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發佈」力度與溫度的交響——來自太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線的報告

「时代发布」力度与温度的交响——来自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线的报告

「时代发布」力度与温度的交响——来自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线的报告

深秋時節,古城太原層林盡染,色彩斑斕。

然而,比秋色更迷人的是: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為成為許多市民的自覺行動;一批背街小巷、老舊院落告別髒亂差,居民們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持續開展的“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活動,用全新的打開方式引領社會風尚,凝聚發展精氣神……

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城市,用3年時間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今年6月份以來,太原市圍繞這一目標,把創城工作作為非辦不可、必須辦成的一件大事來抓,掀起了新一輪創城熱潮,深入開展“九亂”專項整治行動,著力抓好城市交通綜合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力度前所未有

全國文明城市是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2005年以來,中央文明委已評選出縣級以上全國文明城市172個。目前,尚未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的全國省會城市只有4個,太原為其中之一。

重整行裝再出發。6月12日,太原市召開創城推進會,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落實省委“兩個走在前列”目標要求和“五個紮實”工作要求的重大舉措,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發出了“以非常之舉,聚全市之力,用3年時間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動員令,並號召“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文明城市創建要靠大家的力量。”

市委調整創城指揮部,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市四套班子領導和省直相關部門領導同志擔任副總指揮的創城領導機構,設立了6個分指揮部和綜合協調辦公室等工作機構,高位推動創城工作。

新出臺的《太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規劃(2018—2020年)》提出:2018年為突出重點、基本達標階段;2019年為提檔升級、全面達標階段;2020年為強基固本、全力衝刺階段。明確五個理念,即:為民創建、文明創建、全民創建、一體創建、全域創建。

在全省率先出臺的《太原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公民應當遵守的公共環境文明行為、公共秩序文明行為、交通文明行為等進行規範和引導,以增強全民文明法制意識和文明守法自覺性。

今年重點開展的“九亂”專項整治行動具體圍繞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集貿市場、窗口單位、“五小”門店、佔道經營、違法小廣告張貼、交通違規、農村環境等突出難點問題展開。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市長耿彥波和市委副書記李新春分別包聯督辦問題最突出、整治難度最大的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和集貿市場3個項目,其他市領導人人都有包聯督辦的區域或項目。

既掛帥又出征,市領導們實地調研督導,提出明確要求,有力推動了創城工作的開展。

尖草坪區興華北巷長600餘米、寬15米的街巷內,林立著24棟宿舍樓及興華商貿廣場和數十家小門店,用居民張成軍的話來說,又堵又擠又髒又亂。

近幾個月來,匯豐街道辦事處設置了停車位,增設了交通標識、標線,清運垃圾,整修路面、栽種草坪、整理線纜,增加公共休憩場所,增加盲道和坡道設計;此外,還規範了各類標識、統一了門頭牌匾,將圍牆改造設計成文化牆、增加公益廣告宣傳……面對整治後的街巷,張成軍感慨地說:“現在是既舒服又愜意,眼亮心更亮。”

創城是一項系統工程。太原市堅持一體創建、融合創建。市環衛系統變傳統的“清掃”升級為“清洗”,開展“吸、衝、洗、收”作業,對樹洞、車位、雨篦等犄角旮旯進行全方位清理,不留死角。市城鄉管委以門頭牌匾、亂搭亂建、破損圍牆、工程圍擋以及破損道路的維修維護為重點內容,啟動提質工程。市工商局啟動了“誠信太原放心消費”創建工作,首批命名了34家“誠信太原放心消費”示範建設單位和1條示範建設街,大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近幾個月來,省城各社區、街道、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利用各種宣傳陣地,營造出濃厚創城氛圍。在戶外電子大屏、公交移動電視、建築圍擋、公交車車尾LED等處,創城公益宣傳廣告隨處可見,一場力度空前的創城熱潮在城鄉迅速掀起。

