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喜算豐收賬」鬆桃:中藥材迎來大豐收

10月29日,筆者來到松桃自治縣長坪鄉地卡村鬱金種植基地,幾名村民正在查看鬱金的長勢情況,談論著今年的收成,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種植了360畝鬱金、160畝百合,覆蓋了貧困戶28戶,每天有30餘人在務工,一年發放40餘萬元的勞務費。”基地種植戶龍紫光告訴筆者,通過種植中藥材,極大地帶動了地卡村的貧困群眾增收。

“我今年4月開始來務工的,一天的勞務費是70元,一個月可以做15天左右。”正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石成鳳滿臉笑容地對筆者說。

“大家把水溝掏深一些,增強溝渠排水的能力,讓百合有一個好的生長空間。”在長坪鄉興隆村,30餘名群眾在田地裡種植百合,村支書彭秀平向大家提醒種植百合需要注意的細節。

據彭秀平介紹,村裡種植的中藥材產業,輻射貧困戶54戶254人,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

今年以來,興隆村圍繞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和“夏秋攻勢”安排部署,緊扣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之一,發展百合等中藥材500畝。

據介紹,長坪鄉按照產業發展長短結合的思路,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今年流轉土地3500餘畝,種植丹參黃岑600畝、百合700畝、萱草600畝、黃精113畝、鬱金320畝、何首烏110畝,發放勞務費115萬元,輻射貧困戶110戶500餘人。

多點開花的產業,灑滿陽光的苗鄉,處處生機勃勃。

筆者來到該縣迓駕鎮新寨村丹參基地,一株株葉大幹粗的丹參映入眼中。“今年的330畝丹參將迎來好收成、大豐收,可以實現產值108.9萬元。”左手拿著丹參的種植戶龍秀高開心地算起了經濟收入賬。

新寨村丹參項目種植基地以“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覆蓋貧困戶30戶159人,貧困戶不僅可以享受土地入股分紅,還能通過務工賺取勞務費,增加收入。

“我今年71歲了,來這裡打點零工,一天有60元,現在已經有2000元的勞務費了。”看著即將豐收的綠油油的丹參,新寨村一組的貧困戶石美乙滿臉笑容地說。

迓駕鎮今年有六個村發展丹參產業,種植了丹參990畝、594萬株,發放管護費20.79萬元,覆蓋貧困戶443戶1930人。

今年以來,松桃成功引進廣東康美集團、貴州中寶藥業分別到長坪鄉、黃板鎮建1000畝中藥材基地各1個,動員24戶種植大戶連片發展百合6000餘畝。目前新增百合、丹參、鐵皮石斛、何首烏、苦參等中藥材產業4.04萬畝。僅7—8月,全縣就完成中藥材產量2158.8噸,實現產值3127萬元,帶動貧困戶265戶522人增收。按照安排部署,到今年底,全縣累計投產中藥材面積將達7.22萬畝。(胡小林 黃烈敏 高秋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