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都和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美國只有四億人,怎麼有這麼大的消費能力?為什麼?

手機用戶14356838513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9月美國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為540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增長,較前一個月修正後的約533億美元增長了1.3%。難道美國錢就那麼多,消費能力這麼強?


1、美國消費能力的確很強

貿易逆差亦稱“貿易入超”,指各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的現象,一般表明一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但是在美國這裡,很明顯就是由於美國消費能力高,才會造成進口多餘出口的局面。

美國經濟好,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2017年GDP達到了19.2萬億美元,人均GDP 59496美元也是世界第一,美國人喜歡前消費,存款卻很少,都直接拿去花了。同時美國福利制度完善,存款少對以後生活影響也不大,因此可以毫無顧慮地花錢進行消費。

2、美元具有特殊地位

只要經濟不景氣,美聯儲就可以印鈔,降低利率,從而刺激消費。然後印出來的錢又可以拿到世界上瘋狂購買進口商品,又不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

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想要買買買就只需要多印錢,而不用拿自己國家的商品出去賣了之後再買,但其他國家為了獲得美元只能拼死拼活地生產製造商品,才能在國際上進行貿易行為。

所以美國貿易逆差大也是因為它懈怠於提高自身商品競爭力,缺了就印錢買買買,樣樣靠進口,貿易逆差自然大啦。

3、美國進口多為基礎消費品

美國的貿易環境是很好的,美國企業主要從事產業鏈的利潤最高的研發設計以及,相反低端的製造業和加工業都不在本國,這一塊的利潤是最低的。

所以美國出口的大多是技術和服務,但是需要大量的進口生活基本物資。所以從現行的貿易結算體制來看美國總是處在貿易逆差的位置,但是在產業鏈上利潤率最高的是被美國佔據了。只要美國繼續在技術這方面下功夫,很快就能掰平貿易逆差的。


金十數據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截止到2017年的統計美國人口3.26億人左右,而不是4億人。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們來一一解答。

為什麼很多國家都和美國存在貿易逆差?

從產業結構上來說,美國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上游研發和設計以及下游的服務,美國國內的低端製造業和加工業幾乎都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由於美國所處的全球產業鏈位置,就導致了美國輸出的是技術和服務,但是需要大量的進口生活基本物資。所以從現行的貿易結算體制 來看美國總是處在貿易逆差的位置,但是在產業鏈的微笑曲線上利潤最高的上游和下游都被美國佔據了,賺取了最多的利潤,而中游的加工國家是出口國看似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其實賺取的是最少的利潤。

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消費能力?

這個和美國的綜合國力是密不可分的,2017年美國的GDP是19.2萬億美元,平均到每個人有59496美元,那中國比較,我國GPD第二12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只有8800美元多點。能創造那麼多財富當然就有那麼強的實力去花錢,也就是掙得多花的多。而相較之下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人均7倍,那麼雖然比起中國人少但是人家每個人的花錢實力比我們強,一個頂7個,當然消費實力強大。

另外,美國的醫療、教育、養老等福利待遇很好,所以美國人沒有後顧之憂敢花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差異,歐美國家提倡超前消費,當然這個和國家的基本保障體制分不開。但是比如亞洲的發達國家日本,人均GDP也有5萬多美元,但是日本人的消費能力就遠不及美國人,原因就是文化差異,東亞幾個國家人更喜歡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起來,以備日後不時之需,而美國人沒有這個概念。

最後不得不說美國是上帝的寵兒,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相鄰的兩個國家是盟友,沒有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本土很難受到攻擊。也正是這種原因國家才能有長期穩定的發展環境,國家才能夠強大。




首席投資官


的確,不少網友經常會問一個問題:美國人口只排世界第三,為什麼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其實,這個問題要說複雜也很複雜,要說簡單也很簡單,就4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美國的人口數量基數大

實際上,截止到2018上半年,美國的人口數量沒有4億人,而是3.27億人,僅排在中國和印度後面,位居全球第三。應該說,美國這樣的人口數量具備了成為消費市場大國的基礎條件和基本條件。