問題導向,文明亮劍,提升民生溫度

創城的目的不僅是城市“得牌”,更是群眾“得益”。太原市堅持問題導向,列出“九亂”清單,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治標準,打造示範點位。

萬柏林區興華街道竹杏社區有一棟建於26年前的9層坡道樓,居民76戶,221人。因年久失修,房頂漏水、牆體灌水、庭院積水,水泥掉落的現象屢見不鮮,加之院內私搭亂建,樓門破損,底層住改商,不僅髒亂不堪,還讓居民沒有安全感。

要想改變20多年來堆積的問題,難度可想而知。為此,竹杏社區黨支部書記高素琴帶領社區幹部、居民代表三番五次跑產權單位進行協商,動員住戶配合,最終順利完成了拆違整治。緊接著,著手對居民反映強烈的底商進行整治,經過多次召集房東開會協商,終於拆除了外接的違建。

由於坡道樓地處十字路口,小區居民為了確保安全,安裝了防護網或吊欄,牆面的凌亂妨礙了節能保溫工程的實施,必須全部拆除。社區全體幹部加班加點,說服一戶、拆除一戶,經過4天耐心細緻的工作,全部予以拆除。隨即,社區組織小區居民成立了樓管會,樓長趙計全帶領居民清理雜物,疏通雨水井,坡道樓終於踏上了平坦路。

學校周邊道路是交通秩序的亂點、難點。

10月19日,記者來到八一小學北門和西門,只見附近幾個路口,均設立了車輛臨時停放區,豎起了高大的停車指示牌,校車和私家車整齊地停放在規定的區域內,校門口未見絲毫擁堵。該校政教處主任侯潤娟介紹說,學校有4000多人,原先因為車輛亂停亂放,影響通行,也時常耽誤孩子們的入校時間。特別是一到下雨等極端天氣,更是堵成一疙瘩。如今這個老大難問題總算解決了。

城鄉發展不均衡是創城的難點之一。陽曲縣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拓寬思路,目前錄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的項目有8個,總投資16.6億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PPP項目被列為山西省第五批省級示範項目,運營服務年限16年,服務人口10.44萬人,將大幅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眼下,亂停亂放、亂吐亂扔等不文明行為仍有發生。10月中旬以來,太原市級主要媒體開設“文明亮劍”專題專欄,發動市民上傳照片、視頻,公開曝光,敢於亮醜。市創城指揮部綜合協調辦公室就此發出通知,要求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按時收聽收看,積極整改。

創城工作啟動以來,市創城指揮部綜合協調辦公室設立了督查組、考核組、執紀組,研究制定了督導考核、執紀曝光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督導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就市民舉報、媒體曝光、數字城管轉辦的問題,下發督辦單(函)84份,處理問題500餘個。

典型帶動,示範引領,下足繡花功夫

“九亂”整治千頭萬緒,太原市分批分類建立文明城市創建“試驗田”,總結推廣“創城工作法”,年底還將評選文明城市創建十大民心工程。

10月20日,記者在迎澤區體育西路段看到,乾淨整潔的建築立面,磚紅底炭黑條方框的圖案滲透出幾分文化的氣息;便道上獨具特色的花箱,更為街巷增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該路段長約1公里,寬不足20米。8月份以來,迎澤街道辦事處為沿街合法商戶統一製作門頭牌匾,粉刷新砌外牆,硬化修復便道,使這條背街小巷煥然一新。

走進鄰近的省四建宿舍20號院,只見工人師傅正在搭建一座木質的涼亭。這片宿舍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建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院子裡越來越擁擠,有居民私自搭建的狗窩、雞窩、兔子窩,還有一些用於存放雜物的簡易棚子。整治行動中,光垃圾就拉了5個晚上,足足有400車。年近70歲的老居民張樹田高興地說:“住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個活動的地方。原來一層有飯店,不僅滿樓道的油煙味,還有老鼠和蟑螂四處竄。如今環境乾淨利索了,心裡別提多舒暢了。”

