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造的中國第一艘航母,後來去哪了?

用戶6333433435


“東北王”張作霖坐擁數十萬部隊,在諸多軍閥中裝備精良,實力強勁。更厲害的是,他還擁有一艘飛機母艦,叫做“鎮海”艦。

“鎮海”艦配備了4.7英寸口徑的2門海軍炮,3英寸口徑的4門陸軍炮,重量只有2708噸,航速能達到12節,擁有兩架“施來克”FBA-19型水上艦載飛機。

(“鎮海”艦舊照)

不過,“鎮海”號的艦載飛機,無法實現在艦起飛。它必須靠起重機將飛機從艦上吊出來,飛機起飛,並執行任務後,又用起重機將它們回收到艦上去。所以,每次出動艦載機執行任務時,“鎮海”號都必須停船拋錨,且費時費力。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艘軍艦,在當時的中國來講,也算是比較先進的了,它至少實現了軍艦與飛機的結合,兼具海上和空中的打擊力度。所以,“鎮海”艦被譽為中國“第一艘航母”。

張作霖這艘“航母”是從哪兒來的呢?

“鎮海”號其實是一艘德國海軍運輸船,原名“祥利”號,後來被改裝成商船使用,一直在山東沿海從事商業運營。

1922年,第一次直奉軍閥混戰時,張作霖親臨前線督戰,遭到對方艦炮轟炸,差點喪生炮火中。這一番猛烈的炮轟,讓張作霖意識到,光有強大的陸軍還是不行的,必須得大力發展海軍。於是,張作霖將組建海軍的任務交給了“吉黑江防艦隊”的參謀長沈鴻烈。

(沈鴻烈舊照)

這個沈鴻烈可是個海軍方面的人才,1905年,他進入日本海軍江田島學校學習,回國後致力發展中國海軍,擔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海軍部官員,對海軍的建設頗有心得。

沈鴻烈接到張作霖的命令後,立即組建了“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設航警處”,開始為張作霖秘密籌措海軍的組建。

當時正值華盛頓會議後不久,要想公開從國外購買軍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沈鴻烈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購買舊商船,然後把它改造成軍艦,這樣既能節約資金,又能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間。

但收購舊商船對於沈鴻烈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開資。東北軍軍需處收到沈鴻烈的報告後,認為花銷巨大,否決了他的方案。

張作霖得知消息後,把軍需處長一頓訓斥:“海軍的組建迫在眉睫,這是我給沈鴻烈佈置的任務,你儘管給錢就是,我東北軍有的是錢。”

於是,沈鴻烈從商人手中買下了“祥利”號商船,把它改裝成了“鎮海”號軍艦。

此後,沈鴻烈又陸續改造了其它兩艘軍艦,加上俘獲的俄製破冰船,東北海軍初具規模。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後,以“鎮海”號為主力的東北海軍,在秦皇島海上堵截了直系軍南逃退路,大破實力強大的渤海艦隊,幫助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取得完勝。

(張作霖劇照)

張作霖嚐到了海軍的甜頭後,又斥巨資從法國購買了8架“施來克”FBA-19型水上飛機,讓東北海軍的勢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1927年,張作霖將“鎮海”號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多次主動出擊,利用“鎮海”號上的艦載飛機,攻擊閩系海軍,轟炸其軍艦船隻,給閩系海軍造成極大的震懾。

1928年,東北易幟後,“鎮海”號在葫蘆島航警學校被作為訓練艦,供海軍學員訓練實習使用,為國民政府培養了一大批海軍士兵。

1930年10月1日,“鎮海”號作為旗艦,參與了中國回收威海衛的儀式,見證了國土回收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阻止日軍入侵青島,沈鴻烈下令包括“鎮海”號在內的九艘軍艦,一起沉沒在青島小港碼頭,堵塞航道。艦上卸下的重武器,在後來的對日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威力巨大的裝備。

“鎮海”號就這樣以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結束了它傳奇的一生。


張生全精彩歷史


鎮海”號原本是一艘商船,改裝為軍艦後,搭載一種叫做“施來克”的水上飛機,並且還是8架。 1926年,中國成立了“水上飛機隊”,把“鎮海”號作為“水上飛機隊”的母艦。這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便橫空出世了。

而這艘“航空母艦”的主人就是張作霖。

張作霖籌建東北海軍

張作霖之所以要籌建東北海軍,源於軍閥戰爭。

張作霖原本對海軍沒有太大的興趣,讓他改變想法的是第一次直奉戰爭。

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慘遭失敗。退經秦皇島時,奉軍受到直系海軍的猛烈炮擊,使得他們白天不敢通過,晚上不敢明燈。此時,張作霖終於意識到奉軍必須建立一支陸海空軍協調作戰的部隊。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東三省宣佈保安自治,脫離北京政府,吉黑江防艦隊改屬東三省保安司令部指揮。1922年8月,張作霖決定在東三省保安司令部內設立東北航警處,任命沈鴻烈為處長,管理東三省海防事宜。

沈鴻烈,字成章,湖北省人,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海軍。1911年回國後,被黎元洪任命為海軍宣慰使,1912年任海軍部軍機處參謀,1920年任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參謀,後升任參謀長。

