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以正合,以奇胜(二)

破坏性创新产生的颠覆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每个时代的巨头在当时都被认为商业模式很完美,几乎不可能被打败,但事实上科技行业没有哪个巨头基业长青的,最后都会被颠覆也只是时间问题。颠覆行业的新兴企业,在开始的时候普遍存在技术不足,品牌弱势甚至资源缺乏的情况,但这些现象不会永恒,只要用户规模持续地上涨,技术及品牌在增长面前都不是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因此任何既得利益的大企业,不要轻视行业中的新鲜模式,可能随时都会跑出野蛮人把你颠覆掉,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入,这一套颠覆模式会出现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身上,淘宝和支付宝颠覆了传统零售业,滴滴快的覆了出租车行业,Airbnb顺覆了房屋租赁行业,这些都是对传统行业覆的开端,传统行业不再是隔山观虎斗的围观者了。

互联网+汽车——以正合,以奇胜(二)

现在的汽车一般都是5年一换代,2年一大改,每年一小改,同品牌下,根据车辆尺寸、排量大小,分为不同车型等级,即使同一级别的车型还会有多种配置组合(分为标准版,豪华版等),这样的情况像极了 IPhone诞生之前的手机市场,苹果并没有像其他手机厂商那样机海战术,而是保持每年推出一个新款 iPhone的节奏,消费者完全没有选择困难症,另外,苹果也没有像其他手机厂商一样依赖电信运营商或商超等渠道销售 IPhone,而是独立建设了自己的零售网络,因此,每逢苹果新产品上市,总能听到“果粉”在苹果零售商店前不惜彻夜排队抢购新品的新闻。小米科技,被誉为“中国的苹果”,也是基本保持每年发布一款新手机的节奏。而且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MIUI被誉为“最适合中国人”的手机操作系统。另外,小米还首创了手机网络直销的模式,砍掉了多层中间销售环节,使得小米手机的终端售价极具竞争力。苹果和小米的产品虽然没有对手那么多,但他们的产品几乎每款的销量都在千万级别,属于绝对的“爆款”,依靠为数不多的几款产品,在短短的5年之内。小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机厂商,截至目前,小米估值约460亿美元,是仅次于Uber的全球第三大未上市的技公司特斯拉显然也是受到了苹果很大的影响,除了在售的 Model S外,2015年10月才推出第二款SUV产品Model X,销售方面,也是像苹果一样自建销售渠道,而非招募传统的经销商加温,为了方便客户充电,更是独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设充电站/桩,而没有被动等持政府缓慢的建设步伐,很明显,这一切都带有鲜明的硅谷科技公司的特征,而不像传统的汽车公司的做法。

互联网+汽车——以正合,以奇胜(二)

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汽车企业或者意欲进军汽车领域的互联网企业,都应该充分挖中国用户的需求,针对用户的痛点,创新商业模式,像苹果或小米一样竭尽全力打造“爆款”产品,我相信,只要中国汽车能够找准“互联网+”的风口,必定能够顺势飞,实现华丽转身而成功逆袭。

互联网+汽车——以正合,以奇胜(二)

正如马云所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