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傳亮:黨的幹部教育發展:回顧與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自創建來,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幹部學習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抓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學習,這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美國學者沈大偉在所著的《中國共產黨的收縮與調試》裡也認為舉辦黨校這一做法是共產黨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重大歷史關頭,回顧黨的幹部教育發展近百年曆程,可從中汲取攻堅克難的歷史智慧。

黨的幹部教育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1949年)

這一時期幹部教育格局逐漸形成。創建初期黨就重視黨內教育。1921年7月,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就提出:“一切產業部門都要成立工人學校,提高工人覺悟,並逐漸使之成為工人政黨的中心機構。”8月,毛澤東、何叔衡在長沙辦起了湖南自修大學,培養了夏明翰、楊開慧、李維漢等一批優秀幹部。1924年5月,黨的第一次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認為:“黨內教育的問題非常重要,而且要急於設立黨校養成指導人才。”根據這個決議,我們黨成立了兩所最早的黨校—安源黨校、北京黨校。那時,全國黨員只有幾百人,我們黨就如此重視設立黨校問題。土地革命時期,幹部教育蓬勃開展,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提出加強黨內教育,1933年3月,中央革命根據地創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這是中央黨校的前身,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時停辦。在一年半時間裡,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3批學員、大約300多人從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畢業,為蘇區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1935年11月剛到陝北,黨中央就在瓦窯堡恢復了中央黨校。延安期間,幹部教育更加受到重視,辦起了30多所幹部學校。毛澤東在1938年10月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爭任務。”1939年2月,中央成立幹部教育部,統管幹部教育工作。1940年、1942年,黨中央先後發出《關於在職幹部教育的指示》《關於在職幹部教育的決定》,對在職幹部教育進行了部署。革命時期我們黨初步形成了黨中央和各級黨委領導下的、學校培訓與在職學習相結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幹部教育格局,為奪取勝利培養了大批幹部。

第二個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年)

這一時期幹部教育形成體系。1953年10月,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黨校工作。1954年12月,黨中央印發《關於輪訓全黨高中級幹部和調整黨校的計劃》,將原有的東北局、西北局等5箇中央局黨校以及山東、華南2個分局黨校,改為7箇中級黨校。1956年2月,黨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初級黨校工作的指示》,規定各省市委黨校一律改稱為初級黨校,並對教學任務、課程安排、管理體制作出安排。這樣就初步建立起高級黨校、中級黨校、初級黨校以及業餘黨校和夜黨校構成的比較完整的黨校教育培訓體系。此外,黨還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辦起分工鮮明的各類幹部教育學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高校的建立也有培育幹部的用意。黨中央頒佈了《關於加強理論教育的決定(草案)》等規定,將幹部的政治理論和黨性教育與文化業務教育並重。“文革”時期,黨的幹部教育遭受嚴重挫折。

第三個階段: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2012年)

這一時期幹部教育日益走向制度化規範化。1980年2月,中宣部、中組部發布《關於加強幹部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教育幹部是一項戰略任務,要逐步實行正規幹部教育制度。1983年10月,中組部印發《全國幹部培訓規劃要點》。自1991年以來,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的制定五年一個週期,堅持至今。1995年,黨中央發佈《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第一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對黨校的教育方針、基本任務、領導體制、班次、學制、教學等進行了規範。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的戰略決策。2006年1月,黨中央制定了《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第一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對幹部教育培訓作出規定。2008年10月,中央頒佈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這個階段幹部教育培訓格局日益完善。為了加強對公務員的培訓,1994年9月,國家行政學院正式成立,各省地市縣的行政學院也相繼成立,出臺了《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規定》和《行政學院工作條例》。2005年,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三所幹部學院成立,2006年決定建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從而在國家層面形成了“一校五院”的“中央隊”。一些地方也利用紅色資源創辦了幹部學院,幹部學院系統逐漸形成。黨和政府還在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全國重點高校建立培訓基地,並嘗試進行幹部選學制度。這個階段幹部教學內容也與時俱進,如中央黨校逐漸形成了“三基本”“五當代”的教學內容佈局。各地黨校結合本地特點,加大了紅色資源利用,黨性教育明顯加強。這個階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不同類型的教育方式。

第四個階段:新時代(2012年以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幹部教育也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幹部教育,新時代的幹部教育有三個鮮明特點。

一是幹部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實現新突破。各級黨校都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幹部教育的中心內容,要求廣大幹部以此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同時,幹部教育內容更加重視馬列經典原著的理論教育,更加重視補“鈣”壯骨的黨性教育,形成了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主體,以理論教育和黨校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

二是幹部教育強調依法治教、從嚴管理。2013年3月,中組部下發《關於在幹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院管理的規定》,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學員管理,切實改進幹部教育培訓作風。2013年9月,黨中央印發《2013—2017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18年11月初,中共中央印發《2018—2022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黨校姓黨,明確進一步優化幹部教育的思路。2015年10月,黨中央發佈修訂後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培訓教育工作。

三是幹部教育機制改革實現突破。2018年根據中央的部署,有著85年曆史的中央黨校和有著24年曆史的國家行政學院合併,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這是幹部教育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表明,黨的幹部教育到了新起點。此外,包括課堂講授、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網絡教學、自主選學等在內的幹部教育形式更加豐富,領導幹部帶頭講黨課成為習慣。

當下,中國改革進入攻堅期、經濟呈現新常態,外部環境發生新變化。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實現破局,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展望新時代,幹部教育事業要適應新時代的新形勢新要求,就必須牢牢把握幹部教育規律,把加強幹部教育作為新時代的一項戰略任務、基礎工程抓實抓好;必須以政治理論培訓為重點,堅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幹部頭腦,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成為黨員幹部的工作指南;必須以堅定理想信念的黨性教育為關鍵,通過加大黨史國史教育、採取現場教學等方式,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這個基本要求,結合幹部自身需求,完善幹部教育佈局、優化幹部教育課程、細化幹部教育評估;必須圍繞全面提升黨的執政本領這個關鍵,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深化幹部教育改革,不斷提高幹部教育質量。

本文作者系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