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從”本本主義“到“框框主義”

  讀大學究竟有用還是沒有用?據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20萬人,這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就業群體及準就業群體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家裡蹲”。“啃老”並不是一個光鮮的詞彙,但是在現在的就業環境下,很多人將不得不經歷這樣的過渡期。也就在剛剛過去的一週,筆者受到邀請回到學校給學生們分享簡歷製作及目前就業形勢。但是可笑的是就在上週五卻突然接到了活動取消的通知。原因是學校要憑什麼重點的“本科院校”。更有意思的是,為了“少生事端”,大四的學生被強制按在學校,不許出去找工作。我也是醉了。

大學,從”本本主義“到“框框主義”

明哲保身是教師的底線

  筆者做校企合作多年,很多時候從學校角度也是希望學生都能夠有一個“美好前程”。很多企業的想法很短視,“過河現搭橋”,需要跟人家合作了,要學生,給老師“意思意思”。老師也不是”傻子”——然而從去年開始,你會發現,連這樣“意思意思”的機會恐怕也沒有了。從校園廉政建設的開始,很多老師也發現自己的崗位似乎也不再是什麼“鐵飯碗”,在很多時候自己一旦收受了企業的“好處”,後面真的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了。於是寧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也不願意和企業扯上“不尷不尬”的關係。畢竟安穩是教師行業的底線。很多時候寧可不做事也不能做錯事,所以現在真的,很多的教師已經養成了“佛系思維”——學生你在學校別給我惹事,企業嘛,我對你敬而遠之,我知道你的“企圖”。這樣一來,學生找工作,甚至於說是找實習的機會就更加渺茫了;從一個側面說,很多學生缺少職場經驗,被坑、被騙的機會也就會逐漸增多。

“最實誠招聘”的背後

  最近貴州興藝民族師範學院雷院長的一些“不雷”反而“無套路”的JD走紅各大招聘平臺及網絡,在現在這個“無套路、不招聘”,月薪過萬你別信的時代。這簡直是“奇葩”。當然“牛肉便宜、適合養老”更是勾起了一些“溫水杯泡枸杞”的老鐵們的共鳴,當然,最終我們的雷院長還是被頂頭老大老大請去喝咖啡了,並且就快速的甩了鍋,“此招聘廣告系雷院長一人的意思,與學校無關;我們學校那還是灰常灰常厲害的,雷院長他不會說話,大家不要當真哦。”雖然這則“最實誠招聘”沒有走多遠,但是卻反映出來現在的高校問題,很多時候你的創新思維再強,你只要是跳脫了一定框框,你就是完蛋了;只要是你的論文發文數量不夠,你的晉升就無望了。我曾經聽過很多大學老師的“哭訴”。“我們也想去關心學生,可是我們再怎麼關係,我們自己的論文不發表,我們也就還是那些工資。不要跟我講情況,人民教師也是需要吃飯的。”

大學,從“本本主義”到“框框主義”

  我們的“本本主義”已經不是個新名詞,什麼事情都要照本宣科,不講變通,現在的高校已經越來越缺乏生機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從過去的幾十年到現在,我們的社會與經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更新與調整。然而現在我們的各行各業似乎已經再次陷入了“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直至“框框主義”。人們就像《裝在套子裡的人》一樣,已經慢慢被束縛住了手腳。我們在工作中第一個被告知的不是“加油,大膽去做,我是你的領導,錯了我頂著……”而是“這件事不能做,你別給我惹事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