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衡量成功的標準從效率轉向“有效性”。


時代已經變了,洞察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越來越能夠給人帶來更多的回報。怎麼獲得洞察力呢?首先要養成學習者的生活方式。暢銷書作家邁克爾·西蒙斯(Michael Simmons)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巴菲特的學習方式,原標題為“The No. 1 Lifelong Habit Of Warren Buffett: The 5-Hour Rule”。


我還記得,第一次聽說沃倫·巴菲特把 80% 的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的時候有多麼驚訝。而且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他都是這樣做的。更讓我的驚訝的是,他的商業夥伴透露出來的每週日程安排:

你可以時不時看一下他的日程表,就會發現他還有專門的理髮時間。

“星期二,理髮日。”

這就是他創造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記錄之一的原因。他有很多時間思考。


“這怎麼可能!”我有點不敢相信。“為什麼一家有數十萬員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會有這麼多空閒時間,而我的日程卻排得滿滿的呢?”“這位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投資者,會有那種‘我不能’的情況嗎?”我想知道。

在看了幾乎每一次巴菲特的專訪,閱讀了他給股東寫的每一封年度信件和多本傳記,並將這些經驗應用到我的生活中之後,我想我終於明白了巴菲特為什麼、以及如何採用這個時間表。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得到一套清晰的操作方式,來採用5小時法則(每週至少有5個小時的刻意學習時間),並更加接近巴菲特的學習方式,讓刻意學習成為你的首要競爭優勢,並從本質上獲得學習回報。但是,讓我們先來看看巴菲特對知識工作的看法,這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想的都不一樣。

“知識是有力量的。它控制著機會的獲得和自己的進步。”

——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

簡而言之,研究巴菲特讓我意識到兩件事……首先,在知識經濟中,學習和思考是你在職業生涯中能做出的最好的長期投資。學習和思考決定了我們的決定。然後,決定我們決定的結果。

其次,巴菲特的日程表預示著,一類新的知識工作者(尤其是投資者、企業家、設計師、開發者、教練、顧問、思想領袖等)需要認識到,學習和思考不僅僅是做就完了,而是他們長期成功的關鍵。讓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2009年,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寫了一篇標誌性的文章,名為《Maker’s Schedule, Manager’s Schedule》。格雷厄姆是YCombinator的創始人,這家公司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啟動加速器,是AirBnb、Dropbox、Stripe和Reddit的支持者。在這篇文章中,他闡述了知識經濟中兩種日程表的區別:

經理的日程表(Manager’s Schedule):經理的日程表是給老闆的。它體現在傳統的日常會議中,每天都被分割為一個個小時。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為一項任務安排幾個小時,但是在日常的情況下,你每一小時做的事情都會不同。

製造者的日程表(Maker’s Schedule):還有另一種安排時間的方式,這在製造東西的人群中很常見,比如程序員和作家。他們通常喜歡以至少半天的時間為單位。你不能以一小時為單位編寫好一個程序。一小時不過是剛剛開始。

巴菲特則是第三種,一種學習者安排時間的方式。簡而言之,學習者的日程優化了對協調和輸出的洞察力。經理的日程主要是關於協調的,製造者的日程主要是關於產出的,而學習者的日程主要是關於洞察力的。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這種區別看著簡單,但非常深刻。

當我們為了獲取洞察力而設計我們的生活時,我們的日程安排將會完全不同:

我們會利用好空閒時間,而不是讓自己陷入忙碌。儘管管理者必須時刻保持著注意力,這樣他們才能對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但是學習者創造了大量空閒時間,來超越噪音並獲得觀察問題的視角。

·我們工作的環境會帶來更多的創造力。正如我在《為什麼成功人士每週花10個小時在“複合時間”上》中所寫的,歷史上許多最偉大的見解都是在小睡或散步時產生的,不一定是在辦公大樓的小隔間裡。

·我們在學習、實驗和思考上投入了大量資源,因為它們是洞察力的基本組成部分。學習是通過人、信息和經驗來獲得多樣化、稀有和有價值的知識積木。思考就是將這些積木組合成稀有而有價值的組合。實驗就是要看看這些組合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

·我們衡量成功的標準是我們洞察力的質量,而不是我們完成待辦事項的速度。換句話說,我們衡量成功的標準從效率轉向有效性。

1、學習者生活方式的第一個區別

“我們現在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學習是跟上變化的終生過程。最緊迫的任務是教會人們如何學習。”——彼得·德魯克

為了將學習者的生活方式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讓我們後退一步,想想在21世紀做一名知識工作者意味著什麼。

在這方面,沒有人比彼得·德魯克做得更好,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家。德魯克強調了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重要性:

“管理在20世紀最重要、也是真正獨特的貢獻是:製造業體力勞動者的生產力提高了50倍。在21世紀,管理層需要做出的最重要貢獻,同樣是提高知識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這就引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為知識工作者,我們如何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如果你閱讀了最新的《productivity porn》,就會知道,生產力的關鍵是採用最新的應用程序、黑客或習慣。

德魯克在更深層次上回答了關於生產力的問題,他的回答幫助我們思考從長遠來看什麼才能真正讓我們有生產力。以下是德魯克提出的影響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六個因素:

1、優先級。提高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要求我們問這樣一個問題:“任務是什麼?”

