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物慾時代無聊逃生攻略

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這個時代,不被滿足的慾望似乎越來越少,世界也因此變得乏味。父輩小時候周遊地球的夢想,被小留學生在半年的Gap中完成。傳說中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的體驗,被一個微信視頻電話解決。甚至連天賜的容貌,都在整容醫生的幫助下越長越完美,也越來越趨同。

我們這代人,陷入了叔本華所描述的情形中。讀書的人越來越少,無聊的人越來越多。這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

娛樂:看直播與小視頻,真的毫無意義嗎?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有一句名言: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

上個世紀,文化的滑稽戲就在上演。無數人被電視變成了沙發土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場滑稽戲正在通過小視頻的形式,無所不在的吞噬碎片時間。

我曾經對抖音快手黨充滿批判,認為他們是全宇宙最無聊的帶鹽人。一分鐘一條,笑聲衝破太陽系,一刷就一天。讓生命淪陷在這樣的無聊中,真的對嗎?

直到我的朋友A君帶我看了一下午小視頻:從Excel製作小技巧,到英語教學,再到Rap,甚至根雕,各路大神雲集。然後,A君搬出《失控》裡的名言回覆我:要成長為新的物種,就要經歷所有你不會再扮演的角色。

"你看到的是滑稽戲,而我看到的是文化的演變。"A君說,無聊的未必是這個世界,有可能是我們自己狹隘的靈魂。而持續閱讀的意義恰恰在於,破除精神藩籬,避免無妄與自大。

後物慾時代無聊逃生攻略

工作:當激情被壓力吞噬,逃避可恥但有用嗎?

海明威在《真實的高貴》中寫道: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這可能是支撐無數加班黨的理由。996算什麼,《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在朋友圈的刷屏,足以說明奮鬥的辛苦與無奈。

但加班真能掙來好前程嗎?關於階級固化,甚至階級向下滑落的悲觀論調甚囂塵上。有不少人加班加到灰心,彷彿陷入囚徒困境:你努力,總有人比你努力。當所有人都踮起腳尖時,就更少人能看到前方的希望之光。

於是上班、奮鬥這些熱血沸騰的詞開始被無聊替代。而廁所成了逃避無聊的好地方:這裡私密,安靜,不會有人來打擾。縱然一蹲就是半小時,被催促時也可以理直氣壯地以"人有三急"來抵抗。

難道就真的沒有出路了嗎?吳曉波的力作《激盪十年 水大魚大》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這個時代從不辜負人,它只是磨鍊我們,磨鍊每一個試圖改變自己命運的平凡人。"

時代的觀察者通過著書立說點破謠言:一群人在嚷嚷階級固化,另外有一批人靠著創業改變命運。時代從來不懲罰真正努力的人。當你想要逃避時,或許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正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後物慾時代無聊逃生攻略

生活:人人都在從眾,可不可以有一點從容?

科幻小說《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話描述宇宙: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

生活中有無數人在用"空"填滿自己的生活。比如聚餐,享受美食的快樂在拍照發朋友圈的那一刻結束,畢竟網紅美食永遠是名頭大於味道。比如旅行,愉悅的心情在收拾好行囊、即將出門的前一刻結束——要去的城市同樣是水泥森林,真的無聊。

人人都覺得無聊,但為什麼人人逃不掉這些無聊的從眾行為?因為同事去過西藏,所以我也要去?因為客戶在這家餐廳打過卡,所以我也要去?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有時候,人們把面具佩戴得天衣無縫,連他們自己都以為,在佩戴面具的過程中,自己實際上就成了和麵具一樣的人了。

從眾的世界如此無聊,當你有一天開始從容時,你才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如此美好,正如薄伽丘早在14世紀於《十日談》中寫下的名言:在許多羽毛潔白的鴿子中間,一隻漆黑的烏鴉比一頭雪白天鵝更能襯托出鴿子的美麗。

你看,生活本身並非無趣,你需要的只是一把打開心靈的鑰匙。有時候,讀書就像是無聊生活中的一劑藥酒。幫助你溶掉心塵,從此耳聰目明地在這個有趣的世界裡馳騁。正如王小波在《萬壽寺》中所言: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 他還應該擁有更詩意的世界。

後物慾時代無聊逃生攻略

現代社會或許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需要讀書,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更加紛擾的世界裡。很多問題,也許並不能從書中找到定論,但讀書至少可以幫我們尋找方向。這句話,正是最近京東圖書的首支短片《尋找更好的答案》的臺詞。

就讓我們和京東圖書一起,在閱讀中對抗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