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30941713
是要心無所住還是心住一處,這個問題來自《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看到顯示文化問題,我就將就說說了,算是給個參考吧。
《經剛經》原文是這麼說的: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直白點翻譯,可以是這麼說的:應人接物,應懷有一份清靜心,不應該在色上生心,比如我在聲音啊嗅覺味覺啊,觸碰的感覺啊,自己的感受變化啊,這些事不要去在意計較。應該要沒有在我的這些感受上去在意計較,那麼,自己心就會清靜了。
清靜了,會是什麼樣子啊?就是好好用心接人應物了,自己沒有產生煩惱啊,那麼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接人應物,做的更好了。我們人往往事情做的不好,都是因為受到我們自己心理干擾影響,所導致的。不然,就不會有種勸告叫不要急啊,不要急躁啊,三思後行啊,理智啊。對不對?
那回歸到問題上來,只要明白經中原文的意思,就沒有什麼心住一處還是心無所住的問題啦。因為這個問題,跑偏了哈。
命理師陳一宏
“心”是萬法的根本,佛陀傳講八萬四千法門,其關鍵就是為了調伏自心。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我們知道人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金剛經說:三心了不可得。 我們凡夫應先心不起分別念,心住一處。密宗有過去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來源;現在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住處;未來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去處。而《六祖壇經》雲:“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都是對我們凡夫說的,先找到自己的內心,再想法把心安住。佛祖是應機說法,當什麼(機)人說什麼樣的法,分類教育開化大眾。當然你的層次高的話也可以有大菩提心,心無所住而生清淨心。😃😃
迷糊米糊123
心在一處是定,心無所住是慧,定可以暫伏煩惱,仍是生死凡夫。慧可以拔除煩惱,了生脫死,永出輪迴。
眾生六根攀緣導致散亂不堪,煩惱太重,要先以定力攝散亂,在以慧拔除煩惱。
如《大般涅槃經》卷31中開示:“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意思是說,要先修定,獲得定力以後,剛強難調的心性會先被定力降伏了,然後再以智慧才能如實斷除結使。
換個角度說,有了定力後,就可以如實觀察五陰無常非我的智慧,便能斷除對五陰的貪愛執著,最後解脫生死。如果不先制心一處而散亂不堪,是沒法進一步作觀行,無法觀行就不能得解脫的智慧。
如《首楞嚴經》中開示: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戒定慧能了生死,能出輪迴,故稱戒定慧為三無漏學。
禪樂生活圈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問此話時,“真心”已隱沒,“真智”已喪盡,“真答”已消失。同理,無論是誰,回答的都是相似解,不及問題的真義(含本答)。為何?說“心”時,誰在說?若以為“我”在說,但我是“假”,念是“幻”,話是“虛”,都無實義,故所謂的“答”都是空談;若以為說的是“心”,但心無一“物”,本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心是絕在,沒有任何東西與之對立,故所謂的“談心”都是迷誤;同理,探討“心”是在一處,還是要“無所住”,全是夢話,被文字所困,離題萬里。所以,該話題是個陷人的機關,問裡已藏“答”,本不需要誰回答!無心即知其義,無念即入其理,無慾即明其道。談心者失“心”,說話者失“智”,動念者失“悟”,相反,默契者開“慧”,無答者妙“應”,不語者破“題”。問無所問,答無所答,讀無所讀,得無所得,就是真正的“回答”,為何?妙理非關文字,真心不在思維。
最後感謝提問者!
本然堂講席
昨天回答了一篇關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文章,有人對我的名字表達了不滿。其實我是個做設計培訓的,廣告設計和培訓是我的專業。而做自媒體的目的也是想在這兩個方面有所發展。回答佛教問題屬於個人興趣。所以希望大家明白,我這個老師是教電腦的老師,不是講經老師。其次,先前也曾經寫過很多次回答,但是在寫了一大篇的時候,又都給刪除了,因為我發現我那是在背課文,只是把我在書上看到的再轉述出來,表達的並不是我自己,這就沒意義了。我回答的問題,只是想談談自己的體會,既然是我自己的體會,應該跟你的體會不一樣,這很正常。
現在咱們進入正題哈。
應該是心住一處還是應無所住?
當然是應該無所住。但是,做不到!
