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資本家真的是對工人進行剝削嗎?


題主所說的外國應該是歐美國家,確切的說歐美資本家不對他們本國工人剝削,他們只對其他國工人剝削。因為歐美資本家沒有剝削本國工人的實力,因為他們的工會實在是太強大了。以美國工會為例子,他們能夠左右國會的政策制定,能夠影響政府的決策。歐美的工會組織,是一個既有道德制高點,又有實力的組織存在,工會的經費來源於公司的營業收入以及工人繳納的會費,工會組織當然知道誰把自己選上來的,當然知道為誰說話。譬如紐約工會曾經要求提高公交系統工人的待遇,在紐約舉行公交工人大罷工。導致整個紐約公共交通系統癱瘓,紐約高院對紐約工會判處一天200萬美元的判罰,工會直接交完罰金依然置之不理。最後市政府不得不出現允諾提高工人工資待遇,減少工作時間。

舉個例子,美國著名的汽車城底特律的破產。美國工會要求資本家們提高工人工資待遇,不但如此,還得管工人的養老,甚至連同性戀裡的夥伴也得公司管。在金融危機之中,資本家取和工人代表談判,說:大哥,能不能讓我緩一緩,咱們把每小時工資待遇70美元/小時降低到跟豐田一樣47美元/小時,當然只是暫時的,等我緩過來給大家補上。工人代表說:不行,我待遇絕不能降低。

最後實在受不了的資本家們,全部撤離了底特律。底特律從美國最大的汽車城一下子淪落為了荒草叢生的破產城市。這裡面的白人早就走了,留下來的大部分是黑人,因為黑人先把白人排擠走了。

除了歐美國家,其他國家的資本家們還是對工人剝削的。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剝削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通過科技佔有資源,壓根連工作都沒有給工人。

所以,資本家剝削一直都會存在,並且會存在下去。


嘟嘟讀讀


我把著名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奧地利學派開山鼻祖馮·米塞斯1967年在芝加哥大學慶祝建校75週年上演講裡的一段送給大家: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優越性就在於,它是按照每個人對其他人所貢獻的滿意程度來給付酬勞的。因此在這個社會分工體系內,這種體系會激勵每個人去竭盡所能。一個人為他人服務的越好,他所獲得的酬勞就越多。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消費者是至高無上的。而他作為商品生產者和為大眾提供服務的身份又會迫使他為其他消費者提供服務。 掙薪酬的人,其酬勞是消費者按照他所提供的產品按質論價的。如果僱主付給工人的酬勞多於後者所應得,那麼他就得承受銷售損失;如果他付的酬勞少於工人所應得,他雖能獲得額外盈餘,但這會吸引新的競爭者挖走他的工人,從而使工資水平又回升到損益平衡點。 至於人們如何依據或多或少存有偏見的觀點來評價這個薪酬體系並不重要。有人可能會認為一位歌劇演員或拳擊冠軍之所得比一個碼頭工人或打雜女工之所得高出了很多倍,所以這樣的薪酬體系是不公平的,但是我們要怪也只能責怪大自然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具備歌唱或拳擊比賽的才能。

另外,還要糾正大家一個偏見,許多社會中不平等的現象與結果,卻是在相對自由的個人選擇中不斷累加而成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娛樂圈明星,比如流量小鮮肉和小花的收入,大大高於一般勞動者,這是一種“結果上的不公平”,但是反過來推導,形成這個結果,卻是在自由和自願的基礎上:藝人當時自願進入娛樂圈發展,併為此承擔了很高的風險度,經紀公司是自願和藝人簽約的;影視公司,電視臺也是自願在自己的節目中選用了這些藝人,並且接受了經紀公司或者藝人工作室的報價,廣告投放主是自願將廣告預算投入這些藝人出鏡的節目,而觀眾也是自願收看這些節目,購買他們代言的商品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人被強迫做出某種選擇。

另外,風險和收益永遠是成正比例的,傳統庸俗馬克思經濟學總是有意無意忽略了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上付出的心智和計算的價值。

所以,所謂社會公平,有兩個維度,一是手段上的平等,二是機會上的平等。社會秩序與倫理,頂多能保證所謂機會上的平等,但無法完全保證手段上的平等。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好比賽跑,所謂的機會平等,就是保障儘可能多的報名者參賽,所謂的手段平等,只能表現為,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令槍一響,才能起跑,不可搶跑,也不許參賽選手服用違禁藥品,更不許你騎自行車騎摩托車來參加,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由於參賽選手本身的身體條件因為遺傳基因,人種,營養學,訓練水平等影響,千差萬別,所以不好意思,即使投入再多的社會資源去維護“手段平等”,也無法照顧到這個層面。這個理論放到經濟範疇也是一樣的.

那麼在什麼狀況下能允許經濟利益的分配不平等呢??根據《正義論》作者羅爾斯的理論,社會經濟收入和分配的平等,不是指所有社會成員在物質收入的量上一律平等,而是“各種成就和地位不但對所有成員開放,而且有平等的機會去觸達”,按照我們前面舉的跑步的例子,如果大家的職場生涯/收入增長是一場跑步,那麼人天生的稟賦差別無法消除,就只能努力創造參賽機會的平等,至於賽跑的名次不同,也就是收入水平,就是一種“公平的不等”,當然,在羅爾斯看來,天然稟賦的不同也需要社會修正,從而合理的經濟分配需要:照顧最少受惠階層的最大利益,地位和機會同時向所有人開放。


在這個基礎上,諾齊克又提出了“持有的正義”:即只要通過自願交換或者個體的勞動得來的持有物,你的所有權就是天賦的,不可剝奪的。如上所述,工人心甘情願接受了工資水平,觀眾心甘情願為流量明星買單,也是一種分配和持有的公正,當然,需要稅收這樣的“強制再分配”來調節,以防止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