沈鴻烈是一個永不服輸的人。據說,沈鴻烈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常參加摔跤訓練。由於體格矮小瘦弱,沈鴻烈每摔必敗。不過,他卻從不言敗。每次被摔倒後,從不用手拍對方表示認輸,而是想盡辦法與對手周旋,使對方既不能脫身,也無法言勝,直到裁判員吹哨子勒令停摔,他才放手。為此,同學們常戲稱之“不敗將軍”。

由於沈鴻烈治理艦隊有方,加之這種永不言敗的性格,深得張作霖的賞識,把組建東北海軍的重任交給了他。所有吉黑江防艦隊、營口漁船保護局、鴨綠江水上警察局等先後也劃歸沈鴻烈指揮。

東北海軍統轄江海防兩支艦隊

沈鴻烈擔任東北航警處長後,他便請來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建立起各級機構,並將一系列建軍、擴軍計劃付諸實行。

當時,購買軍艦極為困難,因為各國政府限制出售軍艦,地方政府也有禁令,只好購買商船改裝為軍艦。沈鴻烈與煙臺政記輪船公司張本政接洽,購入2500噸級的廢商船“廣利”號;向日本洽購2500噸級的廢商船“佳代丸”號一艘。每船裝4.7英寸口徑海軍炮兩門,3英寸口徑的陸軍炮4門。“廣利”號命名為“鎮海”號軍艦,“佳代丸”號命名為“威海”號軍艦。

1924年,東北江海防指揮處正式成立,建立江海防艦隊,並陸續購入俄國1000噸級破冰船一艘及300噸級日本舊魚雷艇一艘,改裝後命名為“定海”號、“飛鵬”號。至此,東北海軍組成了兩個艦隊,沈鴻烈兼任東北江海防總指揮,方念祖、宗世善、馮濤、謝渭清分別為“鎮海”號、“威海”號、“定海”號、“飛鵬”號艦艦長。這4艘軍艦以營口為基地,巡防於營口、葫蘆島和秦皇島沿海一帶。在積極創辦江海防艦隊的過程中,沈鴻烈更是不忘海軍人才的培養。早在1923年1月,他便獲得張作霖的批准,於葫蘆島炮臺山設立了東三省航警學校,任命凌霄為校長,訓練海軍軍官。設初級軍官班和學兵班,軍官班招收高中生,學制3年,畢業後分配到艦艇服務。東三省航警學校先後改名為東北航警學校、東北海軍學校,培養了許多海軍人才。東北淪陷後,遷至青島,改名為青島海軍學校。在抗日戰爭中又遷至宜昌,最後遷至萬縣,直到1943年停辦。

1926年1月,東北江海防總指揮部改組為東北海軍司令部,司令部所在地設於奉天(現瀋陽),統轄江海防兩支艦隊,沈鴻烈被任命為東北海軍司令。不久,沈鴻烈勘定山東蓬萊之長山八島為海軍駐泊基地。

首艘“航母”搭載水上飛機

東北江海防艦隊成立後,其勁敵是實力佔絕對優勢的渤海艦隊。渤海艦隊是實力強大的正式海軍,擁有“海圻”號(4425噸)、“海琛”號和“肇和”號(均3300噸)巡洋艦3艘,“永翔”號、“楚豫”號(均800噸)炮艦兩艘,“同安”號(不足百噸)魚雷艇1艘。

第二次直奉戰爭前,渤海艦隊隸屬直係軍閥吳佩孚,駐青島。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奉軍攻勢猛烈,10月即攻佔大沽口。陸上攻擊不順利,直軍又把希望寄託於海軍這個“法寶”。然而,此時的奉軍也擁有海軍了,沈鴻烈親自率領艦隊巡防於營口、葫蘆島一線,並在關鍵的幾處海面上大批佈雷,使得直軍的渤海艦隊一點兒便宜也沒佔到。直軍戰敗後,渤海艦隊的老巢青島被奉系大將張宗昌佔領,渤海艦隊改歸張宗昌指揮。

1926年11月,沈鴻烈乘渤海艦隊內訌之機,將“海圻”號艦誘至旅順掌握,然後又駕駛“海圻”號赴青島,將“海琛”號和“肇和”號兩艦順利接收,進而瓦解渤海艦隊,使之全部歸屬東北海軍司令部管轄。不久,沈鴻烈將江防、海防、渤海3支艦隊正式合併為東北聯合艦隊,總計有軍艦26艘。

在這些艦艇中,有兩艘特別受人矚目。一艘是“海圻”號艦,它是當年清政府購買的,裝備有各種火炮34門,一次齊射,趕得上一個炮兵團的火力。1911年4月,“海圻”號艦從上海出發,出使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參加喬治五世國王的加冕慶典,並參與了英國舉行的海上閱兵,然後訪問美國、墨西哥、古巴,完成環球航行,被譽為“天朝第一艦”。

另一艘是“鎮海”號,它原是沈鴻烈購買的商船,改裝為軍艦後,搭載一種叫做“施來克”的水上飛機。這種飛機產自法國,共生產9架,其中8架被奉軍訂購。1926年,在所訂購的飛機到位後,東北海軍成立了“水上飛機隊”,把“鎮海”號作為“水上飛機隊”的母艦。這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便橫空出世了。

