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民間故事」玉華山傳說

「豐城民間故事」玉華山傳說

仙水

玉華山位於豐城、新幹、樟樹三縣(市)交界處,是天然縣界,傳說王郭二仙對弈處,又名著棋峰俗稱柴腦頂,主峰海拔1169.1米,山頂有十二奇峰,山上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石洞奧妙無窮。有燕子石、合掌石、將軍石、玉兔石、金龜石、穿仙洞和修仙洞等,頂峰有廟宇二座,一座曰“紫玄洞天宮”,另一座“玉華洞天門”。門聯是:玉殿層層俯仰間永紹廬山勝景,華峰疊疊重霄上元時洞府名區。廟內供奉著王、郭、浮邱三仙,廟神傳說頗多靈氣十足。廟旁有一巨石騰空而起,從石縫中滴出的泉水長年不渴,人稱“仙水”,傳說喝過仙水能使人神清氣爽,百病漸除健康長壽。

登臨峰頂則心曠神怡,正如明代鄒幼亨登玉華峰詩云:

“十二峰頭步武難,飄然身在九霄間。

煙霞之外無他境,宇宙以來有此山。

道侶月中騎鶴去,仙翁雲裡採芝還。

豈無方內紅塵客,景仰高風亦靦顏。”

舉目遠眺,確實是大江小河騰細浪,群峰綿延走泥丸,山下村村寨寨盡收眼底,雨後初晴霧填山澗雲繞腳下,讓你有身處瑤池之感。


修仙洞

此洞位於玉華山主峰的南面峭壁上,由幾塊巨石天造而成,洞內清新涼爽,確是仙洞。傳說800年前,臨江府的一個名叫黃食凱的後生,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百姓恨之入骨。不久黃食凱便得重病臥床不起,多方求醫而無效,他也自感將不久於人世了,此時才後悔自己先所為太對不起百姓。就在一天夜裡,他做了一夢,夢中三位鶴髮童顏道人從空中飄然而至,來到床前對他說:“你必須到玉華山去修道行善,接濟百姓彌補先前的過錯,病才能好。”說完往他口中塞入一藥丸就不見了。第二天他覺得身子輕鬆許多,便打點行裝上路了,走了七天七夜才到玉華山。來到玉華山,他採山上百草碾成藥丸,在山上一邊修道一邊行醫治病,當地百姓凡感冒、瘡毒、燙傷、中暑等病只要一用他的藥丸在一天之內便能痊癒。他治病從未收分文,百姓都尊他為仙道人。道人行善一年多,接濟不計其數。

一夜,三位道人又來到他跟前對他說:“單憑你現在這樣救濟還不夠,必須在當地邀請幾位百姓修建廟宇,借神靈威名來接濟百姓”。三位道人走時告訴他,他們是浮邱、王、郭三真君。此後黃道人就在當地招集了黃家、東彭、上殿各一人在玉華山修建了一座廟宇,取名“紫玄洞天宮”。廟中供奉的偶像就是浮邱、王、郭三位仙人。後來,到山上求醫的百姓都要到廟中燒香許願,只有這樣才能病體早康,家業興旺。黃道人便把供銀用於修橋補路接濟百姓。黃道人在玉華山修道近百年,去世時,一陣白煙從他的屍體上騰空而起,升到半空化作一位白鬚老人直上雲霄,道人修道成仙,他居住的石洞也叫“修仙洞”。


玉華山仙水泉

仙水泉位於玉華山頂峰一石洞內,水從洞頂一石縫滴入底部的一窩形石頭內,此水雨天不混旱天不竭,眾喝不幹,且治病健體。

據說五百年前,廣東兩兄弟家藏萬貫,可只有一子,這兩員外對待這個孩子像服侍皇上一樣,一次孩子得了重病四處求醫,病也不見有絲毫好轉,眼看無法可救了,兩員外整天哀聲嘆氣茶飯不思。一天,來了兩位行醫老人,住在員外的隔壁。夜間,兩員外又在孩子的病床前哀嘆,兩位老人便向房東問其原因,房東把實情一一告訴。兩位老人起身來到員外家,診斷之後往孩子的口裡灌了一口他們隨身帶來的水(水是用一個葫蘆裝著的)。孩子隨即清醒了許多,兩員外見老人妙手回春,聖水救人,便拿出家中珍寶酬謝兩位。二位老人說:“我們不要你的寶物,你只需帶三件東西(香、紙、爆竹)到玉華山去朝拜仙人,並讓你孩子喝上九口玉華山上仙水泉中的聖水,孩子的病一定康復。”說完兩位老人飄然而去了。第二天,兩員外領著孩子,打點行裝帶著一隊人馬,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玉華山腳下,點燃爆竹,一直打到了山頂廟前,拜謝了廟中仙人之後,讓孩子喝了九口仙水泉中的聖水,留宿了一夜,第二天下山時,孩子便能蹦蹦跳跳了。這件事之後,來玉華山朝廟的香客更是絡繹不絕,每天都有幾百號人前來朝拜。


「豐城民間故事」玉華山傳說




詩畫山水 大美豐城

美 麗 豐 城 歡 迎 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