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最後的晚餐》放大的細節

作為《最後的晚餐》的作者,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發明家、 醫學家、 生物學家 、 地理學家 、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的繪畫技藝尤其出色,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作《最後的晚餐》放大的細節


其中《最後的晚餐》尤其典型。至於這幅畫的出名原因,讓我們放大“30倍”後,再看看。首先,這幅畫的題材是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畫中人物的表情十分生動傳神。而情節則是選自《新約聖經》,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時,被夜間逮捕他,但是卻沒有人帶路。後來,耶穌的門徒猶大以30塊錢為報酬向猶太教祭司長告了密,由於聚會人太多,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穌。逾越節共進晚餐那天,耶穌表示有人要出賣他,在場的人露出各式各樣的表情。

神作《最後的晚餐》放大的細節


畫中表情最有特點的則是洩密的猶大,或許是緊張和後悔還有擔心的混合導致的吧。他還進而弄翻了的瓶子。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自己身上的錢袋,還用手牢牢地握住了他出賣了耶穌的錢。而且猶大後面存在一把刀,至於抵著他的刀到底是處於什麼原因呢,恐怕只能由作者解釋了。

神作《最後的晚餐》放大的細節


達·芬奇的這幅畫不僅標誌著達·芬奇藝術成就的最高峰,也標誌著文藝復興的成熟與偉大。他創造性地使聖餐題材的創作,突出了“人”的表情和作用,對於人性的刻畫與表達,從而賦予了作品以創造的活力和歷史的意義。 不過這樣的一幅名畫最終還是消失在時間和戰爭的手裡,如今的畫作也經過了長達20多年的修復。

神作《最後的晚餐》放大的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