艦載飛機重創閩系海軍

東北海軍在繳獲了渤海艦隊以後,惟一能與其對抗的只剩下閩系海軍。但由於實力等原因,兩軍交手的機會不多,閩系海軍不敢北上與其較量,整天縮在長江沿岸,在岸防炮的保護下得過且過。

1927年3月26日,東北海軍主動出擊,沈鴻烈命“海圻”號、“鎮海”號兩艦從長山島出發。“海圻”號艦冒充意大利巡洋艦,“鎮海”號則偽裝成商船。

3月27日拂曉,兩艦進入長江,到達吳淞口。此時尚未日出,江面被濃霧籠罩,正駐泊於吳淞口的閩系海軍主力“海籌”號、“應瑞”號等艦艇不知強敵已到,加之又是星期天,戒備鬆懈。“海圻”號、“鎮海”號兩艦在霧色的掩護下,駛到距離“海籌”號艦側方約800米處,驟然集中火力猛轟。“海籌”號艦船員還在睡夢中,結果造成多人死傷。不過,“海籌”號艦軍官大多畢業於英國,受過正規的教育與訓練,猛然遭到襲擊後仍臨危不亂,馬上斬斷錨鏈向長江上游駛去。“應瑞”號艦也棄錨上駛。因為當時的長江屬於枯水期,“海圻”號、“鎮海”號又是大艦,如果追擊就會有擱淺的危險,於是,兩艦隻得返航。

在“鎮海”號返航途中遇到閩系海軍“江利”號炮艦。方念祖艦長當即命令轟擊,“海圻”號艦聽到炮聲,也進行截擊。“江利”號見狀調頭疾駛,但是“海圻”號艦更快更猛,一邊追擊一邊用副炮射擊,不到半小時,將“江利”號逼停。接管結束後,“海圻”號、“鎮海”號兩艦押著“江利”號一同北上。在中國海軍交戰史上,軍艦俘獲軍艦還是第一次。

受到偷襲的閩系海軍從此加強戒備,嚴防東北艦船竄入長江。1927年7月22日,沈鴻烈命“鎮海”號、“威海”號兩艦秘密駛向海洲灣(現連雲港),開始了又一次海戰。交戰過程中,“鎮海”號首次啟動艦載飛機,對海石、新浦等地的目標投下了數枚炸彈。空襲結束後,“鎮海”號發現北伐軍的運兵船“三江”號正在海洲灣航行,與“威海”艦當即開炮攔截,“三江”號被繳獲。

同年9月3日,“海圻”號、“鎮海”號等4艦再一次出現在長江上,這次艦載飛機的目標是上海高昌廟的江南造船廠。然而,由於飛機上沒有瞄準設備,加之地面被薄霧籠罩,空襲效果不大明顯。但是,這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襲,誰也沒想到奉軍的飛機會漂洋過海地飛到這裡轟炸,心裡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1927年3月以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沈鴻烈命東北海軍屢次南下襲擾蘇、浙、閩三省口岸,特別是海軍航空兵的出現給閩系海軍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從此,閩系海軍只得縮於長江之內,制海權盡被東北海軍掌握。

東北海軍艦船自沉青島港

1929年,張學良為收回中東鐵路,與蘇聯發生武裝衝突。同年10月12日,駐守在同江地區的東北海軍江防艦隊遭到蘇軍黑龍江艦隊和陸、空軍優勢兵力的攻擊。相對於擁有4門152毫米大炮、8門120毫米大炮的5艘軍艦、4艘武裝輪船及十餘架飛機助戰的蘇軍,東北海軍江防艦隊的8艘江防炮艦,則因噸位小,艦炮少,又沒有空軍支援,實力遠遜於蘇軍。

戰鬥開始後,蘇軍艦炮發射炮彈2400多發,使得東北海軍江防艦隊的軍艦和岸防工事遭到嚴重破壞。“利捷”號中彈沉沒,“江泰”號被炸燬,其代理艦長莫耀明陣亡,“利綏”號受重傷後撤往富錦,“江安”號鍋爐中彈爆炸沉入江中,“江平”號也中彈起火。東北海軍各艦雖盡最大努力作戰,共發炮約600發,造成蘇聯3艘艦船中彈沉沒,兩架飛機被擊落,蘇軍艦隊司令及4名軍官中彈身亡,但畢竟因實力相差懸殊,終被摧毀。

中東鐵路事件後,東北海軍重建江防艦隊。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東北海軍駐青島、長山列島,遠離奉天,所以除江防艦隊落入日寇手中外,東北海防艦隊未受任何損失,但在財源上卻受到很大影響。因薪餉困難及內部派系紛爭,先後發生“嶗山事變”和“薛家島事件”,由於沈鴻烈處置失當,導致東北海軍“海圻”號、“海琛”號、“肇和”號艦出走,演變成東北海軍的分裂。沈鴻烈因此也引咎辭去代理海軍總司令職務,出任青島特別市長,結束了他在東北海軍的10年生涯。從此,東北海軍的實力大大削弱,只剩下小型炮艦數艘,維持殘局。