第二、是美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高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顯示,美國的人均收入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具有3億多人口的美國人均收入能排在全球第五,這本身就說明其具有巨大的消費群體和基礎。尤其是美國年收入達到20萬美元~100萬美元的中產階層比例佔到55%,使得這一大部分人成為消費市場最大的群體和力量,成為拉動消費最大的主力軍。

第三、是美國居民的消費觀念前瞻。

美國人不管有錢沒錢,都喜歡消費、敢於消費、善於消費、願意消費。比如,美國居民為了使自己的衛生間保持乾淨,沒有有異味,就把水籠頭打開沖水,24小時可以不關。再比如,美國的居民用牙刷刷牙,那怕質量再好都是用1次就丟掉不要了;襪子也是穿1次就不要了,甚至內衣內褲也都是穿1次就扔掉了。小件物品是這樣,大件物品過一樣。比如,買了1部私家新轎車,那怕幾萬十幾萬美元,只要過了新鮮感,說扔就扔,說不要就不要。正是美國居民的的這些消費觀念和習慣前瞻,帶來了美國的消費市場需求巨大。

第四、是美國居民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良好

美國人即使家裡沒有一分錢存款,甚至手中沒有一分錢,也不應擔心沒飯吃。因為美國建立了非常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制度,可以確保居民的生活消費支出和質量不受影響。比如,你今天沒有錢吃飯了,就可以到救擠組織領取一定數額的救助金,讓你餓不著、有飯吃。也正是有了保障,使得美國居民敢消費、超前消費。


潤友


從經濟學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存在貿易逆差是很合理的現象。為什麼?就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必須建立自己的外匯儲備,這個外匯儲備絕大多數是以美元的形式而存在的。他們的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與美國進行貿易順差而得來的。


美國存在貿易順差,存在多個原因。美國強大的消費能力和美國產業空心化,是兩個最大的原因。

美國的消費能力有多強?2018年美國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經濟規模超過20萬億美元的國家。這20萬億美元中,60%左右流向了居民家庭。也就是說3億多美國人,一年將獲得12萬億美元的國民收入。其中絕大部分是在當年消費掉,包括購買各種商品和服務。

消費能力強大,並不會導致貿易逆差。比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但中國依舊是貿易順差國。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是美國產業空心化。
(美國佔有全球接近1/4的經濟總量)


美國人生活中很多物資,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高度依賴進口。美國目前國內只存在少量的,附加值較高的製造業,比如芯片、飛機、藥品。而大量處在價值鏈中下游的產品,本國已經沒有了生產線,這些產品往往是涉及吃穿住行的生活用品,比如鞋子、服裝、玩具、家電,等等。

又是生活必需品,而本國又不能生產,只有一個辦法:進口。美國與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存在貿易逆差。中國、日本、韓國、德國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商品來源國,也是他最大的貿易逆差國。


以中國為例,2017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超過了5000億美元,其中從中國進口商品3500億美元,向中國出口只有1500億美元,對中國形成了2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因為美元具有世界貨幣的屬性,所以他不會像別的國家那樣恐懼貿易逆差。只要美聯儲向市場注水,開著直升機到華爾街撒美元,市場上就有大量的貨幣。這些錢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國際市場購入美國想要的商品,以滿足美國龐大的需求。


紅谷新視界


美國是典型的消費型國家,政府是如此,居民也是如此,只要有錢,就會馬上去花,沒有錢,借錢也要過自己消費的好日子。

金融危機以來,其他國家都還在煎熬,但是,美國卻走出危機,步入復甦狀態了。為什麼,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消費拉動經濟,消費推動經濟復甦。所以,美國只要就業反彈了、好轉了,經濟馬上就好轉。所以,奧巴馬時代,要通過多輪量化寬鬆政策提振股市,讓股市步入牛市,就是為了適應美國人習慣消費、喜歡消費、願意消費的特點,就是想通過股市賺錢來刺激居民消費。

