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學外語都算不上是愉快的經歷。多數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十幾年,仍然不能熟練、流暢地使用英語。


相比之下,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學習語言似乎容易得多,掌握多種語言者司空見慣。

歐洲盛產的語言學習達人,在中國更是令常人難以想象,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據說各掌握數十門外語,馬克思甚至能“閱讀歐洲一切國家的文字”。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期間查閱了各種語言的資料


西方人學外語真的這麼容易嗎?為什麼中國人學得如此費勁?有沒有更適合中國人學習的語言?

歐洲人學歐洲話

母語為某種歐洲語言者,在學習其他歐洲語言時,確實享有非常高的學習便利。


有研究發現,以英語為母語者經過23-24周的學習,即可熟練掌握荷蘭語、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等語言。中國人在同樣時長的學習後,通常連美國動畫片都看不太懂。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反過來,據路透社所報道的一項2011年進行的調查,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包括瑞典、挪威和丹麥)不但互相聽懂對方的語言,而且英語水平也是全世界所有非英語國家中最高的。

更擅長掌握多門語言的是盧森堡,除本國的盧森堡語外,還因為人口血緣上與法國接近、歷史上又一直屬於德語系的神聖羅馬帝國,將法語和德語也列為官方語言。

每個盧森堡人都要在小學階段接受德語授課,在中學階段接受法語授課,很多人還會說英語或荷蘭語。在盧森堡的日常交流、傳媒和政府工作中,三種官方語言都有使用,並不會讓盧森堡人感到生活困難。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盧森堡2004年發行的2歐元紀念幣上同時印有盧森堡語和法語


為什麼歐洲人學其他歐洲語言這麼容易?

世界上的各種五花八門的語言,根據語音、詞彙、語法結構和規則之間的相似或者對應關係,可以從宏觀到微觀被歸入各種“語系”“語族”和“語支”之下,並根據各語言之間的系屬關係,整理出各種語言的“家譜”。

大部分歐洲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可以追溯到大約八千年前的原始印歐語。很多語言還屬於同一語族、語支,如馬克思的母語德語和他熟練掌握並用來寫作的英語,都歸屬於印歐語系下的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在“家族樹”上屬於“近親”。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印歐語系的譜系圖(點擊放大查看),可以看到左下角的英語和德語之間的關係的接近程度

具備這種親緣關係的語言,往往存在一種被稱為“相互理解性”或者叫“語言互通”的現象,也就是說,說某種語言的人,在沒有事先了解或學習的前提下,能夠聽懂或讀懂另一種語言。

一般來說,互通的語言之間在語音、詞彙(特別是“你”“我”“他”“頭”“手”“腳”之類的底層詞彙)、語法結構上面都有著很強的相似之處。

家族樹上靠得越近的語言,就越有可能互通。和德語、英語、荷蘭語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盧森堡語,甚至可以算作是德語的一種方言。

馬克思熟練掌握的法語和意大利語也互為近親語言,同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之下的意大利-西羅曼語支。

從法語的“Comment vous appelez-vous?” (漢語直譯:如何/您/稱呼-您自己)或者意大利語的“Come si chiama Lei?”(漢語直譯:如何/您自己/稱呼/您)即可發現,它們在詞彙、語序、語法、語言邏輯乃至思維方式上都頗為相似。

更突出的例子是英語和弗裡西語(通用於荷蘭北部弗里斯蘭省的一種語言),同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之下的盎格魯-弗裡西語,在“語言家族樹”上的位置可以說是緊密接近。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二者在視覺上就極為相似:英語中的“What is your name”,在弗語中就是“Wat is jo namme”(漢語直譯為“什麼/是/你的/名字”,與親緣關係較遠的意大利語和法語有明顯不同)。

有英諺形容兩種語言的相似性:“As milk is to cheese, are English and Fries”(英語和弗裡西語的關係,就像牛奶和奶酪一樣)。

詞彙方面,近親語言間的互通性尤為可觀,單詞多數都同出一源,且書寫和發音形式都十分接近。同樣隸屬於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和德語之間,有56%的詞彙有共通性。

更極端的例子出現在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語言所屬的羅曼語族,由於各同族語種的詞彙多數同源,且書寫和發音形式都十分接近,它們之間的詞彙共通度最少也能夠有71%(如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之間),而意大利語和法語之間以及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之間的詞彙共通性更高達89%。

可對比下面的例句:

西班牙語:Ella hecha siempre la ventana antes de yantar.葡萄牙語:Ela fecha sempre a janela antes de jantar.漢語直譯:她/關上/總是/窗戶/在…之前/晚餐漢語意譯:她總是在晚餐前關上窗戶


