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的垂直分工与专业合作

实体门店红星美凯龙斥资2亿打造的线上平台仅达成几万元的交易额,万达广场进军电商也一败涂地,家具电商美乐乐布局线下实体店,也是亏损和创始人出走。

平台化是许多企业追逐的目标,对于家具和家居业而言,获得销售规模的同时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但没有哪家企业可以一统天下,无论其有多强大,都代替不了完整的产业,在这个生态中需要各种角色的参与。除了平台其实传统行业还有巨大的细分需求没有挖掘出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平台的思维

平台的思维是大而全,平台除了家具连锁卖场、门户网站。在家居业还有一种准平台模式,各领域企业化身为供应链平台,领先推出“大家居”“一站式”战略,以品牌的名义,通过收购、合作和品牌联姻等方式跑马圈地。平台占据了主流大众市场,形成寡头垄断,现在做大而全的平台机会在减少。

平台效应汇聚人流,以规模论英雄的导向制约着行业的进步,企业不愿在前期投入技术和产品创新。龙头企业聚焦在大而全,可以在同质化产品上碾压中小型企业,似乎能轻松获利;另一方面,行业从产品竞争渐渐过渡到资本竞 争,小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小企业被不断挤出大众红海市场,进入“蓝海”去探索,被逼着走上创新的道路。

专业垂直

平台的不足是无暇顾及细分领域,缺乏深度精耕。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行业特性,无法用标准化模板定义商业模式,唯一的共性就是要“专业”,靠的就是对行业产业链的梳理。

小公司最能体会不创新就死的滋味,更舍得豁出去拼搏。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及需求,更加精细化的行业市场划分,客户精准定位,为企业制定精准的营销和发展方向。这些市场恰恰是平台无法特别关注的,小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产品和服务做深做透,实现利润最大化。你有多专业,就能做多深,深度垂直才有壁垒。

家具业的垂直分工与专业合作


现在的竞争与以往不同,公司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绝对竞争,而是共生合作,各自在细分领域做自己的市场,与平台合作互补。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存量市场到增量市场。

设计驱动

国家一直在提创新设计,并给与很多政策支持,就是因为工业设计体系处在产业链的前端,是产业转型的驱动器。

现在的形势是中国制造面临双向挤压。第一是发达国家的挑战,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英国提出2050年构想,德国提出制造4.0,发达国家的制造工业都在回归。第二,我们的人工成本在增加,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而且国内金融环境“避实就虚”,那么对于制造业夹在中间,该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古代的匠人创新由于作坊制式,效率很低。工业化的最大特点是有了机器、流水线,必须要分工,才能提高效率,因为产品都是由零件组装成。所以工业带来的是分工下的合作。

家具业的垂直分工与专业合作


国内现有的设计师独立品牌,其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和品牌尚无法可持续发展。全国几万个工业设计公司,在做的项目,只是解决一些造型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本质。

意大利的家具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产业链各节点的全程创新。家具业具有其独特的行业属性,这也是全球家具设计的领导者不是美国、德国、法国等工业化更为发达的国家,而是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意大利的家具及陈设品出口额=美国+德国+法国。在这里(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终端企业主管设计和市场。你能与不同领域的企业合作,找到最好的供应商做成任何事。

设计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设计体系将改变重组产业格局。设计师的作用是把未来可视化,并且成为事实,通过不同的设计,发掘出更多价值,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情感关怀与可持续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

家具业的垂直分工与专业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