1937年,日本侵佔青島後,沈鴻烈決心實行“焦土抗戰”,下令將東北海軍艦船沉在青島港內。


太史公記



我們要回顧一下東北軍的實力和歷史……

1931年9.18之前,東北軍邊防軍有步兵旅29個,騎兵旅8個,炮兵旅3個;另有獨立的空軍、海軍與屯墾軍,總共約28萬人。此外,省防軍、民團等非正規武裝18萬人,東北軍總數約為46萬人。其中18萬精銳少帥帶進了關內。東北軍是當時中國唯一海、陸、空編制齊備的軍隊。

東北軍瀋陽兵工廠,堪稱當時中國最先進和規模最大的兵工企業。東北軍火產量冠居全國!東北年產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步槍6萬餘支,槍彈18000餘萬發,機關槍1000挺以上。下屬的迫擊炮廠,每月可製造迫擊炮80門,炮彈4萬發。

日本入侵東北時,東北軍軍倉庫軍械彈藥堆積如山。

東北軍擁有全國最強大的空軍,各類飛機400多架飛機,比全國其他地方加起來都多,其中很多都是張學良剛從國外新買的。1931年張學良第一次去南京,蔣介石轟炸中央蘇區紅軍轟炸苦於空軍實力不足,因此和和張學良借了20架飛機,東北軍闊綽可見一斑。圖為東北軍裝備的重型轟炸機。九一八事變後,大部分飛機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東北軍擁有中國最強大的海軍艦隊,擁有大小艦隻21艘,擁有當時中國中國最“海圻”號大的巡洋艦和可載水上飛機2架的鎮海號飛機母艦,少帥從法國進口的摺疊式衝鋒舟,連日本都饞的流口水!

然而這一切,都被少帥張學良,在9.18事變裡一夜葬送的乾乾淨淨!

沒有會打敗仗的武器,只有會打敗仗的人!


百姓如水


張作霖奉系軍閥的確擁有過中國海軍史上的第一艘航母,但是不是自己造的,是自己改的。另外,中國海軍史上除了第一艘航母是奉軍的之外,第二、第三艘也是他們的。

張作霖奉系軍閥擁有的第一艘航母叫作“鎮海”號,屬於現代航母的雛形——水上飛機母艦。即自身沒有飛行甲板,而是通過專用吊臂將水上飛機吊放到水面上起飛,或是將降落在水面上的水上飛機吊起收回的軍艦。

“鎮海”艦側視圖

“鎮海”原本是德國北德意志—勞埃德公司的商船“馬尼拉”號(Manila),全長81.25米,1904年3月23日在德國不萊梅瑞克莫斯船廠(Rickmers)建成。1921年時被山東的航運商政記輪船公司購入,更名為“祥利”號,原來計劃在南北洋航線上運營。政記輪船公司的總經理張本政與奉系軍閥交往密切,當時正值奉系軍閥籌建海軍急需軍艦,而列強當時對中國實施軍火禁運,基本不可能從國外訂造軍艦,鑑於“祥利”號商船的船體結構堅固、主機狀況較佳,東北航警處處長沈鴻烈遂與政記輪船公司協商,在1923年6月將該船轉購改為軍艦,更名“鎮海”號。

“鎮海”初期被作為炮艦使用,同時兼任奉系軍閥的葫蘆島航警學校的練習艦。1925年東北海防艦隊成立,“鎮海”艦編列其中作為主力艦,曾多次參加南北軍閥交爭,其中尤以1925年11月南下奔襲行動為著名,當時為報復反奉系的直係軍閥孫傳芳,本艦和炮艦“威海”結伴南下,在11月9日凌晨一度潛入吳淞口內炮轟獅子林炮臺,又在10日襲及浙江乍浦港,與孫傳芳五省聯軍艦隊的軍艦進行了激烈炮戰,一時引起江浙震動。

1926年,東北海軍吞併了原直係軍閥的渤海艦隊,獲得了在當時中國海軍中戰力最強的“海圻”號巡洋艦,實力猛增。“鎮海”艦在此前後經過東北海軍副總司令沈鴻烈安排,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以配合當時奉系軍閥從法國購買的“史萊克”FBA式水上飛機使用,是中國海軍史上第一艘實用型的水上飛機母艦,也可以認為是航空母艦。當時改裝的要點是在軍艦後桅上安裝起吊飛機用的吊杆,以及對軍艦的尾樓頂部甲板做延長改造,以拓展為搭載飛機的平臺,改裝完畢後,“鎮海”艦共可搭載3架法國造“史萊克”FBA-17/19水上飛機。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上,原北京政府中央海軍在海軍總司令楊樹莊率領下投向北伐軍,東北海軍隨即採取報復行動。“鎮海”艦奉命偽裝成“大昌”號商船,與加裝假煙囪偽裝成意大利軍艦的“海圻”號一起秘密南下,在3月27日混入吳淞口偷襲了國民革命軍海軍,擊傷了國民革命軍海軍的旗艦“海籌”號。次日,“鎮海”和“海圻”又在吳淞口外俘虜了國民革命軍海軍的炮艦“江利”,將其擄回山東石島編入東北海軍。