因此,一個精通葡萄牙語的人,即使從未接觸或系統學習過西班牙語,也能比較容易地理解西班牙語文字,甚至聽懂用西班牙語說的話。

顯然,人們學習與母語系譜接近的語言時,甚至用不著刻意學習、只需保持日常接觸就能大體掌握。而且如前所述,即使語言間沒這麼接近,只要大體還屬於近親語言,學起來也相對輕鬆。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世界語言語系地圖


像前文提到的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冰島語等斯堪的納維亞語言,因為都是古諾爾斯語的後代,且同屬日耳曼語族的北日耳曼語支,親緣關係、地理位置都非常接近,因此瑞典人要聽懂挪威語或丹麥語並不困難。而且這些語言和英語也同屬日耳曼語族,所以斯堪的納維亞人只要受過正常的英語教育,差不多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對歐洲人特別便利的是,世界上學習者最多的幾種“主流語言”,大多也正是歐洲人擅長學習的歐洲語言。

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中,歐洲語言就佔了四席。其他不少歐洲語言如德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等,無論在使用者人數還是文化和地理上也都很有影響。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聯合國官方網站上的六種工作語言


同樣是學這幾種語言,中國人的母語系譜差距太遠,比起歐洲人自然望塵莫及。

不過,中文有沒有這樣的近親語言,讓中國人學起來比較容易呢?

孤單的中文

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中國人的母語——現代漢語,在語言家譜裡找不到任何“近親”。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漢藏語系的語言譜系圖


與分支繁茂的歐洲各語族不同,漢語在“家族樹”上屬於“漢藏語系”這一古老而凋零的枝條。如果我們不把吳語、粵語、客家話等看作獨立語言的話,那現代漢語就像是一片孤零零的葉子,沒有親族可言。

現存語言中,與現代漢語親緣關係最近的,只有藏緬語族的諸語言,如藏語與漢語就可算是遠親。

不過,這些語言的祖先,在大約4000到5000年前,就已經和漢語的祖先“分家另過”了,如今只在數字和人稱代詞等基礎底層詞彙上具備同源性。對當代中國人而言,藏語無論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完全是一門外語,會漢語對學習藏語毫無助益。

不過,廣大中文母語者也無需氣餒,因為除了親族關係外,另一個因素也可能提高語言間的互通性:長期的文化交流。

除了巴斯克語等少數“與世隔絕”的語言外,大部分“主流語言”之間都有過一定程度的交流。有些語言之間雖然沒什麼親緣關係,但地理上非常接近,也有著長期的雙向文化交流,如英語和法語。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英語詞彙的來源比例



還有些語言,長期受到地理上接近、但語系不同的強勢語言及其文化的影響,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漢語對周邊的日語、韓語、越南語等語言的影響。

在這些情況下,一種語言中都會存在不少與其他語言接近甚至相同的詞彙,結果在詞彙上,語言之間就具備了“共通性”,可能表現在書寫形態,也可能是表現在發音方面,更可能兼而有之。

如法語和英語,雖然語族不同,因為歷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原因,有著27%的詞彙共通度。

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與中文也有類似的關係,而且詞彙共通度遠高於英語和法語。這些語言雖然不屬於漢藏語系,而被認為屬於阿爾泰語系或者是系屬不明的語言,但其文明長期受到中國影響,並從漢語中“進口”了不少詞彙,甚至直接用漢字書寫。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這張1963年10月17日報道朴正熙初次當選韓國總統的《東亞日報》,可能任何中國人讀一遍都能不太費力



今日的日語、韓語和越南語中都有“漢字詞”,即歷史上從漢語中借入的詞彙,在這些語言的總詞彙量中所佔的比例大約為60%,甚至達到70%,和漢語的詞彙共通度相當於近親語言的水平。前文提到的、同屬於羅曼語族的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詞彙共通性也不過如此。

日語和漢語在詞彙上的相似程度,任何見過日語的中國人都深有體會,比如著名的“《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和平條款”),它的一部分原文是這樣的:

日本國民は、正義と秩序を基調とする國際平和を誠実に希求し、國権の発動たる戦爭と、武力による威嚇又は武力の行使は、國際紛爭を解決する手段としては、永久にこれを放棄する。


中文譯文則是這樣: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越南語中,類似“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越南語漢字為“共和社會主義越南”,即“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意)之類的漢字詞語也不為少見。韓語也充斥著諸如“식용유”(sigyongnyu, 寫作漢字即“食用油”)、“송별연”(songbyeoryeon,漢字“送別宴”)等中國人並不陌生的漢字詞。

這種現象雖然不能讓我們對這些語言無師自通,但還是能讓我們在記憶單詞、甚至猜測文意方面,獲得一定程度的輕鬆。

特別是在書寫中大量使用漢字的日文,更能讓許多中國人在讀過之後產生一種由衷的自豪感,彷彿已經掌握了日語一般。

對於唯一精通的語言是漢語的中國人而言,日語、韓語或者越南語在入門上顯然比英語或法語要友好一些,當然這些語言的語法與漢語差異仍然較大,不可輕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