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進入大時代,如何把脈醫藥股投資機會?

用戶5547775963


  • 醫藥進入大時代,所以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醫藥股走勢非常不錯。曾經喝酒吃藥成為A股的主軸。只不過最近的A股好象對喝酒吃藥不感冒了。現在的A股對垃圾股更加看重。而且從各方面的消息來看,現在也是鼓勵炒作垃圾股了。

  • 最主要是很多垃圾股的股權質押出了問題。一旦這些個股的股權質押被平倉了,就意味著實際控制人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上週以來也是出臺了很多的消息來來解救股權質押。這些個股跌幅巨大,只要有消息刺激的話就會被拉起來。
  • 在這樣的情況下,醫藥股的表現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即使外資不斷看好醫藥股的機會,也反覆買入醫藥股,但是擋不住低價股垃圾股的炒作成風。估計喝酒吃藥在今後幾年都比較難有大的機會了。明年我更看好券商和有色的機會。
  •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看好醫藥已經很多很多年了,我們只說思路,醫藥行業在中國是機會最大的一個行業,注意,沒有之一,因為醫藥行業裡面很多的藥品將受益於老齡化導致的需求遞增。而且相比於國際巨頭上千億美元的市值,如今全中國所有的醫藥企業都相對來說市值很小。中國可能走兩條路,一條是印度那樣的強行仿製政策,這樣會使得醫藥公司有創新的惰性,另一條是保護醫藥研發知識產權,這樣可以促進創新,但是不利於降低藥價。如今來看中國正漸進式的向保護知識產權挺進,那麼情況就很明確了。

選擇醫藥股兩點上考慮:其一,有技術壁壘的企業,這一類企業有研發的實驗室,而且每年的研發費用投入都非常大,我們這裡不推薦個股,但是我們可以提示投資人去查詢和比較一下各醫藥研發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然後看一下衛生部關於這些企業的新藥審批情況。然後就可以簡單的得出結論,這些選擇幾乎沒有太多難度,繁瑣的事情最好自己做。

其二是一致性評價,由於主力還是仿製藥為主,創新太難太慢,所以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將淘汰大量的醫藥製造企業,一致性評價將最後使得仿製藥和原研藥在品質上趨同,未來就不會有國產和進口藥的品質和價格區別,相對於國外昂貴的原研藥,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藥更加有吸引力。

圍繞這兩條思路必然投資無往不利,道路是明確的,當然還是要強調一點,沒有一點點知識基礎,醫藥行業還是高風險的,並不是你想象的是印鈔機,未來有發展成巨頭的,也可能有分分鐘被淘汰的。


凱恩斯


不請自來,因為我最近也一直在關注醫藥板塊,所以就簡單談一談,歡迎相互交流

--------------楚河漢界,我是正題分割線---------------

大家先來看一張圖,給你一個直觀的感受

不知到各位看官有沒有看出點什麼?醫藥、釀酒和家電同屬於大消費板塊,但是從今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釀酒和家電走出了從持續性上漲行情,而醫藥卻徘徊在底部,這是為什麼呢,啪哥曾經說過,這主要是因為釀酒和家電這兩個行業已經完成了行業內部的洗牌與整合。因此剩下的龍頭不斷靠內生性成長獲得持續的確定性溢價,而這種情況也勢必會在醫藥行業發生。

這是為什麼呢?

(1)從上層建築上來講,今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權重的健康已經上升到了國家高度,日後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行業後期的利好應該值得想象。

(2)醫藥這個行業跟其他行業不一樣,它不是一般的特殊,這是一個治病救人的行業,一個社會越富裕,那麼人民對於健康的需求度就越高,舉個例子,必有有一種新型的特效藥可以延長癌症病人的聲明五六年,那麼無論這個藥品多貴,都會有人買,畢竟和自己的生命比起來,其他都是浮雲。

(3)題材比較豐富,想象空間比較大。舉個栗子,比如空氣汙染了、PM2.5高了----肺病治療;開放二胎--孕嬰用藥;再比如老齡化---慢性病治療等等,所以他題材。

(4)作為傳統的防禦性板塊,抗跌性比較強,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比較小,為什麼這說呢,無論經濟怎麼變化,人總不能不看病吧?所以它跟光伏、鋼鐵等週期性行業不一樣。

(5)政策不斷推進行業集中度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國家藥監總局推出了一系列的行業政策,比如一致性評價,臨床BE等,拿一致性評價舉個例子,以後國家只允許頭幾家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生產,其後的不再被許可生產,這個政策一改過去一個藥品有成百上千個企業生產的局面,對行業的淘汰力度可想而知。這這一點,我們要給藥監局的畢局長點個贊,這一系列政策的退出會加速整個行業的洗牌與整合,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未來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的龍頭藥企也會獲得像酒和家電行業那樣的確定性溢價。

(6)未來市場空間比較大,雖然現在我國的一些比較厲害的藥企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把他放在美國市場仍然是個“小企業”,比如我們A股某龍頭藥企市值1919億人民幣,美國的某龍頭藥企3746億美元。

簡單說這麼多,以上觀點僅供切磋交流之用,僅供切磋交流之用,僅供切磋交流之用,並無任何建議之嫌。


趣聊財經


看了一下,大家把對於醫藥領域的投資眼光還是僅限於股票市場,如果有能力的話大可以跳出這個範圍,制不了藥我還不能投資一下醫療器材嗎?

第一點,醫藥屬於大消費浪潮中的最大一朵浪花,受週期影響小,人們對於健康的需求增加,對於醫藥領域的選擇面比較廣,如果看中價值投資,可以從生產靶向藥公司和有新藥研發能力的公司方面找,還有一方面是檢測領域,體檢、孕檢等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也是一個方向,其他的可以隨當前熱點節奏走,短期不會考慮太多的因素,關注事件驅動和技術形態就可以了。

第二點,除了股票市場投資外,目前醫療器械的門檻比較低,投資回報還是很樂觀的,實體投資也是一個方向,想賺快錢的就不要考慮了,說這一塊是因為外部因素對於醫療器械的價格影響是比較小的,並且在市場對體檢的重視,各種簡單的智能體檢電子產品運用而生,從這兩個方面考量,同時也做到了分散風險的目的,一舉兩得。

就醫藥行業來講,很多尖端的東西都是以進口為主,我們本土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就去年的數據來看,全國醫保人數13億多,基本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刺激醫藥行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未來最有潛力的行業之一。

我是財經研究員,喜歡的點個贊加個關注,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區一起探討


天下股經


誰創新,誰有前途。醫藥行業兩大法寶,上市前靠研發,上市後靠醫學!

有一些中藥企業,或有保密配方企業,或有獨家品種企業,這些僅僅是政策紅利,並不足以支撐企業的長期發展的。而且很多所謂的獨家品種,實際上根本沒有臨床價值!短期的漂亮利潤,從長遠來看,是沒有價值的。



Paul梅斯


從美國股市來看,醫藥股往往是大牛股的產生地,生物製藥、抗癌神藥一直是市場追逐的熱點,國內亦是如此,恆瑞醫藥是龍頭,雲南白藥,片仔癀這些擁有絕密配方護城河的也是值得長期擁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