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改名預示著流量變現,上線打車功能是否會掀起行業燒錢大戰?

在共享單車如何轉化自己的流量問題上,很多的共享單車公司是沒有太多的想法,或者是根本沒有考慮。我們的前兩大巨頭小黃和摩拜,它們的做法也是如此,雖然是有少量的功能加入,但根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轉化。

哈羅改名預示著流量變現,上線打車功能是否會掀起行業燒錢大戰?

清明小長假 眾多遊客騎共享單車遊北京



這個也是共享單車的致命缺陷,因為需要通過大量的燒錢來獲取更多的用戶,因此更是沒有精力去佈局其他的領域。而後來居上的哈羅,則是相對比較沉穩,並沒有採取瘋狂補貼的辦法來獲取用戶。

通過自己的騎行體驗和舒適程度來獲取更多的用戶,接入支付寶的芝麻信用,更是會拉攏一些支付寶的忠實用戶。

哈羅改名預示著流量變現,上線打車功能是否會掀起行業燒錢大戰?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共享單車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很多的共享單車公司因為資金鍊的問題出現了退押金難的情況。摩拜和小黃的共享單車使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造成用戶體驗下降,破壞率也隨之增加。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哈羅才能逆襲而上,在二三線城市獲取到更多的用戶。到今年的下半年,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明顯發生變化。摩拜賣身美團,後面雖然可以接入美團的一些流量,可實際效果不佳。

小黃則是多次傳出要被收購的消息,結果往往被否決了,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小黃的困境,如果創始人不是戴威,或許它的結局不該是這樣。

哈羅改名預示著流量變現,上線打車功能是否會掀起行業燒錢大戰?



從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下半年,差不多是2年的時間。在這兩年期間,沒有一家共享單車公司想要去轉化流量,或者說有的沒有成功,但更多的是沒有看到它們的行動。

反觀哈羅,在取得不錯的成績後,先是改名為哈羅出行,這也似乎意味著它要進入出行行業,不只在乎於現在的騎行業務。到最近已經是上線打車功能,在一些城市已經是可以通過哈羅的app進行打車了。

美團宣佈進入打車以後,滴滴則是進入了外賣行業,這樣的做法似乎是為了還擊美團。但是沒有瘋狂補貼的背後,我們很明白要獲取用戶是有多麼的難。這個時候哈羅進入,它自己應該很明白自己是要做什麼?

哈羅改名預示著流量變現,上線打車功能是否會掀起行業燒錢大戰?



今年也是網約車事情的多事之年,受傷的莫過於滴滴了。對於它的情況,我們沒有同情。後面是相關部門對網約車的整治,要求辦什麼證之類的,這樣的做法顯然是有用的,可對那些通過不法途徑來辦理的,明顯是要踢他們出局。

因此我們也是遇到了打車難的問題,哈羅進入打車領域,會緩解一部分打車的壓力。但是一些問題怎麼去解決呢?目前哈羅的打車接入的是出租車,價格、服務這些我們不得具體而知,後面會不會接入更多的社會車輛,這個也只能是等待了。

滴滴、美團、高德、首汽、哈羅等這些平臺,都是可以進行打車的,只不過滴滴目前的份額大點,在這些裡面獲取自己的用戶,也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說繼續燒錢的話,那也是可以,只是有多少家能燒的起,那就不知道了?

哈羅從後面脫穎而出,靠的不是大量的補貼,那在打車領域,相信也不會這麼幹的,有體驗過哈羅打車的小夥伴可以分享一下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