此後“鎮海”艦又連續參加南下偷襲作戰,1927年7月22日與“威海”一起抵達連雲港外海,本艦施放艦載飛機對連雲港新浦等地實施空襲轟炸,且截獲了北伐軍的運輸船“三江”號。9月3日本艦和“海圻”等秘密抵達長江口,由本艦施放艦載飛機對上海江南造船所等處實施空襲轟炸,這些作戰活動引起江浙一帶對東北海軍的恐慌情緒。

東北易幟後,“鎮海”艦恢復成為葫蘆島航警學校乃至此後青島海軍學校的練習艦,曾在1932年搭載航海實習學生到達過日本佔領下的臺灣。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因華北局勢緊張,東北海軍決定放棄青島,“鎮海”在1937年12月18日和“定海”等東北海軍艦艇一起被自沉在青島大港港口阻塞航道。


海研會


張作霖建造的這艘軍艦根本稱不上航母,頂多算是“飛機母艦”。這艘軍艦最終於抗日戰爭期間自沉於青島。

先來看看長啥樣吧,看這七零八落的體型還有張牙舞爪的甲板。來咱倆嘮嘮,敢問飛機怎麼起飛?事實也是如此,它確實搭載有兩架飛機,不過這兩架飛機是——“水上飛機”

這艘艦名叫“鎮海”是由一艘德國運輸船改造而成,排水量2700噸

張作霖出於保衛“獨立王國”的目的要求建造海軍,然而正值海軍條約生效,向外求購無門。於是相中了這艘作為商船使用的德國運輸船。

共裝有6門艦炮,不過說實話,我實在看不出這艦炮裝到了哪裡。綜合來看這艘“飛機母艦”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連國內的其他軍閥都唬不住,更別說海上防禦了。

“艦載機”也是小的可憐,充其量算是偵察機吧。

結局慷慨悲壯,值得我們紀念

在日軍侵華日甚一日的時候,於1937年12月18日自沉於青島大港港口用以阻塞航道,為抗日戰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今天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真正的航母,再次祝願我國海軍走向藍海!!!


武器裝備秀


中國第一艘航母是遼寧艦,張大帥造的航母只是一艘大戰艦而已。不過張大帥當年打造的東北海軍確實是中國最強大的艦隊,可惜沒用在抗日上,最後為了防止落入日寇之手,只好炸沉了事。

張作霖是東北海軍之祖,沒有他就沒有東北海軍

張作霖是奉系軍閥領袖,號稱“東北王”,他在統治東北期間,一手建立了號稱“遠東第一大兵工廠”的瀋陽兵工廠(又稱東北兵工廠),打造了一支規模龐大、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精良的東北陸軍,更創建了一支號稱當時中國最強的海軍。

東北海軍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9年,當時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遠東地區一片混亂,形勢很不明朗,為了確保與其接壤的東北邊境安全,北洋政府開始籌劃建立江防部隊,這支部隊的名字是“吉黑江防艦隊”,編有艦船8艘,總排水量約2200噸,直屬於北京海軍部。

到了1922年,北京那邊鬧得歡,吉黑江防艦隊沒了經費,工資都發不起,張大帥抓住機會,把這支艦隊弄到自己手裡,並任命沈鴻烈為處長,管理東三省海防事宜。

毫無疑問,張作霖既是全國最大的軍閥,也是全國最大的金主,如果沒有張作霖的遠見和決策,沒有張作霖的投入和支持,東北海軍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

沈鴻烈是東北海軍之父,沒有他東北海軍就很難壯大

沈鴻烈,字成章,湖北天門人,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海軍,海歸後到北洋政府海軍部任職,後出任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參謀長,再後來被張作霖連著艦隊一鍋端,一起挖了過來。

沈鴻烈不是一個統兵作戰的優秀將才,卻是一把管理軍政的好手,而且性格堅強,永不服輸,永不言敗,因此得到張作霖充分信任,受命組建並管理海防艦隊。

建立海軍的事不是有錢就能成的,因為別的軍火武器都好買,唯獨軍艦買不著,當時西方各國政府都對售軍艦有著很嚴格限制,軍艦這東西是稀缺品,基本上是有市無價。

沒辦法,沈鴻烈只好打破腦袋想辦法,他多方購買了幾艘報廢的商船,然後裝上炮,就算改裝成軍艦了,後來又陸續從俄國購入1000噸級破冰船一艘(東北那嘎達冷,冬天江上甚至海上都結冰),從日本買入300噸級舊魚雷艇一艘(新的人家不賣),最後形成了4艘軍艦規模的海防艦隊,艦隊以營口為基地,主要巡防於營口、葫蘆島和秦皇島沿海一帶。

1926年1月,東北江海防總指揮部改組為東北海軍司令部,正式有了海軍名稱,司令部所在地設於奉天(今遼寧瀋陽),仍下轄江防、海防兩支艦隊,沈鴻烈為東北海軍司令。

東北海軍擴編,首艘搭載水上飛機的軍艦成為“航母”

東北海軍艦隊正式成立了,但比起直係軍閥吳佩孚的渤海艦隊,它還比較弱小,因為渤海艦隊創建時間早,擁有巡洋艦3艘,炮艦2艘、魚雷艇1艘,實力遠勝,但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係軍閥戰敗,青島被奉系張宗昌佔據,以青島為基地的渤海艦隊也被張宗昌掌控。

