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搞錯?美軍試爆世界第三大氫彈,威力少算一半!

這也能搞錯?美軍試爆世界第三大氫彈,威力少算一半!

上個世紀50年代起,隨著氫彈的發展與進一步成熟,冷戰雙方不約而同地打起了大威力氫彈的主意。為了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摧毀對手,大當量氫彈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不二之選;於是,美蘇兩國紛紛上馬千萬噸當量級以上的氫彈項目,意圖對敵方陣營形成徹底的威懾,並保證一旦動用能夠徹底摧毀對方。著名的沙皇炸彈正是誕生在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它以5000萬噸TNT的實際當量和1億噸TNT的計劃當量成為了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大氫彈。

不過在沙皇炸彈誕生之前,美國的一款氫彈竟然在科學家們的創新之下誤打誤撞成為了世界第三大氫彈,它就是在城堡行動中,試爆的代號為TX-21"小蝦"的鋰化氘固體燃料氫彈。在它的最初設計中,鋰化氘半衰期較長,有利於長期儲存,而且體積重量更小的特性被核物理學家們看中,促成了這款新型氫彈的誕生;然而,沒人能預料到,這顆核彈的威力被少算一半,這次試爆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這也能搞錯?美軍試爆世界第三大氫彈,威力少算一半!

1954年3月1日,這顆氫彈被放置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堤道的末端,等待著試爆時刻的到來;當日6點45分,隨著命令的下達,測試人員摁動起爆按鈕,引爆了這顆威力巨大的炸彈。然而,騰空而起的蘑菇雲和試爆點的情況讓科學家們發現有些不對勁:它的威力過於強大了。果然,氫彈所在的小島虎王附近兩座島礁全部消失,在原地留下了直徑1.2英里的大洞。

由於低估了這顆核彈的威力,警戒區外的美軍並沒有為當地居民準備好預防措施,通過附近水域的船隻也沒有做好防護和規避;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慘痛的,當時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200多艘船隻受到汙染,當地2萬餘居民在輻射中毒後陷入了輻射病帶來的無盡痛苦。著名的第五福龍丸事件,正是發生在這起事故中;受到高能輻射的無線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爆炸半年以後的9月23日死於急性放射能症,被認定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受害者。

這也能搞錯?美軍試爆世界第三大氫彈,威力少算一半!

為什麼這也能算錯?那是因為當時並沒有發現鋰化氘的一種特性:在鋰的諸多同位素中,其性質較為惰性,然而一旦遇到氘氚聚變產生的高能中子,就會產生巨大的反應截面,從而促進鏈式反應,極大增加氫彈的當量。這一原理在事故後被發現,並被美國應用於製造體積更加小巧威力毫不減弱的新型氫彈。

為了政治目的,為了野心,美軍試爆的這世界第三大氫彈,因為計算問題產生的失誤讓如此之多的無辜群眾遭受苦難,確實令人痛心。而這一事件也再次向世人昭示了核武器的危險,警示我們珍惜和平,避免戰爭。雖然現在世界上的戰火依然沒有停息,但核武器這一達摩克利斯之劍正懸掛於世人頭頂,迫使各國保持一定的剋制,還算是阻止了可能發生的一些熱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