所謂的心猿意馬,我們的心每天就像猿猴一樣上躥下跳,這個意念就像烈馬,奔騰不息。其實大家可以靜下心感受一下,我們心裡的種種念頭,那是片刻也停不下來。
我們的心每時每刻都被身外的各種事物牽引,這就是心有所住。那有美食,心就被吸引過去了,這有美女,心就被吸引過去了。自己在家沒事,想起一個人就愛,想起一個人就恨,那個人遠在天邊還不知道咋回事呢,你卻已經愛得發狂、氣得要死。躺在床上盤算明天能掙多少錢?今天誰又惹我了?後天找誰玩?這些就是心有做住,心被各種環境所捆綁。表面上看你可以隨便的想,實際上是被外境牽著鼻子走,並不自由。
如果真的能做到心無所住,就是心不被這些虛假無常的事物所牽絆,那就是解脫了,就是成佛了。我們普通的修行人,入門弟子哪有那個本事?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心少所住,這個心每天儘量少被勾引走,少動點念頭。常人一分鐘有100個念頭,我們再努力,其實也得有95個念頭。
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佛陀給修行人指出的道路和目標,但具體能不能做到?那得靠自己修煉。
心無所住,應該是修行人最高理想,但在實際應用中,根本就是誰也做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心住一處。就是念佛,念阿彌陀佛。
每天阿彌陀佛不停的念,其實就是用唸佛的這一個念頭來替換其他的念頭。專心念佛,就是在練儘量把心集中到一處。就像你跟修行人聊天,說了比較不好的話,比如罵人、或者女色,修行人馬上會說阿彌陀佛。就是你在說惡言或者女色的時候,這個修行人他的內心也會起惡念和慾念,然後他趕緊用這一句阿彌陀佛來把這些念頭來替換掉。
用修行的理想和一句阿彌陀佛,替換掉美食、美色、嬉戲、恩怨、金錢的吸引,就是在練心住一處。最起碼先不讓心四處亂跑了,安住到一處。
而金剛經中比較著名的一句偈是:法尚應舍,說的就是心無所住與心住一處的關係。
唸佛也是執著,也是心有所住,但是可以先用唸佛的一個念頭,用心住一處來消滅其他的雜念。當心裡只剩下唸佛的一個念頭之後,心已經住一處的時候,這最後一個念頭也是要丟掉的。這樣才能做到心無所住。
銳視覺何老師
"心無所住”,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心無雜念,不要妄想紛飛,胡思亂想,要始終保持一顆純淨見底的思維,也就是讓心明亮起來,沒有微塵遮擋,這是禪宗明心的首要。而心住一處是什麼意思?是講當我們知道了正法所在,就應將心收斂,再不能隨緣而轉,見境而生。比如,是風動還是幡動的例子就能證明你是否將心安住於一處,如果不能,則心又被外境所迷惑。
“夢裡明明有六趣,醒來空空無大千”,在滾滾紅塵中,我們的心都是迷茫的,我們逐境而生,六根為我們的心提供著以假亂真的境界,讓我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何才能找回自我,不再像個孤兒一般遊蕩在苦海之中,回頭是岸,就是讓我們的心安靜下來,明澈起來,知道世間萬物都是虛妄不實,沒有一樣可以真實存在。
佛陀的教導讓我們茅塞頓開,讓我們知道因果之道,這也是讓我們明白了世間真理,明瞭我們的心。然而,萬物流轉,心隨境轉,又是一切凡夫的通病,如何才能真正的靜下來,就需要將心住一處,住於何處?住於三摩地,住於佛法僧中,住於一切不起妄想雜念中,住於一切不起分別執著中,住於一切諸相非相中。這才是真正的找到了回家的路,讓心定下來。
此二義不相違,祝一切修持佛法之眾,都能心無所住而又能心住一處。
月影浮空
其實心無所住,便是心住一處。
若是糾結心無說住,說明已經住於一處了。
若是無所謂是否住於一處,說明心已無所住。
住於一處,於心無所住,兩者都包含了一個大千世界的信息。
之所以有兩者截然不同的說法,只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說出來的話語也就不一樣了。
來段偈語:
有空也是執,
無空也是執,
如何見如來,
勿須論真妄。
說真即為假,
說假當時真,
粘過即遠離,
何處尋蹤跡。
無功用行
心住一處是手段、是方法,心無所住是目的。
剛開始修行,心都是散亂的,而所有的禪定方法,都是讓行者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讓你達到心住一處。
心住一處,心念就不會散,長時間下去就會生起和堅固行者的覺知。
能做到覺知了了分明,就會內觀到忘念潮起落滅。
等到能證到覺性清晰,波平如境,心境中一絲一紋、一個泡的隱念都不起的時候,就證到了有覺無念的、有覺性而無住的空性證境。
此時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證境?
修行是要實修實證的,不實證而去依經解義,會誤人的。
冰冰的爸809
人應該心住一處還是心無所住?
開示:這不矛盾,佛教裡《金剛經》心住的這一處指的就是以“無所住”為其住處!“無所住即住”,“住即無所住”。
不瞭解佛法的人總是喜歡對事物進行分別,這就必然產生了對立,差異,有了你,我就有了情感,煩惱……。
修行佛學的人首先要“無我”,瞭解“無常”,在不斷地精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無我之我”,最後他們都得到了對“得無所得”的深刻體認,到了這個階段,像這“住”和“無所住”兩個對立的概念在佛性上是“無分別”的。不要認為我說的“無分別”就是無分別!它是以其無分別為分別的“無分別”。
明白此,就知道無所住即住,住即無所住。
在《金剛經》裡,這樣的開示多了去了,比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以我們要想理解佛門中人的話,要把他們的話裡所含的內容最少轉三轉,達到正面,反面,正與反相合面即“三摩地”,“三藐三菩提”。
如果還不太瞭解的話就去看看黑格爾的大,小邏輯學,因為佛教所應用的概念都是辯證邏輯的概念,您如果不懂就不能夠了解它,反而會被它轉的糊里糊塗。
張建平149284331
以為有一個心就是最大的妄想。然後在這個妄想的基礎上再討論住不住或者住那裡的另一個妄想。即空華生空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很明卻的告訴你,沒有一個恆久不變的心。這不是要你刻意的去做什麼。就是告訴你,一切的心都因境升起的。境不停的變,心也不停的變。乃至無有實境生滅,亦無有實心生滅。乃至無有心境的區別對待。而不是讓你找一個什麼所謂的無住心。你要真找到了,豈不是又有住了?但人都不敢放空,都想要抓住一個什麼東西好安慰自己。都不敢放下自己,不敢放下那個所謂的真心。你且試一試,看看放下了真心是不是就真的變成石木,真的不會穿衣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