實踐證明,他們做到了,連續九年的牛市,讓美國居民的消費熱度大增,從而帶來經濟快速增長和復甦。而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復甦,又拉動了就業的進一步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也正是因為美國人喜歡花錢,且錢花得有點過度。同時,在如何控制債務、減少負債消費方面,又不太注意。因此,美國的債務也在不斷增多。如此一來,給人造成了一種民富國不強的現象。但是,不要忘了,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最霸道的國家。如果美國真的認為債務很危險了,一定會通過危機轉嫁的方式,把債務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的。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債務多,而只在乎自己過得是否瀟灑,自己瀟灑了,才不管別人的死活呢。

這就是強大的美國一貫的態度,也是一貫的德行。


譚浩俊


為什麼只有4億多人口的美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消費能力?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美國很早就是發達國家了,老百姓溫飽問題早已解決,老百姓生活有秩序,並且有著差別不大的消費觀念,社會保障制度也已形成。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他們老百姓教育水平比較齊整,人文平均素質高。

美國社會早已轉型為服務型社會了,他們的老百姓對生活需求是各個方面專業服務的人才。專業服務人才通常都需要接受過高等教育,至少也要有過專業的培訓技能。這樣才能適應他們社會的人才需求。

二、他們的老百姓平均工資和最低工資相對發展中國家要高出很多。

除了那些對社會做出特大貢獻的人,他們的財富以億萬計算外。其它的普通工作者,收入差距不是很大,這樣他們就容易形成類似的消費觀念。當他們的居民認為哪一類商品是他們生活所必須,那麼購買的時候差不多就是3億人都去購買,這樣就容易達到規模經濟。這點是發展中國家和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做不到的。他們社會工作者的平均收入高又高,他們國家老百姓的普通消費相對我們發展中國家來說就是奢侈消費了。

三、他們社會的失業率低。

一個國家的老百姓如果單工資高但收入不穩定那是不行的,他們國家的失業率才3%多點,這麼低的失業率,對於消費市場是非常利好的。他們不但收入高,而且失業率還那麼低,這樣他們的居民就有足夠的能力規劃自己的生活支出,不需要節支,而且隨機消費也會得到增強。任何一個社會,如果老百姓沒有穩定的收入,那對消費市場起不了什麼作用,哪怕工資沒有那麼高,只要持續有收入也是好的。失業率高還會給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四、社會保障比較完善。

美國的社會保障要比很多國家做的好,他們除了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之外,他們失業人員還可以有補助金。政府還提供失業再就業的免費培訓機會,讓失業人員可以找到新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國家把老百姓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儘量想的周到。這樣子,他們老百姓心裡比較踏實,就敢消費,不至於失業馬上就會餓死,也不至於生病會沒錢看病。

總的來說,是由多方面綜合起來的,最重要的是失業率低和平均收入高。

如果您喜歡作者文章,請關注作者該頭條號。謝謝!


阿彌陀佛的愛徒


因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都大量使用美元,其他國家要相互貿易,前提就是手上得有大量美元外匯。這就推動了美元的需求。而這些美元的流通交易後,又流回到了美國,賺了美元的國家不可能把美元拿回國內消費,只能在美國銀行開個戶,又存到美國。只有自己需要進口其他國家或美國的東西時才能用得上。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本國辛苦生產的東西,出口以後變成了美元,但美元又存在美國,不能拿回來。相當於自己的東西白白送給了美國。財富都流向了美國,他當然就有逆差了,而且還相當大。這種情況對於出口量大的國家來說,更是嚴重。當年石油交易與美元掛鉤,中東國家,和拉美一些產石油的大國都把自己的油變成美元了,又存在美國。雖然這些錢能進口其他國家的東西和武器,但是賣石油的錢是不停的增加,完全消費不完。後來薩達姆膨脹了,要用歐元代替美元交易,引得其他國家也跟風效仿,美國就說他有化武,然後滅了伊拉克。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中國身上。80年代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每年出口創收,成倍翻漲。美國圍堵中國,中國手上的美元買不到武器,買不到技術,只要中國想要的,美國都不賣。為了不讓手上的錢貶值,只能大量買石油,糧食,和美債。不過現在時過境遷,中國的人民幣成功上位。以後國際交易用到美元的地方就越來越少了。


