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鑫旭傳媒據山東高校傳媒聯盟文字 / 姜曉東 劉美琪圖片 / 管悅 邢樹仁綜合訊:6月15日,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同學們為華潤怡寶在貧困山區捐建的鄉村圖書館募書3000餘冊。募書活動現場充滿濃郁的國學氛圍,除了贈送書籍,同學們還習書法、繪圖畫、學成語、讀詩詞。新世界小學的校長還把學校的校本課圖書《二安風韻》捐贈給鄉村圖書館,國學將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裡,為城市與鄉村孩子帶來同樣的給養。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國學啟蒙從低年級抓起

新世界小學的李明壑送出的書中有一本《魯濱孫漂流記》,他說:“希望鄉村的孩子有不服輸、不認命的韌勁,奮發圖強克服困難,這樣未來總會是好的。”好幾個孩子都捐贈了曹文軒的《草房子》《猶豫的田園》,他們的初衷很簡單,希望鄉村的孩子們能夠從這些童話裡品味童年的快樂。

在捐書儀式上,新世界小學的校長將學校的校本課《二安風韻》捐贈給鄉村圖書館。據校長介紹,“二安是我們濟南的兩大文豪——李清照和辛棄疾。我們想把我們本土的傳統文化傳遞給他們,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濟南的文化魅力”。

新世界小學以“國學啟蒙從低年級做起,做有特色的學習書籍”作為教育理念,《二安風韻》就是這一理念下誕生的校本讀物。記者走進一年級一班,就聽到清亮的童聲熟練地背誦辛棄疾的《生查子·獨遊雨巖》。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小小漢字,大大智慧

除了童話、名著和國學書籍,新世界小學的同學們還為遠在鄉村的小夥伴送上他們親筆寫下的書法作品。“書中盡寶,字裡含金”“敏而好學,業精於勤”“怡然有餘樂”“正步人生”,隸、篆、行、楷、草樣樣俱全,書法社團的指導老師根據孩子們自己的喜好因材施教。

一幅幅書畫,在筆墨揮灑中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蘊含學校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更蘊含孩子們對書法藝術深深的熱愛。這些書法作品都將由華潤怡寶送往鄉村圖書館。

“我覺得寫書法很瀟灑,我很喜歡。”五年級的劉妙翎說,她學書法已經三年,是新世界小學書法社團的老社員了。“練習書法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希望偏遠山區的朋友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陳紫瑄笑著說。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畫中有話“我們本就該一起讀書”

一片斑斕星空下,有一幢書籍形狀的房子,兩個不一樣大的孩子坐在房子前看星空。李季軒把這幅圖畫在送給貧困山區孩子的書籤上,她說,我們同在一片天空下,我們本就應該一起讀書一起學習。

書籤夾在書裡,也將和3000多本圖書一起,被送往華潤怡寶圖書館,再過不長時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就將收到這些來自遠方朋友的祝福。

張國旭的書籤格外獨特,畫面上兩個氣球牽動大象的鼻子,看起來大象即將跟著氣球飛起來。“希望氣球能帶著鄉村的孩子們飛向遠方,飛往書的海洋。將來大學來我們這裡學習,我帶你們遊濟南。”想到自己即將成為“東道主”,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2018百所圖書館計劃走進濟南新世界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