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我就是演員》?

xyxy668


首先恭喜中國原創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走向國際化,雖然第一季《演員的誕生》遭到百般質疑,甚至遭到有些自媒體惡意摸黑,乃至節目遭到瘋狂的抵制。不過節目組百折不撓,擺脫困境堅持原創,終於走向世界首次落地歐美。

《我就是演員》該節目模式,在杭州影視中心正式簽約輸出海外。這標誌著國產原創綜藝正式登上世界舞臺,為今後國內演員走向國際化搭建了一座橋樑。《我就是演員》與美國IOI公司簽署了協議,授權美國HMP公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英語地區製作。浙江衛視還計劃聯合caa中國為《I AM THE ACTOR》輸出雙語演員,這就意味著給國內演員創造了走向國際化的良好條件。筆者認為:這是為中國綜藝品牌走向國際化的良好開端,無論你曾經抵制(去年)還是謾罵過該節目(因袁立事件),我們都應該支持我們自己的原創節目國際化。今年《我就是演員》開播以來,收視率依然位居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第2名。

大多數網友都表示:支持,有的雖然表示不喜歡該節目,但還是給予了支持。只有個別網友因去年(袁立事件影響)表示抵制。筆者認為:該節目是正能量的好節目,國內有影響力的原創節目,沒一個可以與其相比。不知個別網友出於什麼心態表示“抵制”?從數據上看該節目也是有些不足之處的,但絕對談不上抵制的地步。筆者也曾吐槽過該節目,有問題就說出來大家探討。例如:第二季《我就是演員》第一期,一開播網絡播放點擊率現已突破2億了,隨之第二期第三四期的播出,播放率逐步下滑,到了第五期一下滑至1.2億。


這其中有多種原因,例如:舞臺作品平淡,話題性不強,節目播放結構等原因。筆者對節目播放結構表示質疑:例如:第五期也是收視率最低的一期,由於筆者上週有事!沒看第四期,導致第五期完全沒看懂。一上來是一段沒頭沒尾的影視化(因是第四期的結尾)也和本期(第五期)無關,然後是兩個平淡的舞臺小品。本來想最後看看第三組誰勝出和誰參與了影視化,結果下期才揭曉。我對這期節目的觀看體驗差到了極點,用了一整期的節目時間,結果看了半期節目。然後我看第六期時幾乎忘了上期誰演的比較好,誰應該參加影視化部分我完全不在意了,導致我覺得影視化部分似乎是個多餘部分。到了第7期節目依然如此,播放率跌倒1.1億。筆者觀看第一季《演員的誕生》時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那時非常期待影視化部分,因為大部分影視化是同一期播出的。可第二季總覺得影視化部分是多餘的,就是因為將其分開播放的原因。到了第8期節目播放率逐步回升,同時節目沒了影視化部分,播放節目感覺也相對完整些了。筆者認為:這種分開的播放方式不能夠增加收視率,反而降低了收視率。


筆者不會為了觀看影視化部分去看下一期,而是為了看誰參加了節目?導師如何評價等因素觀看下一期的。例如:有些過路的觀眾觀看一期節目體驗很差的話,他是不會看下一期的。希望第三季節目組引以重視,不過吐槽批評不等於抵制。筆者非常期待下一期,尤其該節目一直沒有國外友人參與,突然有爆料《我就是演員》將迎來國際笑星羅溫.艾金森(憨豆)先生。這也彰顯了該節目為走向國際化預熱,非常期待這位國際友人在該節目中的表現。


筆者從第一季就比較喜歡該節目,第二季播出以來筆者最喜歡的演員韓雪,最討厭的是孫茜。孫茜與張小斐同臺飆戲,不料孫茜因個人習慣問題導致排練時間不足,一時間被網友口誅筆伐。孫茜面對網友的批評,在第十期再次的解釋:“沒有經歷過這些,很感謝這個舞臺”就是指的這個問題。總之這個節目還是有很多看點的,筆者非常支持《我就是演員》走向國際舞臺,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我是《我就是演員》的忠實觀眾,上一季的《演員的誕生》也是期期都追。實話講,這季比上一季要好,更注重內容本身了,剔除了那些為“做戲”而做戲的情況。看到了許多原本就心儀的演員,任素汐、韓雪、張鈞甯、檀健次,還發現了幾位能力驚人的“新面孔”:王洋、李蘭迪等,還看到了老朋友湉湉姐,依然心念念地熱愛演戲,依然夢想得到影后的那一天。評委山爭哥哥在娛樂和專業之間平衡得很好;子怡一如既往的耿直,好的就不吝嗇溢美之詞,不好的就直言不諱;“佛系”波叔繼續溫和暖男,保持著不錯的業務水平。雖然,也經常會出現爭議和戲劇性的情況,但整體還是把握住了節目的立意和分寸感。雖然說,演技不該被拿來比賽,演員是互相成就的,但在經常被吐槽演技的內地影視圈,這個節目確實起到了“棒槌”的作用。PS:我連幕後花絮集都在看,為此又充了騰訊會員。😄






