刺激,更是温暖,特别是他会在秀上提供食物,没比这些开胃小菜更能反应秀的灵魂,有次天气很糟,又阴又冷,我还吃了炖牛肉,很明显,他不仅仅是个杰出的设计师,也是个很棒的主人。”他补充,“在他的秀,你不仅仅只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2015 S/S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S/S 2017, photo via WWD

转身背后,我们看到 Dries Van Noten 回到自家花园,与伴侣 Patrick Vangheluwe 以及爱犬 Harry 共享天伦之乐,生活回到平衡。导演说这部纪录片上映前给过 Dries Van Noten 看过,身为完美主义者的他并无提出任何修改建议,里头说了 Dries Van Noten 想说的,而导演只是将真实呈现。诚如我们引言所述,“平凡之中制造一些些浪漫”。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 2007 S/S,“因为我(在这场秀)真的找到理念和前卫概念上的平衡,…..,在此之后的系列,你能看见我们打造全新的美学,抛开所有种族色彩和民俗风格。”

《Dries》:“他的秀不仅是在看衣服,更是寻找一种生活方式”

Dries Van Noten's fall/winter 2006;Spring/summer 1995

p.s

美版《GQ Style以“多年来,透过过亮片刺绣在丝质印花在现代服装上达到最完美的平衡,他将自己打造为时尚界最受追捧和最具影响力的创作者之一。”Dries Van Noten 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我的公司一直以一种有机的方式发展,过去几季一直有大集团想收购,但每一次我们都拒绝。”

在该篇访问中,Dries Van Noten 对如今的社群时代提出见解:“我认为,你必须抓住觉得适合自己的机会,与之同乐,没必要变成它的受害者。像是『秀后即买』,我不觉得这适合我,当你展示一个系列后你的客人真的很想要,要他等五个月绝对没有问题,有时候好东西是值得等待的,但若是五个月后他觉得不需要了,那这就是错的东西。我常用 Instagram,我喜欢所有的社交软体,但我不想要变成它的受害者,我们也将这一切用于公司,但是用一种非常微妙谨慎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