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額敏和卓:平定叛亂,留守南疆,70歲征戰沙場!

額敏和卓這個名字,或許對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對於維吾爾族,甚至整個大清朝來講,都是值得一提的名將。這位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新疆貴族,在平叛亂、收復南疆的過程中,戰績突出,屢屢大捷,為維護國家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清朝名將額敏和卓:平定叛亂,留守南疆,70歲征戰沙場!

歸順清廷

額敏和卓的祖先是吐魯番地區伊斯蘭教的領袖,到了他這一代才遷居到魯克沁。當時的準噶爾貴族建立自己的勢力,與清廷作對,並且屢次侵擾南疆及吐魯番等地區。後來,準噶爾頭目的侄子繼承王位之後,大肆擴張勢力,屢次侵犯周邊地區,甚至殺害了額敏和卓的兩位兄長,並逼迫當地軍民遷往烏什。額敏和卓聚集力量,將政權奪回,並於康熙59年,率部下300餘人歸順清廷。

清朝名將額敏和卓:平定叛亂,留守南疆,70歲征戰沙場!

平亂戰績突出,受封為郡王

乾隆23年的時候,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額敏和卓被任命為參贊大臣。在攻克敵軍駐守的庫車城其間,已經64歲的額敏和卓臨危不懼,首當其衝,雖在戰役中受傷,但這一壯舉,得到了乾隆嘉獎賞賜。同年底,又隨同兆惠進攻葉爾羌,但因兵力單薄受阻,被圍困整整10天后,奮勇殺敵,以寡勝多,直等到清軍大部隊援應。因為在此戰中,表現的十分英勇果敢,清廷賞賜額敏和卓"郡王品級"。次年,清廷向喀什葛爾、葉爾羌發起最後一擊,額敏和卓依舊作為參軍大臣,同兆惠一起作戰。由於清軍在上一戰事中大捷,再加上其聲勢浩大,一路致勝,很快的便佔領了喀什葛爾及葉爾羌,並將叛軍主力徹底剿滅。至此,平叛大小和卓的戰役徹底結束。由於額敏和卓戰績突出,將其封為郡王。

清朝名將額敏和卓:平定叛亂,留守南疆,70歲征戰沙場!

大小和卓的戰亂平息之後,額敏和卓處理起當地維吾爾族的事務。作為天山南部人口最多的葉爾羌,更是重要經濟中心。其在處理當地政務期間,開荒地、徵賦稅、興水利,安撫居民,恢復生產,政績十分突出。乾隆29年,額敏和卓來京朝見,乾隆帝允許其在乾清門行走。次年,烏什一代發生暴動。額敏和卓聞訊,上奏自薦,帶領兩個兒子,以70歲高齡赴前作戰。在暴動中,他凡事親力親為,做了大量工作,得到清廷嘉獎。乾隆32年,額敏和卓再次來京覲見,被乾隆留京5年。在這5年的時間裡,他全心全力為清廷處理各種事務,做了許多有利於邊疆發展的決策。

乾隆42年,83歲的額敏和卓病故。清廷得知消息後,特派人前往祭奠。為了表彰額敏和卓一生的戰績,乾隆許其畫像掛於紫光閣並親自題詞。

清朝名將額敏和卓:平定叛亂,留守南疆,70歲征戰沙場!

總結額敏和卓的一生,這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為清政府統一新疆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維護國家統一的突出代表。在他的帶領下,邊疆地區安定,農業生產規模化,這是對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團結莫大的貢獻。並且受他的影響,其七個兒子,均在征討大小和卓的戰役中立下戰功,多次受到表彰。所以我認為,在額敏和卓的身上,無論是愛國之心,還是戰功,這一生的佳績,均足以讓這位民族英雄流芳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