酒鬼司馬


我認為《我就是演員》這個綜藝節目的意義很大,為什麼怎樣說?這個綜藝已經兩季了,我一直有在看,其實這個節目對於演員來說真的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很大的一個機會,尤其是對那些有演技而不怎麼出名的演員,還有那些30+、40+的演員,他們同樣很有演技,對演藝事業十分喜愛與熱愛,他們缺少的是機會與機遇,這個舞臺就是他們機會與機遇,讓大家更加認識他們。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人民的名義》中,一位老戲骨感慨道:“這是我演戲演了那麼多年,第一次有那麼多人記住我的。”其實很多演員,他們有演技、有實力,但是就是差了一個機遇,我認為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是在於給好演員們的一個展示自我,讓更多觀眾的認識到自己的,讓自己的才華可以有施展的空間,是機會也是機遇。


開心汪


先說最好的吧,從《演員的誕生》一直追到今天,去年真正讓自己看哭了的只有凌瀟肅和藍盈瑩的《最愛》,今年的《歲月神偷》看得讓我渾身雞皮疙瘩。一個共性是在看的過程中,不會去想哪個演員更好,而是完全被劇情、整體吸引住了。致敬!

闞清子、徐璐。首先說兩位演員的態度絕對沒得說,(說徐璐裝的我請你善良)。感覺一上來闞清子就進入狀態了,(可能和現實生活有點關係,總想起大海之子),徐璐演得感覺有一點點稚嫩,子怡老師說得沒錯 “徐璐沒有領著這場戲,而是闞清子在帶著走” ,相比來說,個人更喜歡闞清子一點。

張馨予、張鈞甯。鈞甯的臺灣口音會有點跳戲,張馨予感覺很努力在演,但是可能有些細節還是處理得不太完美(子怡老師那一段炸裂簡直)。“馨予的生活撥雲見日,舞臺上還要再努力一點”,相比來說還是更喜歡張鈞甯。希望更多一些這樣的節目,既能給新人以指導;又能給那些有實力的老演員一個舞臺。


娛樂3721


這個節目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有幾大看點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引起我關注的是導師,這期的是章子怡,徐崢,吳秀波。本人比較喜歡章子怡和徐崢。國際章向來的毒舌和高水準要求,時常會冷不丁的冒出來的幾句話,讓節目氣氛頓時尷尬了,同時也會碰撞出一些火花,增加了節目的亮點。雖說章子怡毒舌,但是在某些時候,他說的話確實也是觀眾想要表達的話,比如演員確實很用心去排練了,但是作為觀眾來說,確實有一些情感上的處理完全看不懂。這時,章子怡總是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指出,作為觀眾的我覺得真的是大快人心。喜歡徐錚,就是衝著徐崢這個人去的。不得不說徐錚是80後的回憶,從春光燦爛豬八戒,到泰囧,到藥神,徐崢在嘗試著各種角色,每個角色的塑造都是一次新的突破。是我心目中很佩服的男演員。有這樣一位男神在,節目就覺得很妥了。加上徐崢的幽默,時常會被他逗樂。本人就衝著對這兩位導師的喜愛,也要持續追起來!

