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修真器用章》記載:“如意黃帝所制,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天真執之,以闢眾魔。”這裡說如意最早是兵器,後世為了追求攻擊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帶辟邪的效果。

如意,舊時中國民間用以搔癢的工具。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大約出現於戰國之時,又稱“搔杖”。我國南北朝對此物的稱謂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金鑲玉元杵如意,清嘉慶,通長30cm,頭寬6.5cm。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金鏨花如意,清中期,長58cm,首寬16.5cm。

器身上部弧凸,背部扁平,首、中、尾三部分外膨呈橢圓式,其形制是仿照清中期宮廷流行的三鑲如意的式樣而制。通體鏨刻鏤雕纏枝花,花紋繁複,玲瓏剔透。其內中空,首、中、尾三部分分別設隨形橢圓蓋,以合頁與器身相連,可以放置香料,設計極為巧妙。三個蓋面均以碧璽為花瓣、珍珠為花芯、紅寶石為花瓣、翡翠為葉片組成花卉圖案。在蓋上一週、整器上部邊緣一週和背部邊緣一週均滿嵌碧璽、翡翠、藍寶石、料珠等,形成顏色相間的寶石裝飾帶,其用量超過百顆。配黃色壽字結並下連絲穗。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八成金累絲萬年如意,清,長42.7cm,柄寬5.4cm,頭最寬11.3cm。

  如意為木胎,其上採用八成金質累絲工藝。如意頭的正面為累絲古錢紋,中心嵌綠松石“乙酉”二字,背面為鏤空的古錢紋並露出木胎。柄的正面亦為累絲古錢紋,鑲嵌綠松石“萬年如意”四字,背面為累絲六角錦紋。如意的側邊以卷草紋為飾。

  此如意為一套60柄之一,是乾隆皇帝六十壽辰時王公大臣們的進獻之物。各如意頭正面分別鑲嵌“甲子”、“乙丑”、“癸亥”等干支記年字樣,正合六十甲子一週。

  如意的做工精湛、細膩、繁複,是清代乾隆時期的典型作品。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金如意,清,長7.7cm,頭寬3cm。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金累絲萬年如意,清乾隆,長42.7cm,柄寬5.4cm,頭寬11.3cm。

“如意”原為武器,後來變成撓癢的工具,黃金做的如意更是精美!

 金累絲萬年如意,清乾隆,長42.7cm,柄寬5.4cm,頭寬11.3cm。

  如意做累絲古錢紋,邊飾卷草紋。柄正面中心嵌松石“萬年如意”四字,頭正面分別鑲嵌“甲子”、“丁亥”等干支紀年字樣。此套如意共60柄,正合一週甲,是乾隆皇帝60壽辰時大臣進貢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