晴天有時下豬


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理論純粹是胡說八道。我們看日本、加拿大的兩家家企業和美國的一家農場的資本家,就知道這種理論的荒謬。

日本神戶縣有一傢俬營紡織企業,一家8口人自種棉花,自籌資金購買設備和機器人,從事紡織品一條龍生產,從播種到棉花采摘到加工成高端床單、棉被、枕頭、沙發外罩等,幾代人70年如一日沒有一名僱工,自己原材料用完之後,再購買鄰居的,年批發銷售額約5000萬人民幣。積累的資產幾億元,他們家族除開有銀行貸款,剝削誰了?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奶牛養殖戶,一個13人的家庭,3個讀書,1個公務員,剩下9人從事奶牛養殖和奶製品加工。從喂飼料到擠牛奶到成品奶粉包裝全部自動化,沒有一名僱工,鮮奶都是經銷商上門運輸,年產值超過1億加元。他們剝削誰了?

再看美國加州的農場主,三家或五家合辦一個農場,實行股份制,從種到收清一色機械化,隨便一年都是幾千萬美元的產值。經銷商上門收購他們的大豆、玉米和小麥,他們數著大把的美鈔,他們剝削誰了?

在丹麥、挪威、瑞典,資本家給你一份工作,一年拿著8萬美元的工資,享受著免費的醫療和養老,週末近郊出遊,一年還有兩個月的帶薪假。您覺得這是剝削嗎?

邪惡自有一套邪惡的說辭。


梅奧醫邦診所


中國的工會只是個名譽組織,不會也沒權真正的為工人出頭辦事。工會工會,吃飽就睡!過去過個年節,還能發張電影票。現在,電影票貴了,也不發了。工會在工廠裡就是個閒職,養幾個閒著又不好安排的人。


冬陽4616




別的不多說,對於普通百姓的我們來說,能拿到手的工資越高越好,能享受到的福利越多越好,畢竟都是為了生活。

那麼我們來談談上次德國罷工的事情吧。

德國工人在罷工前每週工作5天,每天工作7小時,也就是說每週工作時間才35小時,而我們有幾個人能享受五天八小時?

德國工人罷工前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包含雙休日102天,40多天的帶薪年假,20多天的節假日。

德國工人罷工前工資不詳,但拿到了五年前的工資,德國西部工人平均時薪是27.87歐元,相當於人民幣278元;德國東部工人平均時薪是17.37歐元,相當於人民幣173元。假如每天工作8小時,則日薪至少是1400人民幣



然後德國工人通過這次罷工,爭取了以下福利。

1、每週工作時間從35小時降為28小時。

2、4月起薪資漲幅4.3%。

3、爭取到更為優質的崗位培訓。

我只能說德國工人乾的漂亮,何時我們能享受五天八小時呢?


職場一休


政治輿論為政權取得製造合理性,政治宣傳為穩固政權。什麼理論都可以編造。比如:要解放全人類;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我們去解救。刪除此回答


留住安


我有個有朋友在荷蘭公司,就是咱們李總理前幾天去荷蘭接見過的那個大公司領導,在京的外國老闆逼著員工休假,並說工作了一段必須休假,然後給他一個去美國出差的小工作,公司負擔來回機票和酒店費,讓員工休息一週。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是萬惡資本家做出的事兒呀


一定有規矩


所謂資本家,也是老百姓,只是富裕的老百姓,沒有特權,他們和普通百姓一樣受當政者剝削,所以真正剝削人民的是當政者,他們通過稅收、物價、發行貨幣等手段剝削人民,不單做的隱蔽而且有強制性,所以不受監督的權力就是禍國殃民的根源,孔子曰“苛政猛於虎”,因而先進體制把監督限制權力放在治國首位,是富國強民的最有效的手段


康142341986


小時候課本說的長大後才知道那只是洗腦的初級階段,說什麼資本主義行不通,是剝削老闆姓的,事實完全相反,和現在專家說的差不多


匯誠星Stone


歐美國家的資本家已經沒有剝削工人的能力了,因為他們有負責任的政府和工會,而且政府和工會知道是誰選自己上來的,也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


在印象中,歐美國家的工會,尤其是歐洲工會,別的事不幹,隔三差五搞罷工遊行,不是加薪就是減少工作時間,有什麼事不需要工人出面,工會出去談。

德國工人在罷工前每週工作5天,每天工作7小時,也就是說每週工作時間一共才35個小時, 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包含雙休日102天,40多天的帶薪年假,20多天的節假日。

五年前德國西部工人平均的時薪是27.87歐元,相當於人民幣278元;德國東部工人平均時薪是17.37歐元,相當於人民幣173元。假如每天工作8小時,則日薪至少是1400人民幣。

德國通過罷工,不僅僅縮短了工作時間,還順帶提升了工資,罷工的最後結果是:每週工作時間從35小時降為28小時,4月起薪資漲幅4.3%,得到更為優質的崗位培訓。

其實對於百姓而言,最頭疼的還不是工資和休息時間的問題,而是不發工資,每年的討薪都是老大難。

但是德國不存在這個問題,如果老闆欠薪,政府會墊付工人工資,工人拿錢回家,剩下的就是政府和無良老闆之間的事情了,老闆再厲害也不敢跟政府對著幹。



資本主義是不是萬惡的,主要看政府的性質和組成,一個民選政府,怎麼可能坑害自己的選民?

有錢人願意移民歐美,因為即使他們將來沒錢了,成為普通人,政府也能夠保障他們的權利,不至於被壓榨,因為有錢人的發家史就是壓榨史,他們太清楚了,他們想逃出這個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