2、自我管理。這要求我們將提高生產力的責任強加給自己,必須要進行自我管理。

3、創新。持續創新必須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工作、任務和責任的一部分。

4、學習。知識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但知識工作者也同樣需要不斷地去教學。

5、質量。知識工人的生產力不只是產量的問題。質量同樣重要。

6、目的。知識型員工被視為“資產”,而不是“成本”。“這要求知識工作者應該優先於為組織工作。

德魯克關於影響知識工作者生產力因素之所以特別有趣,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幾乎所有的因素都與影響手工勞動者生產力的因素完全相反。其次,現在許多知識工作者仍然把他們的職業生涯組織得更像體力勞動者,幾乎只關注效率、努力工作和高產出。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沃倫·巴菲特的職業生涯中看到了這種區別。巴菲特的天才之處在於他把學習放在優先地位,這樣他就能有更高質量的洞察力。

在巴菲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每年只進行少量投資。巴菲特在描述他的方法時說:“投資的訣竅就是在那裡,看著球一個接一個拋過來,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們大喊,“揮棒啊,你這個笨蛋!”,直接忽略它們。

令人驚訝的是,巴菲特已經有多年沒有投資了。你能想象如果你是一名專業投資者,多年來每天醒來不投資會有多困難嗎?巴菲特理解、並實際貫徹了知識社會中知識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巴菲特和學習者的生活方式將時間轉化為價值,這與典型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後者借鑑了常規的體力勞動的文化。

以下是21世紀的知識工作流水線: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巴菲特並不是唯一一個圍繞洞察力重新制定日程的人。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很多關於企業家和領導者的故事,他們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有時間進行深思熟慮的學習。包括:

·億萬富翁企業家馬克·庫班(每天3個多小時)

·億萬富翁企業家阿瑟·布蘭克(每天2個小時以上)

·億萬富翁投資者大衛·魯賓斯坦(每週6本書)

·億萬富翁企業家丹·吉爾伯特(每天1-2小時)

·埃隆·馬斯克(他年輕時每天2本書)

·馬克·扎克伯格(每兩週一本書)

·傑夫·貝佐斯(他13歲時讀過數百部科幻小說)

·以及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艾格(每天早上4 : 30起床)

學習者生活方式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是,我們正處於一個獨特的歷史時刻,這種生活方式的回報正在增加。

2、學習者生活方式的崛起

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這種技術變革正在導致文化變革,特別是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從而增加了洞察力的回報。努力工作對成功至關重要。但是收益正在向洞察力傾斜。

這讓我想到了下一點:學習者的生活方式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社會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許多專業人士已經擺脫了更傳統的工作生活方式:

·每週工作70多個小時,同時將健康、學習、家庭和朋友置於職業成功之後

·在工作中保持專業的姿態(同時讓自己留在門口)

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去設計自己生活方式:

雖然所有這些都不一樣,但它們也有很多共同點。人們不想僅僅為了賺到勉強夠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錢,被強迫去做下面的事情: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做他們不想做的工作、當他們不想工作的時候去工作、和他們不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在令人窒息的環境中工作。

巴菲特的貢獻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學習者的生活方式。這類工作特別適合那些:

終身學習者、深愛學習的人、享受虛擬工作的人、欣賞靈活性的人、長期的思考者、想要因為影響而獲得報酬,而不是付出時間換取報酬的人。我唯一的遺憾是,我之前沒有接觸到這種生活和職業道路,因為我非常適合這種生活和職業道路。


3、啟動學習者生活方式的兩個步驟

第一步:把自己放在洞察力有價值的工作、職業、公司和行業中。這些選擇對我們的學習都有深遠的影響。

在極端的情況下,在沃爾瑪給貨架上貨的人,只會因為他們的體力勞動而受到重視。同樣,一個不斷重複做同樣事情的白領工人將會因為他們的努力和準確性而受到重視。

在這中間,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比一個變化緩慢的行業更有可能欣賞新的見解和創新。另一方面,像沃倫·巴菲特這樣的長期價值投資者每年只需做出幾項重大投資決策,就能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投資回報。創業者必須迅速學習幾門學科才能成功,他們的生死取決於自己的決定。

我遵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每一個階段對下一個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步:提高你洞察力的影響力。當你提高你的學習和思考能力時,你洞察力的價值就會增加。為了利用這個規律,你需要花時間學習和學習如何更有效地學習。

這樣,你的知識就會自我複合,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洞察力將成為職業生涯中持久的競爭優勢。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36氪網站,原標題《“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司聯繫。材料僅代表我司相關觀點,不做為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