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要求狠抓大學生學習紀律,你覺得給家長寄成績單管用嗎?

陳益洲


答:預期效果不好。

大學生是否能把本專業的知識學好關鍵在於自己是不是努力了。

導師只是大學讀書生涯中的一盞燈塔,指引我們向光明前進,而修行在個人,個人不努力,不付出汗水,那麼寄成績單回家給父母又要什麼用呢?

其實,讀大學也不容易,父母供我們上學也辛苦,而我們在大學不好好讀書,每天痴迷遊戲,到頭來得到的是:升級的是遊戲,荒廢的是人生。期末考試科科掛科,畢業後無所事事,找不到工作,又愛面子不願意幹苦力,只能回家啃老……而懂得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的大學生則苦研專業,積極參加學校活動,業餘時間參加社會實踐,畢業後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自己的父母也自豪和光榮……


熱血高校聯盟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是國家將來物資和精神建設的棟樑,國家明天的希望。

現在的大學生出生在家庭溫飽有餘,國家建設小康的路上,多數是獨生子女,好像溫室裡成長的花朵,沒有經過風雨、挫折和風浪,中小學階段,學校有班主任、政教處、教務處等許多老師的目光盯著,學習是頭等大事,管理及其嚴格,家長為了孩子好好學習,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監督及管理更是生活中的重點。除了課堂和學校開設課程,業餘生活圍繞學習展開,比較單調乏味,因為不奮鬥就考不上大學,就會失去好的工作和就業重要渠道之一。

大學生升入大學,就有一種成人感,脫離了父母目光,個別的大學生猶如脫韁的野馬。吃喝玩樂自己做主。升入大學,家裡無論條件怎樣,再苦再累不能苦孩子!衣食住行設備更新都依著孩子。大學相對而言,比中小學管理寬鬆!只有一個鋪導員負責全面管理學生。大學生多數是成年人,生活和學習能力比中小學生強一些了,輔導員也就把管理權利下放給班幹部,家長已經鞭長莫及!打大學生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有限,逃課、泡吧……辜負了家長的厚望,給家庭和學校帶來很大危害。

佔少數的大學生入學後,感到拼搏的時代已經過去。學習“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抱著“六十分萬歲”的想法,臨近考試搞突擊。學業不紮實。熱衷於豐富多彩的大學和社會非學業的社交活動,甚至賴床不起……大學上課是集中階梯教室,點名,講師、教授未必認識,人多!一些學生就鑽學校管理的空子,幹一些傷害不利於自己學業成章的事情,尤其是荒廢學業,棄本求末,發現時已經晚了。因此,各大學採取了“從本科降為專科、對課堂進行精細化管理”等措施,懲治大學裡的“怠學者”,引導學生刻苦學習。

大學是學生學業和思想昇華的地方,肩負著學生走向社會前的職業技能和道德形成使命。所以說教育部長要求狠抓大學學習紀律,是時代的召喚,剎住“大學生降級、投機取巧“等歪風邪氣,是從實際出發、利國利民的要求。與此同時高校對教師也提出了詳細的教書育人要求,進一步規範教師教育教學。家長是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的旅途需要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大學給家長寄成績單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從成績單裡面,家中可以瞭解學生的學業等情況,才能深入孩子的心靈,對症下藥,讓孩子不蹲調整人生之舵,向成功航行。提高教育質量,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國家合格、優秀的建設者。

只有這樣,我國的小康之路才能不斷前進,國家繁榮富強,民族興旺,家庭安康。



山泉書屋


我感覺還是能起一定的作用。原因有三點:

一是大學不同於高中時期,學生離家庭遠了,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與高中時相比,要鬆一些。如果學校給家長寄成績單,家長對學生就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二是學生內心也會增加壓力感。大學生與高中時相比,離家比較遠,天高皇帝遠,一些不願意學習的學生,心裡會想,反正父母不知道學習情況,及格就行,不及格再補考。如果成績寄到家裡,學生的心裡,就會有一些壓力感,學習的動力也會強一些。

三是會養成學習的自覺學習意識。學習需要內心的自覺,也需要外部的督促與手段。寄成績單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手段,通過這種手段,就能內化成學生的學習習慣。


程功科學教育


教育部要求狠抓大學生紀律?

