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這是揹負式打藥器、這是自走式打藥機,這是我送貨的車,這是種肥同播機”,眼前這一系列農機具,有一個共同的主人——周光。當編導問起為什麼要買這些農機具時,周光說:“我要當農田管家,服務三農,這些就是我的服務工具。”

周光與他的各種農機具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周光,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今年37歲。雖然歲數不大,但已經是一位有著十幾年農資經驗的老農資人。周光告訴我們,農田管家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農民做“甩手掌櫃”,自己來當管家,農民只需將地交給他種。他給農民提供種地過程當中“一條龍”服務,比如提供種子、農藥、化肥、農機具等等,只要是農民需要的服務,他都提供。全託管種地,從種到收全部交給農田管家周光,這個“管家”,無疑會讓許多農民輕鬆不少。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周光在檢查維護自己的農機具

說到周光為什麼要做農田管家,這與河南許多地方農村現狀有關。在河南許多地區,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和玉米,農民為能夠增加收入,家裡面的勞動力往往會在播種之後外出打工,留下婦女兒童以及老人在村裡管理田地,十分辛苦。同時,為了圖省事,許多農民施肥都選擇了“一炮轟”的方式,不注重科學性,隨之而來的便是影響產量,農民收入受到影響。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田間地頭的周光

周光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見到這一現狀決定為附近鄉親們做點什麼。於是周光便決定轉型,由原來傳統農資經銷商轉變為服務商,幫著農民種地。他自掏腰包100多萬元,購買了一系列農機具,如無人植保機、種肥同播機、自走打藥機等等,目的就是要讓鄉親們種地更省事。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周光的自走式打藥機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周光覺得,要想種好地,田間管理可以用機械彌補。更重要的是施肥,既要滿足作物營養需要,又不造成肥料浪費,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要施肥科學。於是,周光便從2018年開始加盟雲天化智能配肥服務中心,做起了智能配肥事業。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周光的雲天化配方肥太康運營服務中心

雲天化智能配肥服務中心指得是,先給農民土地測土,隨後根據土壤數據以及種植作物需肥規律給出肥料配方,最後在雲天化智能配肥服務中心由雲天化智能配肥機現場生產出雲天化配方肥。從而做到作物、土壤缺啥補啥。精準施肥,科學配肥是雲天化智能配肥運營中心的理念。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雲天化智能配肥機

從肥料的科學性,到田間管理的機械性,周光一直在努力著。他說,自己目的就是要當好農民的“農田管家”,服務好農民,為他們種地耕田發光發熱。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大豐收》欄目。

河南臺《大豐收》|農田管家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