不過,沈鴻烈的鬼點子實在多,他趁渤海艦隊內訌之機,把渤海艦隊的軍艦全都搞到自己手裡,並把江防、海防、渤海三支艦隊正式合為東北聯合艦隊,總計軍艦26艘。

在這26艘類別各異的艦艇中,有兩艘特別受人矚目。

一艘是“海圻”艦,它裝備有各種火炮34門,一次打炮,炮彈齊射,威力強大,能趕上一個炮兵團的活力,而且曾代表清政府完成環球航行,被譽為“天朝第一艦”。

另一艘是“鎮海”艦,原本是商船,被改裝為軍艦後,可以用來搭載一種產自法國,名字叫“施來克”的水上飛機。這種飛機比較輕盈,又不需要太長滑翔距離,因此可以停靠在有平坦開闊甲板的軍艦上,“鎮海”號就承擔了這個任務。

基於可以搭載飛機的獨特性能,“鎮海”艦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艦。你別說,“鎮海”號戰艦,還真的像航母一樣打過一仗。

1927年3月,軍閥大戰再次來開序幕。這次東北海軍決定給敵人一個驚喜。

沈鴻烈命旗下兩艘最強戰艦——“海圻”艦、“鎮海”艦沿海南下,分別偽裝成外國巡洋艦和商船,並借大霧掩護,悄悄抵達

吳淞口,駛到距離敵艦不到800米處,突然開火猛轟,取得一場小勝,返程過程中還創紀錄地俘獲了一艘敵艦。

僅過了4個月後,沈鴻烈再次命“鎮海”、“威海”兩艦秘密駛向海洲灣(今江蘇連雲港),又來了一次擊其不備。交戰過程中,“鎮海”號首次啟動艦載飛機,這些飛機對臨近的海石、新浦等地目標進行了轟炸——雖然只投下了幾枚炸彈,但這是東北乃至中國海軍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式”的作戰,不過“鎮海”號本身遠不是航空母艦

為防落入日寇之手,東北海軍艦船自沉青島港內,

1929年,繼承張大帥事業的張學良為收回中東路,與蘇聯發生武裝衝突,結果東北海軍江防艦隊在強大的“北極熊”海軍攻擊下,毫無還手之力,實力相差懸殊,幾乎全部被摧毀。

此後,東北海軍依靠強大的財力支持,重建江防艦隊。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不放一槍一彈,就丟了東三省,東北海軍江防艦隊也全部落入日寇之手,但海防艦隊駐泊秦在青島、長山列島一帶,並未受到任何損失,但艦隊失去了充足的經費來源。

後來,這支無依無靠的海防艦隊先後發生“嶗山事變”和“薛家島”事件,“海圻”等軍艦出走,只剩下“鎮海”艦和幾艘小炮艦維持殘局,而沈鴻烈由於處置事件失當,引咎辭去代理海軍總司令職務,出任青島特別市長。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並派艦隊全面封鎖青島海上交通,時任青島市長的沈鴻烈決心實行“焦土抗戰”,堅壁清野,下令將東北海軍所有艦船炸沉在青島港內,號稱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航母的“鎮海”號也永遠沒入海底。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張作霖的不是鎮海號,嚴格說不是“航母”,而是“水上飛機母艦”,其最終結果是在抗戰中自沉。

這裡要給大家簡單說下,航空母艦,指的是用於起降普通飛機的艦船。水上飛機這種屬於可以在水面起降的。鎮海號也不能提供飛行甲板讓水上飛機起落,而是飛機先在艦船附近降落,再由起重機吊到艦船上進行修整。起飛也是如此,先用起重機放到水上,再在水面起飛。

所以張大帥的“鎮海號”,嚴格說不該叫做航母。

此外,鎮海號也不是張大帥造的。它原本是德國海軍的運輸船,一戰後改為商船,1923年被張作霖買下。1926年,張大帥成立了“水面飛機隊”,就把“鎮海”艦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此後,東北海軍還改裝了“海圻”等幾艘軍艦搭載水上飛機。

"鎮海"艦排水量2708噸,航速11節,裝備2門120毫米主炮和4門75毫米副炮,可搭載2架水上飛機。

北伐戰爭中,奉軍艦隊與國民北伐軍艦隊數次交手。而剛成立不久的水上飛機隊也頻頻立功。1927年7月22日,“鎮海”、“威海”兩艦向海州灣進攻,“鎮海”號所載的一架“施來克”從海面起飛,轟炸了岸上。8月4日2架飛機又威懾了水兵譁變。9月3日,“鎮海”的飛機更對上海進行了空襲,威懾了北伐軍的後方。

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奉系海軍被合併入國民政府海軍。抗戰爆發後,1937年,為了保衛青島,沈鴻烈下令“鎮海”等艦自行沉沒、堵塞港口。從艦上卸下的火炮、重機槍和優秀水兵,則參與了陸地上的抗戰。此時,距離鎮海號被改造為飛機母艦,也不過11年而已。


巴山夜雨涮鍋




2002年3月,我國以2000萬美元收購的被烏克蘭廢棄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港,10年後的2012年9月,完成改造的“遼寧號”正式服役。

