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時隔七年,日本首相再次訪華,一個橫跨四十年的項目揭開面紗。

從1979年開始,日本開始對中國進行經濟和技術援助,對華無償援助規模遠超其他發達國家,持續了將近四十年。

你可能想不到,首都機場、上海寶鋼、北京地鐵一號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大同到秦皇島的鐵路、武漢長江二橋,都有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的影子。

從1979年開始,日本對華援助超過了5萬億日元,涉及255個項目建設。(按現在的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3000億元,約合450億美元)

當然,國與國之間援助不是無償的,90%以上的援助是低息貸款,無償援助佔3%左右。

日本的對外援助也可以通過外務省官方網站檢索。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這樣的關係對雙方有利。中日互為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日本的資金、技術與管理傳到中國,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豐田章男,在我們國家的知名度,不亞於柳傳志、馬化騰、宗慶後等人。

10月23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答記者問時給予充分肯定:“日本對華官方資金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中日互利雙贏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經濟發展,2017年9月26日,日本政府對中國提供的日元貸款正式結束。一段關係結束,更深入、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拉開序幕。

日本的現在是中國未來的一面鏡子。

相似的文化,相近的地理位置,率先完成工業化的日本,值得我們深度研究、學習。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豐田,從紡織機到汽車

有次,在出差的路上,看《豐田的失敗》一書。

裡面有個故事,以前,員工從豐田廠區開出併線的車,出現多次碰擦。豐田沒有停留在“要注意交通規則”的口號上,問了五個為什麼,改變了一根線,最終徹底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看了之後很感慨,五個為什麼,接近事件的真相。不把責任強加於任何人,死磕質量,死磕低能耗。

日本企業是世界500強的常客,10年前上榜數量64家,僅次於美國。今年,日本有5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名單,豐田成為日本最賺錢的企業,去年營收高達2651.72億美元,盈利225.1億美元。我在美國和東南亞等地,看到N多豐田車,很多人已經不覺得是外國車,當一個市場,融入一個市場。中國有些手機企業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家公司的成功秘訣是,遠大的理想,加國際化的視野,加精密的預算,加極致的管理。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豐田似乎跟車劃上等號。但是,豐田的基因是機械製造,最早是一家紡織廠。

1933年以前,豐田集團一直專注製造紡織機,豐田喜一郎去歐美各國考察時,見到大街上跑的汽車極為震驚,暗下決心造汽車。

1930年,父親豐田佐吉去世,豐田喜一郎開始掌握公司大權,經過3年的準備,豐田汽車部成立。

任何公司,都是邊學邊幹,豐田把雪佛蘭汽車“大卸八塊”仔細研究。1935年,豐田就完成了裝配A型發動機的A1型轎車的試製。1937年,汽車部獨立,豐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豐田公司也完成了歷史上最華麗的轉型。

做紡織機能成功,轉型做汽車也能成功,基因是共通的,精益求精。

豐田的汽力織機、環狀織機等發明極大的提升了日本紡織業的生產效率,汽車製造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修不好的XX,開不壞的豐田”,是最大的肯定。

日本車早期學美國車,但他們加入了自己的細緻基因。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豐田喜一郎是在日本土地工作,他探索的是適合日本的製造方法。當時,美國的汽車車身的製造用機器大批量生產,但日本沒有合適的生產設備,是用手工敲打出來的。

日本人對沖壓床進行細緻研究,從汽車車身的質量與製造模具上入手,日本的能源不足,節約資源、節約人力,體現在車間每輛推車最適合停留的方塊中,體現在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後,對油耗的不懈追求中。不管世界怎麼變,他們這方面的基因從未改變。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偉大企業也都是磨鍊出來的,中國企業,可以借鑑豐田的技術、創新、品牌等戰略,讓自己的優質基因發揚光大。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又一王牌車型進入中國

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過去3年,中國啟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國內消費,拉動內需,由於加入WTO,中國企業進一步融入全球產業鏈,形勢明朗。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0年6月,豐田與一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豐田汽車正式進入中國,開始國產化道路,每年生產能力為42萬輛。

豐田這家企業的一部分,與中國綁在了一起。

這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十八年,也是豐田在中國開拓市場的十八年。豐田在中國8個省和直轄市設立了9家獨資公司、15家合資公司、擁有近4萬中國員工。產品線全面覆蓋經濟型和中高級轎車,銷售從0到680萬輛。

2017年,中國汽車產銷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放眼全球,再也找不到一塊熱土能達到這樣可怕的汽車銷量。中產收入階層的標配是,一兩套房,一輛車,一兩個娃,一條狗狗或貓貓。

由於市場趨於成熟,政策紅利提前透支,2018年9月中國乘用車從頂峰下滑,銷量下滑11.6%,創7年新低。除華晨寶馬、廣汽豐田、吉利汽車、一汽豐田之外,剩下車企幾乎全部淪陷,2018年負增長几成定局。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行業成熟,對車企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合資車企可以引入更划算、更受歡迎,已經在其他國家得到市場驗證的車型國產化,這是一汽豐田的強項,比如王牌車型卡羅拉。

第一代卡羅拉(Corolla)誕生於1966年,1968年打入了北美市場,發動機技術創新讓它在全球市場備受好評。於是,豐田每個四年就推出新一代卡羅拉,到2006年已經推出了十代!

現在,一汽豐田又要引進一款經典車型AVALON,市場定位高於卡羅拉。

第一代AVALON誕生於1994年,當初為了滿足美國人的龐大的心理需求,空間大、發動機強,是豐田在美國的旗艦車型。

第一代大獲成功後,1999年、2005年、2012年,豐田分別推出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AVALON。

2013年,推出了首款混動車型。

2018年,一汽豐田國產化AVALON,將進行全新升級,是一汽豐田主打的C級車,性價比極高,直接衝擊奔馳C系,奧迪A4L這個級別的競爭對手。

消費者選擇越多越好,好車型越多,消費者可以有更多選擇,中國汽車產業鏈越完善,就業和GDP也都會增加,豐田也會收穫更多利潤,這是雙贏。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新消費開啟 別惦記一夜暴富

中國和日本有太多“牽扯”,認真研究日本,是瞭解中國的一面鏡子。

日本經歷過經濟高速增長期,經歷過與美國的競爭,經歷過資產泡沫平成景氣,也經歷過日元升值蕭條。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產收入階層崛起,消費升級等現象,是日本曾經走過的路,看我們如何創新,如何避免泡沫。

經過這麼多年經濟高速增長,中國中產階級腦子裡想的全是投資,畢竟習慣了投資收益高達10%甚至更多。房地產畸形發展,加上槓杆效應,熱門城市的房地產曾經在二十年的時間內,讓人暴富。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現在,時代不同了,降低預期收益率吧,經濟放緩,投資收益能有6%,就算不錯了。樓市是區間震盪,風險上升,“房住不炒”不是說著玩兒的。從現在開始,大家要認真關注租金回報率。

投資收益下降,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強大。作為中產階級,理性選擇就是花掉一部分錢嘛,適當的消費於國有利,於家有利。家庭資產配置,與適當的消費,都能增加家庭幸福程度。

中產收入階級不必焦慮,經濟有周期,行業好的時候就多賺點錢,差的時候就多關注生活和家庭、多花點時間提升能力。人活著,既要賺錢,也要實現價值,從根本上來說,是從各個角度提升幸福感。

有時,提升幸福感不難。比如,買一輛好車。生活在這個時代,有時,中產階級又是幸運的。


一汽豐田TNGA旗艦車型AVALON 2018年11月15日 巔峰之“座”等您預定

日本企業可以教會我們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