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自创建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干部学习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美国学者沈大伟在所著的《中国共产党的收缩与调试》里也认为举办党校这一做法是共产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的重大历史关头,回顾党的干部教育发展近百年历程,可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历史智慧。

党的干部教育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这一时期干部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创建初期党就重视党内教育。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提出:“一切产业部门都要成立工人学校,提高工人觉悟,并逐渐使之成为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8月,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办起了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夏明翰、杨开慧、李维汉等一批优秀干部。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那时,全国党员只有几百人,我们党就如此重视设立党校问题。土地革命时期,干部教育蓬勃开展,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提出加强党内教育,1933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是中央党校的前身,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停办。在一年半时间里,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3批学员、大约300多人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毕业,为苏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1935年11月刚到陕北,党中央就在瓦窑堡恢复了中央党校。延安期间,干部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办起了30多所干部学校。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争任务。”1939年2月,中央成立干部教育部,统管干部教育工作。1940年、1942年,党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对在职干部教育进行了部署。革命时期我们党初步形成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学校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干部教育格局,为夺取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

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这一时期干部教育形成体系。1953年10月,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党校工作。1954年12月,党中央印发《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将原有的东北局、西北局等5个中央局党校以及山东、华南2个分局党校,改为7个中级党校。1956年2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初级党校工作的指示》,规定各省市委党校一律改称为初级党校,并对教学任务、课程安排、管理体制作出安排。这样就初步建立起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以及业余党校和夜党校构成的比较完整的党校教育培训体系。此外,党还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办起分工鲜明的各类干部教育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高校的建立也有培育干部的用意。党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等规定,将干部的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与文化业务教育并重。“文革”时期,党的干部教育遭受严重挫折。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年)

这一时期干部教育日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80年2月,中宣部、中组部发布《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教育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要逐步实行正规干部教育制度。1983年10月,中组部印发《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自1991年以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五年一个周期,坚持至今。1995年,党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校的教育方针、基本任务、领导体制、班次、学制、教学等进行了规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决策。2006年1月,党中央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作出规定。2008年10月,中央颁布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这个阶段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日益完善。为了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1994年9月,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各省地市县的行政学院也相继成立,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和《行政学院工作条例》。2005年,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成立,2006年决定建立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从而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一校五院”的“中央队”。一些地方也利用红色资源创办了干部学院,干部学院系统逐渐形成。党和政府还在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全国重点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并尝试进行干部选学制度。这个阶段干部教学内容也与时俱进,如中央党校逐渐形成了“三基本”“五当代”的教学内容布局。各地党校结合本地特点,加大了红色资源利用,党性教育明显加强。这个阶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

第四个阶段:新时代(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干部教育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新时代的干部教育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干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各级党校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要求广大干部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干部教育内容更加重视马列经典原著的理论教育,更加重视补“钙”壮骨的党性教育,形成了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体,以理论教育和党校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格局。

二是干部教育强调依法治教、从严管理。2013年3月,中组部下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院管理的规定》,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作风。2013年9月,党中央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8年11月初,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党校姓党,明确进一步优化干部教育的思路。2015年10月,党中央发布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培训教育工作。

三是干部教育机制改革实现突破。2018年根据中央的部署,有着85年历史的中央党校和有着24年历史的国家行政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这是干部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表明,党的干部教育到了新起点。此外,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自主选学等在内的干部教育形式更加丰富,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成为习惯。

当下,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呈现新常态,外部环境发生新变化。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实现破局,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展望新时代,干部教育事业要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牢牢把握干部教育规律,把加强干部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一项战略任务、基础工程抓实抓好;必须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干部头脑,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指南;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性教育为关键,通过加大党史国史教育、采取现场教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这个基本要求,结合干部自身需求,完善干部教育布局、优化干部教育课程、细化干部教育评估;必须围绕全面提升党的执政本领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干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干部教育质量。

本文作者系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沈传亮: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A类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