中國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航母。

在完成了“遼寧號”航母的改造後,通過“邊改造邊學習”後,中國正式開啟了建造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001A型航空母艦。

自航母誕生以後,自我們見識到航母“強壯”的威懾力以後,航母夢便開始在中國人的心裡生根發芽,航母夢是強國夢,更是中國夢。即使是在上世紀的北洋政府時代也是如此,在張作霖主政北京政府時,他便已經產生了購買航母的想法,這是很了不起的前瞻。



百年前,張作霖的航母夢。

張作霖,北洋體系中的奉系軍閥首腦,號稱“東北王”,譽之者有之,毀之者亦有之,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會成為中國引進航母的第一人!當然,所謂的“中國第一艘航母”並不是張作霖所造,以被北洋政府當時的財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技術水平,根本沒辦法建造航母。被稱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實為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雖不是奉系所造,但是確實是由奉系花錢收購併完成改造。

1922年8月,張作霖為避免受到敵對軍閥來自海上的威脅,授命沈鴻烈負責組建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設航警處。既然設立海軍,自然需要購買軍艦以形成真正的海軍。1923年7月,沈鴻烈花費高價購買了煙臺政記輪船公司“祥利號”,這艘船曾作為運輸艦在德國海軍服役。1924年張作霖將完成改造的祥利號更名為鎮海號。



張作霖為擴充海軍實力,所以有意建立海軍航空兵,故於1924年12月向法國訂購8架“施來克”水上飛機。1926年3月,張作霖正式成立了水面飛機隊,隨後又將鎮海號改造成飛機母艦。事實上,鎮海號的排水量只有2708噸,但是美英法意日在1922年2月簽署的“五國公約”中規定各國不得建造排水量超過27000噸的航母,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所謂的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的噸位連人家航母的零頭也比不上,處於完全被碾壓的狀態。

鎮海號畢竟是由運輸艦改造而成,因此根本不可能具備飛行甲板與彈射裝置。母艦上的飛機起飛方式也很有意思,如果飛機想要起飛的話,則必須停船拋錨,然後用母艦上的起重機將飛機吊到水面上起飛,這可能是真正的“水上飛機”了。我們可以想象,當母艦慢悠悠停船,慢悠悠將飛機吊出去起飛的時候,也許敵人的炮火已經轟碎了這架起飛方式笨拙的飛機。

雖然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遠遠不如真正的航母,只能算是“有趣”的普通軍艦,但是卻代表著中國走出了航母夢的第一步。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的去向。

鎮海號在服役後,是參加過戰役的,畢竟花了那麼多錢,張作霖可不想擺在家裡做展覽。1927年3月26日,沈鴻烈帶著鎮海號與從張宗昌手裡奪取的海圻號悄悄南下去上海。3月27日,對投靠了國民革命軍的艦隊發起了突襲,將國民革命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後甚至有1艘炮艦成了沈鴻烈的戰利品。這也讓張作霖和沈鴻烈嚐到了甜頭,自此以後,沈鴻烈常以鎮海號和海圻號為主力艦襲擾東南沿海地區,確實給國民政府造成了不少麻煩。

1928年6月張作霖命喪於皇姑屯事件,隨後由張學良接手東北事務,面對越來越強的國民革命軍,張學良很聰明地放棄抵抗,於12月29日“改旗易幟”。東北海軍在名義上自然歸屬了國民政府,鎮海號也依然是東北海軍的主力艦。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加固青島的海防線,時任青島海陸軍總指揮的沈鴻烈下令東北海軍艦船自沉以堵塞港口,包括鎮海號。為什麼要這麼做?日本海軍的強大在當時是出了名的,東北海軍根本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所以只能破釜沉舟,從這點看沈鴻烈確實值得稱讚。

鎮海號“航空母艦”,自此成為歷史。



中國最重要的航空母艦。

麥克阿瑟曾經說過:臺灣是永不沉沒的航母。

這是麥克阿瑟說過的最好聽的話,但是卻也意味著因為這艘航母的重要戰略意義,我們想要拿回這艘航母將會困難重重。

1949年老蔣敗退臺灣後,開始形成對臺灣的實際性割據,以致我國如今常受美國掣肘,希望我們能夠早日收回這艘“永不沉沒的航母”!


吾與吾國


張作霖的航母名叫“鎮海號”,和現代航母相比,當時的鎮海號只能算的上是個雛形,具備了航母的基本功能—搭載飛機,然而除了這一條,無論從噸位,還是裝備都不可和現代航母可比,當然在那個航母還沒有興起的時代,在中國還落後的時代,鎮海號無疑就是“現代航母”。



“鎮海號”原本是德國商船“馬尼拉”號,全長81米,1904年3月23號建成,1921年被山東的一家航運公司購買,改名為“祥利”號。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張本政和張作霖關係密切,當時直奉第一次戰爭爆發,奉系慘敗,張作霖痛定思痛,認為海軍力量不強是一個主要原因,於是他就想著擴建自己的海軍力量,可沒想到西方國家都不願意賣船隻給他。