第二,不得不說這個節目給到很多沒有機會的演員更多曝光的機會。中國電影電視劇作品每年出品數甚高,但是真正能贏得觀眾信賴的不多,很多作品衝著流量去的,歌手主持人等等跨界的都去拍戲拍真人秀了,對於好的作品用心程度也變得商業化。這個節目還原了演員本身的價值所在,這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真正好的演員是把一部部經典的瞬間用盡自己全身的力量奉獻給大家,那是一種專業精神。特別是演員介紹自己說道,我是演員某某某,會讓人覺得有一種神聖感,也增加了我對演員的尊敬。中國不乏好演員,只是缺少好的機會,由於不是流量明星,就只能扮演小角色。看到以前很喜歡的演員居然很難接到一部戲,確實刷新了我對演員行業的認識。這個節目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

最後,迴歸到節目本身。每個演員呈現的作品都是一氣呵成,短暫的排練磨合後就能高水準的呈現出來。每個作品給到觀眾的感動太多,一個是作品本身傳達的情感,另外一個是演員對於這部作品的付出和塑造,特別令人感動。出演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前的電影電視劇裡面的情節,搬到舞臺上後,顯得更為真實動人。特別考驗演員的專業素養,讓觀眾看到演員實打實的功底。不得不說,敢上這個節目的演員,本身也是一次新的挑戰和突破,甚至是在冒險的嘗試。

希望這個節目能繼續做下去,讓好的演員能繼續發光發亮!


灰灰鱷


如果要盤點去年的大熱綜藝,《演員的誕生》絕對榜上有名。從播出開始,這檔節目就賺足了眼球。導師席上,有常年征戰大熒幕的“國際章”章子怡、兒子諾一比自己還要火的火華社社長劉燁,以及陪著我們長大的劉星媽媽宋丹丹老師。嘉賓名單上,有鄭爽、歐陽娜娜這樣頗具爭議的流量擔當,有藍盈瑩、週一圍、翟天臨這樣不被觀眾熟知但卻業務能力佳的優秀演員。無論是演員對劇本的表演,還是導師對演員的評價,這些都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一時間《演員的誕生》風頭無二。

但節目的熱度高並不代表了節目的質量佳。

《演員的誕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它通過一場場節目潛移默化的引導,把體現演技的方式定死為嘶吼和嚎哭。同時,在追求劇本的矛盾衝突時,忽略了劇本創作作為藝術審美的本身該有的美感和邏輯,造成了非常不好的觀看體驗。

今年,《演員的誕生》第二季改名為《我就是演員》,在9月8日正式播出第一期。到目前為止已經播出7期。這一季在導師的選擇上更偏愛大叔款,除章子怡外的其餘兩位導師是“山爭哥哥”徐崢和雅痞系大叔吳秀波。在賽制上,本季節目分為挑戰賽和晉級賽兩大部分,每一場挑戰賽都會請來一位飛行大導演,大導演每場會挑選一名演員挑戰導師,攝製七部精品短片。看起來跟上一季相比,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

在最新一期中,節目呈現了三組表演,第一組是林鵬、劉歡、李晟表演的《深夜食堂》,請來了惠英紅助陣,講父女之間的愛。第二組是杜若溪和沈春陽表演的《過年》,沈春陽的丈夫小瀋陽真的趕來扮演了她戲中的丈夫,《甄嬛傳》中扮演蘇培盛的李天柱老師飾演了二人的父親,講的是一個大家庭中兄妹妯娌之間的感情。第三組是張萌、房子斌、江鎧同、檀健次、孫堅、範湉湉表演的《北京愛情故事》,看名字就知道講的是愛情。

三組表演,父女之情、兄妹之情、戀人之愛都有了,為觀眾提供了一條龍溫情大放送。但是很奇怪,明明同一主題的三組表演其實是兩場比賽拼湊而成。在剪輯上,《我就是演員》的後期依然保留了第一季的迷之畫風,偏愛孤兒剪輯和攔腰截斷,試圖營造懸念但只會讓觀眾更想罵娘。

對於劇本的改編,這一季仍算不上成功,劇本要有鋪墊有轉折有高潮,表演時間又太短,很容易造成銜接的生硬,出現邏輯上的漏洞。

拋卻剪輯和劇本的問題不談,我更想問上一句:《我就是演員》到底是個什麼神奇的節目,為什麼每個演員到了這個舞臺上都會忍不住留下幾行眼淚?感動的、自憐的、委屈的、激動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

就拿最新一期來說,劉歡因為表演失誤隱忍地哭了,李晟因為被誤會委屈地哭了,江鎧同有感而發哭了,範湉湉回憶起往事哭了,檀健次得到了認可哭了,吳秀波因為檀健次被誇也差點哭了……之前幾期同樣如此,被誇要哭,失誤要哭,委屈是要哭,開心也要哭。下次真的可以考慮讓演員邊哭邊唱“西湖的水我的淚~”。

