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科技時代,企業如何用技術賦能業務?

“新制造業的班車已經啟動,如果不加速自己企業改革,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未來10-15年,大家可能會哭天喊地。”剛剛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制造”,呼籲企業積極變革。

量子芯片、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車路協同、物聯網、區塊鏈、生物識別、IoT,這些曾經出現科技板塊的詞彙,越來越多的走入大眾眼簾。

打破傳統企業困境,主動擁抱科技變革

做新零售的不是商場,不是超市,是互聯網公司;未來做城市管理的,不是實體的人,是虛擬的“城市大腦”;就連工廠的工人,未來都是一個個AI機器人。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面對前沿科技對傳統企業的衝擊,是每一個經營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於智慧科技的態度,我們可以從萬科的做法,得到一些啟示和思考。在本屆雲棲大會上,萬科杭州呈現了“智慧空間服務”的現場展示,可以看到其在“智慧人居、智慧園區、智慧停車、智慧城市”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這也印證了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前不久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說的“主動擁抱科技變革”。


雲棲大會:科技時代,企業如何用技術賦能業務?


落地多元場景應用 讓技術為人服務

那麼如何“擁抱科技變革”呢?

鬱亮透露,萬科目前已經明確的大的場景應用有16個,而細分的不下50多個,服務水平、管理效率全部都可以用科技手段進行大幅提升。譬如萬科管理的物業超過一萬個,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手段可以讓物業管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如房屋租賃板塊,智能化管家服務將提升安全性和舒適性;再如萬科大力發展的物流倉儲業,是提升全社會效率的關鍵行業,新科技的應用,將全面提升效率。

而萬科杭州,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將“智慧”落地至人居、園區等多個場景中。

智慧+人居空間

在智慧人居上,當別人還在糾結戶型如何設計、園林怎麼樣時,萬科杭州已經換了一個玩法,與阿里雲一起做智慧住宅。窗簾可以感應陽光,自動拉開,叫醒孩子的不是鬧鐘,是溫暖的朝陽,這樣的智慧應用是不是很溫暖。還有,對於有些出門忘記關燈的人來講,有一鍵斷電操作,是不是考慮得比較周到。中秋放假了,回老家過節,下雨了會擔心窗戶有沒有關好,沒關係,可以遠程操作,自動關閉。

對於智慧人居,萬科杭州還在不斷擴展其應用邊界,從基於雲端算法的全屋智能體系,升級到包括智慧安防、智慧管理、智慧環境、智慧燈光等服務模塊在內的智慧社區。在實踐上,落地有萬科·星空開始、萬科·西雅圖、萬科·玉泉、萬科溪望等項目,並逐步應用到智慧養老、智慧泊寓、智慧教育等多個智慧使用場景。

智慧+產辦園區

開會時,經常會遇到轉接頭的問題,蘋果電腦、聯想、戴爾各種接口對不上,是不是很尷尬。萬科杭州做的智慧園區有無線投屏技術,連接WIFI,不用數據線直接投屏。早晨上班時,燈、空調、窗簾一個一個開,夏天是不是滿頭汗,這裡可以自動感應開啟,真正做到人性化的智慧應用。還有人臉識別考勤、智能會議室、可視化數據大屏等多種應用。

在智慧園區打造上,萬科杭州通過與阿里雲平臺合作,並首先落地應用到黃龍萬科中心。藉助阿里雲平臺,可以將創新辦公、智慧物管、低碳綠色等應用系統所涉及到的所有樓宇、能源、停車、考勤、訪客、設備等多項數據,接入雲端進行計算,讓散亂的數據產生價值。在智慧應用中,可實現智能門禁、智慧停車、智慧郵局、智能訪客、智能辦公、智慧環控、智慧能源等多種使用場景,提高園區辦公效率、運營服務效率。


雲棲大會:科技時代,企業如何用技術賦能業務?


智慧+停車服務

對於停車,有兩個點能夠體現萬科杭州的“科技賦能”。一個是停車後找車位,特別是在大型商場和寫字樓,經常有人找不到車在哪裡,萬科使用了全視頻停車反向系統,手機定位,方便快捷。第二個是過崗亭的道閘時,常常因為車流較多、支付困難,導致出口擁堵。在萬科泊時易服務的停車場,如果是遇到上下班高峰,車輛滯留於出口處1分鐘以上,系統將自動提醒管理人員,在擁堵發生之前疏通車流,一旦擁堵超10分鐘,系統會自動抬杆讓客戶先出場後繳費,完全綁定客戶信用體系,省時省心。

目前,萬科泊時易智慧停車系統首個服務項目已在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落地,到2018年底,還將引入黃龍萬科中心、運河萬科中心、杭行道等項目中。

智慧+城市服務

在智慧城市中,阿里剛剛公佈的“城市大腦”2.0,覆蓋面積增至420平方公里,相當於65個西湖大小,讓杭州成為“移動支付之城”、“移動辦事之城”、“智慧醫療之城”。萬科杭州要怎麼做?未來,萬科杭州會提供餐飲、文化、交通、安保、健身、物業、物流、住宿、商業、語言等十大類智慧服務。像食材可追溯化技術,未來就餐,如果出現問題,可以追根溯源。24小時無人超市,對加班者而言是福音;VR虛擬旅遊,戴上眼鏡就可以感受多種美景。


雲棲大會:科技時代,企業如何用技術賦能業務?


對於前沿技術的衝擊,從萬科杭州的智慧空間展示來看,有兩點啟示可以借鑑,一是轉變觀念,主動擁抱科技變革,不拒絕,不遠觀;二是以人為本,將技術轉變為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工作質量的使用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