張作霖手下的東北航警處長沈鴻烈考慮到“祥利”號無論從噸位還是結構,主機都比較優秀,於是建議張作霖將“祥利”號買下來。張作霖立刻撥款購入,並且將“祥利”號送到日本海軍基地進行改造,配置了4.7英寸口徑的阿姆斯特朗海軍炮兩門,3英寸口徑陸軍炮四門,將動力改成往復蒸汽機,航速可以到達12節。改裝成功以後,東北海軍將其命名為“鎮海號”,也就是所謂的中國第一艘航母。

“鎮海”號在後來的直奉第二次戰爭建立奇功,幫助奉系奪取了戰爭的勝利。1928年12月12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以後,鎮海號成為了東北航警學校的訓練艦,為中國海軍培養了不少人才。可惜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為了阻止日軍南下,“鎮海”號被迫自解,用鋼鐵之軀構築阻塞線,用一種近乎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航母的歲月。


歷史十二郎


2012年9月25日,中國在用了幾年時間以後,終於將烏克蘭的廢棄航母改裝成為我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並交付海軍使用。2013年,我國開始自行研製第二艘航母。目前,我首艘國產航母已經下水,完成了主體建造和動力、電力系統設備的安裝。

今天,我來來聊下上個世紀,中國人對於航母夢的第一次嘗試!

這個“中國第一艘航母”就是東北軍的“鎮海號”,它也是“舶來品”,張作霖只是對它進行了改裝。不過,這不影響我對張作霖表示敬意,他真是有錢,有人,有魄力!可惜大帥一代梟雄,就差有個好兒子。

1922年,張作霖宣佈東三省獨立,自任保安總司令。張作霖開始擴充東北軍,並組建“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設航警處”(就是東北軍海軍),任命留日歸來的沈鴻烈為航警處少將處長。沈鴻烈認為吉黑江防艦隊實力單薄,提出通過購買舊商船改造成軍艦的方式,組建"海防艦隊"。

1923年7月,沈鴻烈從煙臺政記輪船公司購買了商船"祥利"號。這艘商船原為德國海軍的運輸船,航速12節,也算跟“戰艦”沾邊了。就是噸位小,才2708噸。有這個底子在這擺著,再怎麼改裝,也只算是攜帶水上飛機的“準航母”。

該船買回來以後,東北軍沒有實力改造。沈鴻烈就把"祥利"號開到旅順口日本海軍基地改裝。完成改裝之後,該艦回到葫蘆島作為當時航警學校的練習艦。張作霖將該艦命名為"鎮海"艦。

改裝以後,鎮海號裝備了4.7英寸口徑阿姆斯特朗海軍炮2門、3英寸口徑陸軍炮4門,動力為燒煤鍋爐往復蒸汽機,1200匹馬力,航速可以達到12節。

1924年12月,張作霖向法國訂購了"施來克"FBA-19型水上飛機。該型飛機全長12.87米,翼展8.94米,裝備裝1挺機槍,可掛載2個小型炸彈,時速180公里/小時,升限6000米。法國只生產了9架,張作霖買走了8架。其中,有兩架放到了“鎮海號”上。

不過,“鎮海號”噸位在哪擺著,不具備甲板起降飛機的能力。“鎮海號”每次施放飛機,都要停車拋錨,然後用吊臂將飛機放到水面上起飛。飛機回收時,也要先停在水面上,用吊臂回收。不過,鎮海號作為中國人對第一艘“航母”的嘗試,依然很了不起。

1926年3月,東北海軍“水面飛機隊”在秦皇島正式成立。到1927年,“水面飛機隊”擁有了8架飛機,並改名“海軍航空隊”,聘請俄籍軍官進行水面起飛和投彈訓練。

“鎮海號”使用水上飛機作戰。

1927年7月22日,“鎮海”和“威海”兩艦偽裝成商船,使用水上飛機轟炸北伐軍的海州灣(今連雲港)。“鎮海”上的水上飛機對海石、新浦等地投下數枚炸彈,造成當地恐慌。兩艦在返航途中,俘獲北伐軍的運兵船"三江"號。截獲“三民主義書刊數萬冊,軍衣8000套、雨衣1000套、水壺20箱以及馬槍5支”。

同年9月3日,"鎮海"、"海圻"等4艦,攜帶水上飛機轟炸上海“江南造船廠”。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戰果,但是,引起了上海當地恐慌。畢竟,這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襲。

1928年5月3日,"鎮海"等3艦對吳淞口進行炮擊,並施放兩架飛機對高昌廟和浦東投下了多枚炸彈。

這幾次戰鬥,雖然戰果有限。但是,威脅到了北伐軍的海運,致使北伐軍無法通過海運獲得後勤補給。

"九一八"事變後,鎮海號轉移至山東青島。“盧溝橋事變”以後,沈鴻烈任青島海陸軍總指揮,隸屬於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沈鴻烈為了阻止日軍登陸青島,下令拆下"鎮海"等東北艦隊所屬艦船的火炮,機槍等武器,然後自沉、堵塞港口。

其實,我覺得“鎮海號”只能算是拉著飛機的戰艦,不能算是航母。畢竟,噸位在哪擺著,也不能使用甲板起降飛機。但是,軍閥張作霖組建“水面飛機隊”的做法,值得稱讚。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