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及感想——希望引起共鳴

一、 隨著近些年澳新留學移民大潮的起伏,國內對澳洲的認識越來越多,在這裡,我只談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情況。

在澳大利亞,小學生的校園生活充滿快樂和活力。沒有作業的負擔,沒有上學的煩惱。孩子們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體育活動上,如橄欖球、籃球、網球、游泳等等。籃球運動在澳洲小學裡的普及程度相當可觀,具有很好的探討意義。

二、 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多是以小籃球隊的形式進行校際之間的聯賽。大多數這類小籃球隊其實成員就是7~9個同齡孩子加一個教練組成,家長配合,自發維護小籃球隊的存在與活動。澳洲各個城市的情況略有不同,每個學期由各市(或區)發起小學籃球聯賽,由專業組織在其網站上發佈聯賽賽制說明及賽程安排,並及時以郵件形式通知到相關家長。比賽有專門的標準籃球場(學校內部或體育中心),有專業裁判,賽後組辦方網站會及時更新比賽結果及各小籃球隊的排名情況。給人一種很正規的印象。聯賽分男、女生聯賽,所有參賽的小籃球隊再按年級(年齡段)來分劃,同年級又根據評估實力分為A、B、C三個組別進行比賽,新成立的小籃球隊(之前未曾參加過聯賽的)從相應年級的C組級別(低級別)開始打聯賽,一個賽季結束後,排名前兩三名(各組織規定不一)升級,後兩三名降級。每個組別內的近十支小籃球隊,打循環賽主客場制。

看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及感想——希望引起共鳴

小學籃球聯賽中的小籃球隊賽前安排戰術

三、 為了較好地理解,我以墨爾本市小學籃球運動為例。墨爾本市按區劃分設有幾個小學籃球聯賽組織,都是非盈利性質的。從各自的網站上可以查看到有關小學生籃球聯賽信息。聯賽以學期為一個賽季,一般從開學第一週開始進行比賽,每週一場(有可能出現輪空、節假日、學校活動停賽),一直到學期結束。參加聯賽的小籃球隊成員及家長可以從相關網站上查詢到比賽地點、時間、對陣雙方、各個隊的當前排名等信息。組辦方負責安排賽程、安排比賽場所、安排比賽當職裁判,產生一定的費用,由所有參賽小籃球隊家長承擔,一般一個賽季(一個學期)每個小隊員要花費600~800澳元左右。

  賽程安排是每週一場比賽,固定星期幾的某個時段,一般是在下午放學後半小時之後進行(這半小時預留給去比賽場的時間和熱身時間)。比賽時長一般為30~40分鐘,分上下半場,中間休息幾分鐘,不做停表處理。大部分場地都有計時屏幕。由家長或助理裁判記分、記錄犯規情況、記錄進球情況(有時不配備助理裁判則只做簡單記分),主裁判為一名身穿裁判服的專業人士擔當。

看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及感想——希望引起共鳴

小學籃球聯賽比賽中

  由於參加聯賽的小籃球隊很多,比賽場地時間安排得很緊密,一場比賽結束,緊接著另兩個隊就要開始比賽了。比賽結束,比分由當職裁判記錄並提交給相關組辦方,統計整理,更新網站上的聯賽信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比賽情況和各隊排名以及下一場對陣球隊。

  組辦方所有的安排都簡單明瞭,有條不紊的,這也是澳洲小學生運動開展多年的程序化特色。

四、 在墨爾本市參加小學籃球聯賽的小籃球隊,一般是由同班或同年級的七、八個同學自由組合成一個小團隊。一個班一個年級可以這樣組建很多支小籃球隊,男生女生是要分開組隊的、一個學生不能同時參加兩隊,偶爾客串一下倒也沒人管。大多數小學只是這樣的小籃球隊就會有三、四十支甚至更多(用更形象的數字來說明:一個小學70%左右的學生都歸屬於相同或不同的小籃球隊並參加小學籃球聯賽)。從一年級入學就可以參加或組建這樣的小籃球隊,一直到六年級畢業,中途更換小籃球隊屬正常情況。同一個小學裡的所有小籃球隊員有統一的隊服,每個小籃球隊都有自己的獨立隊名(隊員或家長們共同商定的隊名或是延用某一個隊名),聯賽是以小籃球隊為參賽單位。各個小籃球隊都會請教練,教練可以是高年級的學生,也可以是兼職的專業籃球教練,這個一般是由隊員家長們共同商議出來的結果。當小籃球隊隊員們都是新手入門級,那找一兩個高年級的學生志願者來當隊內教練就足夠了,隨著小籃球隊水平的提高,再由家長們集資請一個兼職專業人士來當教練(當然報酬也是象徵性的,如一週給五、六十澳元左右)。教練負責每週帶隊在校訓練一到兩次,每週聯賽中進行現場指導。訓練項目由教練來安排,有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等等。

各個小學校對學生的體育比賽活動非常支持,不僅在時間給予很好的配合(遇到比賽日會提前幾分鐘下課),而且,有些老師還經常自發地去比賽場地給自己的學生助威加油。很多的小學校在學期結束時會開一個校籃球活動表彰大會,總結學校籃球活動開展的情況,表揚成績突出的小籃球隊,給表現優異的小隊員頒發不同級別的小獎盃。

看澳洲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及感想——希望引起共鳴

墨爾本TOORAK小學籃球運動項目頒獎大會

五、 就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對比中澳兩國

1、 國內小學生多以自己選修興趣班為主,參加不同的訓練課,培養興趣,增加身體素質。大部分學校內有年級籃球隊或校隊,也多以興趣班報名參加為基礎。像澳洲小學那樣的自發組成的小籃球隊則很少見到。

2、 國內小學多以學習為主,學生大部分時間用於校內學習,校內外各類興趣班。校際之間的聯賽則主要表現為校隊之間的比賽,有組織的自發類聯賽則很少見。

3、 國內小學有中國特色,場地少學生多,社會上提供給小學生們的場地就更少了,其收費也不便宜,多以盈利為目的。

4、 就國內小學籃球運動的開展情況相對而言,還是與澳洲有很大的差距的。孩子們的籃球運動熱情也相對不高。

六、 我們可借鑑的經驗

1、 一項體育運動不是少數人的運動,尤其像籃球,屬於大眾運動項目,應該是從小抓起,廣泛普及。

2、 體育運動可以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讓孩子們的世界充滿活力。

3、 社會應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多給學生提供些免費或極優惠的運動場所。

4、 家長也應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練,讓孩子們身心更加健康。

5、 社會與家庭之間、官方與民間之間,多一些共鳴,多一些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