2012年《中國好聲音》播出,選手自述身世讓導師淚崩,六年過去,浙江衛視還在玩“賣慘”這一套,只不過草根選手變成了演員和明星,內容卻還是一成不變,訴說自己有多不容易,套路換湯不換藥。

頻繁地賣慘我們真的累了。觀眾需要知道演員有多不容易嗎?不需要啊。節目是來展現演員演技呈現作品的,不是用來召開記者發佈會的。觀眾不需要你花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努力,不需要知道你們為了準備一個小舞臺浪費了多少時間有過多少爭執,那些都是一個演員應該要做到的。觀眾要看的,就只是十幾分鐘的表演而已。

做出一檔好節目的前提是,製作組首先要理解節目的定位和主題。如果總是遊離於節目之外找話題,完全搞錯努力的方向,那就像第一季《演員的誕生》被戲稱為《戲精的誕生》一樣,《我就是演員》也可以改名為《我不是演員》了。


飛刀蔡


大家對這個綜藝節目還是有非常大的期待性,並且這一次的導師也有很大的變化,而且兩位都是大家非常看好的導師,也是大家很喜歡的導師,因此這一期的收視率有很高的提升。

然而這個綜藝節目現在呈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在第一期做給大家的感受還是非常不錯的,不管是裡面的演員的演技,還是導師對於這些演員的一種評價,都是非常到位的,特別是其中新來的兩位老師對於每一個演員,她的演技方面的評價都是很認真的,而且都是一直在細心的看完每一個節目,或許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一種綜藝節目,所以說對這樣的一種新鮮感還是非常強的。

在第一期中的一些演員非常的給力,陣容也是很好,不像上一期的一些演員可能還是存在於一些比較新生代的演員。這一期所來的演員並不算是新生代,更多的是在演藝圈已經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一些演員,所以說從陣容上也是非常的不錯。

每一個演員的演技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只是看魚他們怎樣去表達一個東西,雖然在其中的很多作品可能都是導師所演過的一些作品,男士由於導師所演過的一些作品,因此在評價方面就會更有力度,更加的有方向感。這次還請來了陳凱歌,因此在導師方面的陣容非常的強大,而且對於這些導演來說,他們能夠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演技的演員,想要一個怎樣的類型的演員會更有方位一點。

大家會發現我就是演員裡面的很多的選手,他們的顏值並不算高,而且在娛樂圈的一些地位也並不算好,但是他們在影視方面的一些成就是非常大的代表作,也是人人都有,所以從這些基礎來說,他們是有一定的資歷才來參加這個節目的,因此在演節上大家也會對他們有更多的認可,也不會覺得看這些作品似乎像是在過家家一樣。

我認為這個節目最大的一個看點就是這些演員的演技,而且這個節目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們並不會請一些非常嚴值高的演員更多的事情,一些比較有實力派的演員進行一定的比平,這樣能夠讓他們在這些實力派演員中脫穎而出,能夠讓他們有更好的發展。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現在新生代演員參加這樣的一種節目,只能說對他們暫時有一定的認可,但是對於他們的一些其他方面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紮實功底,因此我認為這樣的節目,更多的是去展現一些有實力演員的,更有實力的一面。


吃喝玩樂IN聊城


憑著一檔所謂的《我是演員》的綜藝來證明自己是一名演員的人,應該是腦子壞了壞了滴。

即使舊中國的戲子,哪個不是於苦中苦難上難中不拋棄不放棄,而最後才配成戲子的。

生個好臉蛋好身材,那離演員還十萬八千里呢



伊凡FM1042


形勢上與《我是歌手》大同小異,它的意義更多是作為一個綜藝節目而言,就像討論《我是歌手》對於歌手們唱功的意義,這個見仁見智,但兩個都是節目,都需要節目效果,所以都有一點聲嘶力竭的成分,而聲嘶力竭並不能作為演技和唱歌的評價標準。

同時,因為是電視節目,屬於大舞臺,小熒幕,在表演上有必要一定程度的誇張,所以有別於大熒幕上的電影所表現的細微的演技。

所以要說意義,還是要看個人對於演技的定義。


口袋觀影


各有各的看點,真正好的演員不管是提前安排還是怎麼樣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心中自有評判,這個節目好就好在可以短時間的看到很多精彩的影視劇片段,也會發現一些優質的演員,即使不被別人認同,自己知道了有自己的一份堅守就好。生活就是一個演出來的世界,大家都在演,就看你會不會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