我個人的觀點十分贊成 首先 如今很多大學生都是玩物喪志 特別是處於普通大學的學子 有了電腦 有了時間 有了自由 這些剛剛接觸大學生活的學生很容易失去自我的控制 畢竟脫離了12年的苦讀 很多學生都想著大學可以好好玩 可是他們不知道 大學不努力 掛科肯定是畢業不了 最多給你個結業證書

那麼教育部下發的命令 是很好的

1.從制度方面 :給學生制定了合理嚴格的制度要求 那麼學生就有“法”約束 那麼肯定會自覺學習 學風自然而然的上來了

2.從學生髮展方面:教育部狠抓學生紀律 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成才 嚴格的紀律要求 給學生灌輸珍惜時間 利用時間的理念 對學生髮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年少不努力 老來空悲切

3.對學校方面:學校狠抓紀律 學風也會上來 對學校提高知名度還是有用的

4.對社會方面:教育部狠抓紀律 為的是學生學好 大學生都在玩 國家棟梁在哪?一個國家重要支柱就是青少年 教育部狠抓紀律 是對學生負責 家長負責 對國家 對社會負責


評差


狠抓大學生學習紀律真的很有必要,但是我覺得給家長寄成績單這個方法幾乎沒有用。因為大學生已經成年了,不要把他們看成小孩來看待。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學習美國大學寬進嚴出的方式,這樣學生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習成績不好最壞的結果就是退學。現在大部分人已經知道中國的本科教育比美國的已經落後了,他們大學四年是突飛猛進的四年,而我們的大學生基本是玩了四年。所以既然改革了就要學習先進的方式,不要用寄成績單這樣的方法,這實際上還是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更加超前的方法是在部分中學就實行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淘汰,比如我的大女兒在加拿大上的高中,學習的是IB課程(加入了部分大學的課程)。從9年級的200人到12年級畢業時已經淘汰了100人,這些經受考驗的學生到了大學就非常適應了。


我們是快樂的藤爸藤媽


如果試圖通過給家長髮成績單改變目前大學生活的現狀,那就把教育部的真正意圖領會錯了,這絕不是祛除病根兒的方法。一是因為大學生已經是成人,再用小學生管理模式、靠“通知家長”規範其行為,是迴歸“告狀、懲罰、家校聯盟約束”的老路,是掌控孩子而不是教育。二是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癥結不在於大學生是不是刻苦學習,而是成長環境需要優化,缺乏理想、缺乏有人生導向作用的人生規劃、缺乏讓大學生神往的未來。三是高等學校的管理體制、教育體制、獎懲制度亟待完善——這些制度規範絕不是評優和獎學金之類簡單意義的評選,而是對學生品德、學習成績、創新精神、團隊合作意識、愛校愛國行為等品行的綜合評估,與將來的發展前景掛鉤,能否讓努力的、優秀的大學生真的有美好未來?!如果不需要努力,有一個好爹,有幾個臭錢,啥都能擺平,休想擁有教育公平,休想有培養合格人才的大學教育。


老連長郭靖


效果不大

1、首先是現階段大學不是以前的象牙塔,如今很多父母特別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象牙塔中的一員,殊不知如今的象牙塔已經不是以前的象牙塔了!孩子能上大學對於有些父母來說是特別有面子的事情,好名聲,所以不管孩子在大學裡面混的怎麼樣,只要大學畢業了,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這是作為大部分父母的想法

2、學生的翅膀硬了,有些學生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老師管不了,就叫家長,也不見得效果有多明顯,更何況先在天高皇帝遠,簡簡單單的一張成績單不疼不癢

3、現在的大學都呈現商業化模式,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攀比心都很重,老師要評職稱,會出一些比正規出版社更次的書籍讓學生使用(雖然不是強制性的),走的是商業路線

3大學裡誘惑太多,遊戲,愛情,等等這些東西,再加上學生自己內心不堅定定,在大學裡享受生活現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TooYoung已被註冊


有點作用吧,但作用不是太大。一所大學,學生花樣百出,有愛學習的,有沉迷於遊戲、網絡的,有談戀愛把學習置之度外的……對於那些不愛學習的,關鍵在於教育,針對這些學生,可以請那些演說家們到學校進行演講,從根本上改變他們,不則就算你每次考試都把成績往家裡寄也不湊效。


書源中高考數學


這不過是做表面工作吧,大學時我們學校也搞過,由於郵寄地址等方面原因,成效甚微,不如從本質和根源抓起,徹底改變大學生高分低能,實踐能力弱等一系列大學生就業現狀,COPY歐美大學模式進行微創新,可從騰訊傳找靈感,真正培養中國自主創新能力高尖端人才,而改變被外國先進技術壓制的現狀,不足之處,可以私下交流,幫忙指正哦。


堰月濤聲


給家長寄成績單似乎用處不大,因為大學生幾乎都住校,而且相當一部分在外地上大學,家長鞭長莫及。學校應該採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嚴格考勤制度、考試製度、積分制、留級、降級、不讓畢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