獨角獸嗷


根本原因就是美國擁有美元霸權,美元與石油綁定,有了美元你才能買石油,在國際金融裡面才能進行交換,所以美國佬可以無限制消費,儘管美國國內財政赤字已經相當於他國內所有的GDP,他照樣可以每年天價軍費,說什麼美元霸權是因為美國本來經濟就有這個實力的都是屁話,幾十年前美國國內可能確實是有這個實力,現在美國國內實體經濟空心話,大量的工廠實體已經搬遷到發展中國家,國內除了幾家高科技公司和軍工廠,沒有什麼實體經濟,國家的經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服務業,這是什麼實力?說句不好聽的,真正打起來美國國內連吃喝拉撒的日常用品都造不出來,因為全是進口的,美國現在跟中國打貿易戰的根本原因也就在這裡,因為以前中國搞中低端製造,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東西中國都能製造,現在搞了箇中國2025計劃,到2025年中國低端中端高端都要搞,而且還要做世界領先,等那個時候中國什麼都能造,而且中國人多人力成本低,造的東西又便宜又好,那時候就沒美國什麼事了


凱哥860


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貿易逆差是必須的,否則就無法實現國際貨幣之實。由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使得美元有了充當國際貨幣的基礎。美國現在利用美元霸權的優勢,對全世界剪羊毛。這也是做為世界貨幣的紅利所在。

各國為了獲得美元都希望向美國出口,故美國的商品會很便宜,而美國大力發展高精端產品以最高的價格把放出去的美元收回來從而賺取超額利潤。

美國政府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平衡利益矛盾,大力舉債加強軍事實力和發展本國的福利,把貧富差距擴大的現實矛盾燙平,使得美國看上去很富足安逸的樣子。

一句話,只要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沒有受到影響,美國還是會繼續這樣過下去的。

現在的美國之所以對中國圍追堵截就是擔心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從而動搖美國的美元基礎。美元一旦失去霸權地位,其建立在之上的一切將土崩瓦解,故美國警惕中國是必然的。石油美元使得美國對阿拉伯地區格外上心關鍵也在這裡。石油美元是美國影響世界經濟和主宰世界的重要基礎之一。


01SUN


準確的說,美國沒有4億人口。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只有3.27億人口左右。當然,這不能與中國和印度相提並論,但是美國好歹也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

說美國消費能力大是事實,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市場,2017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57564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是54246億美元,位居第二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2017年美國GDP達到19.39萬億美元,人均GDP為5.95萬美元,而中國GDP則是12.2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8800多美元。美國人均GDP接近我國的7倍,而我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但是中美兩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卻比較接近,這樣看來,我國的消費能力也不賴。



美國貿易逆差大,即進口額大於出口額,主要是因為美國國內大部分的低端製造業已經轉移到了海外,而留下來的大部分是高端製造業,因此美國已經很少生產日常生活的一般消費者產品,主要依靠進口。美國民眾消費能力高,才會造成進口多於出口的局面。另外,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貿易逆差也是必須的,否則就很難實現國際貨幣之實,因為貿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源源不斷的流向海外,而美國通過舉債又使美元迴流至美國,實現平衡。

美國人的消費能力高,一來是因為美國人收入高,二來美國經濟發達,醫療、教育、養老等福利待遇好,因此美國人敢花錢,沒有後顧之憂。而且美國人原本就有超前消費的觀念,不像我們國家的高儲蓄率,人們喜歡存錢,美國的儲蓄率是非常低的,他們收入的大部分錢都拿去花了,因此美國人的消費能力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