讓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更舒心、更便捷、更美好,不僅要環境有亮度,更要管理有精度。

晉源新城便民市場是晉源區唯一一家在冊綜合性集貿市場。創城開展以來,晉源區由工商分局牽頭,多部門參與聯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戶,設立消費者投訴服務站,安排專門工作人員接聽、記錄和處理市民的購物投訴,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平秤和食品快檢室,對“伸舌頭”經營等行為進行整治。整治後的晉源新城便民市場不僅面貌一新,而且新建100餘個車位,消除了交通堵點。

整治不是一陣風,需要科學創城,建章立制。迎澤區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五步”工作法,即在執法過程中敬禮亮證、指違取證、宣教聽陳、行政處罰和法律救濟,規範執法行為。萬柏林區推行“街路長制”,主幹道街路長每週對責任路段檢查不少於2次,次幹道街路長每天對責任路段檢查不少於1次,做到“五有”,即:作業有標準,處置有程序,處理有時限,責任有對象,差錯有問責。

今年,太原市已三次聘請第三方,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標準要求開展測評,對各縣市區和單位打分排隊通報,從中尋找差距和不足,精準推進工作。

全域創建,全民參與,用文化滋養城市

文明是最靚的城市底色,每一位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是創城的主角,沒有局外人。

一場秋雨過後,建設北路169號院顯得格外漂亮。院落整齊乾淨,樓道粉刷一新,張大媽正帶著小孫子在樓門前的小花園裡溜達。說起自己家門口最近的變化,她止不住地高興:“現在垃圾有人清掃,花草有人澆水,有門禁有保安,住得安全又舒心,多虧了咱們的‘居民議事會’呀!”

成立“居民議事會”是杏花嶺區大東關街道探索無人管理樓院的典型做法之一。169號院裡共有8棟樓、17個單元,常住居民600餘人,多數為太原鐵路局退休幹部職工。由於小區常年無物業、無管理,環境髒亂差嚴重。大東關街道採用“社區、居民議事會、樓院長”三級管理,建立了“社區牽頭、街道支持、黨員示範、居民自治”四方聯動的管理機制。

今年66歲的老梁是“居民議事會”的7位成員之一。“‘居民議事會’從成立開始,就把太鐵房管、行政、物業等部門的職工住戶吸收進來,推選樓院長、單元長,有啥事大夥兒就配合街辦、社區一起幹,自己的小區自己管起來。”

全域創建,不僅是六城區,4個縣市區也爭先恐後。古交市東曲街道在拆除濱河南路、公園路臨街門面時,全員上陣,反覆和戶主溝通,詳細為他們講解創城的意義和相關政策,最終順利拆除。置身在優美整潔的環境中,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開明說:“看著老百姓臉上掛著的笑容,再苦再累也值得。”

創城更是一場全城熱動、全民總動員。

在第十五屆省運會期間,1000餘名志願者活躍在賽場內外,展現青春的風采,詮釋奉獻與擔當。活躍在街頭的交通文明行動志願者們身著“紅馬甲”熱情服務,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迎澤區“時代新人工作站”開展了“創城心願您來提、時代新人幫您辦”黨員服務活動,時代新人、黨員志願者們紛紛主動認領群眾的“創城微心願”,中正天街公益水站常年服務環衛工人、交警等群體。

暑假期間,“共創文明城市爭當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活動紮實開展,廣大中小學生爭做文明宣傳小天使、文明調研小專家、文明行為小記者,“小手拉大手”,提升全民創城的知曉率和行動力。

環境育人,文化樹人,太原市用文化滋養城市品格,涵養市民素質,文化節、讀書節、健身節等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8月,太原創城卡通吉祥物發佈,“雙雙”“塔塔”的卡通形象獲得最佳設計方案,成為一張彰顯太原特色的創城“名片”。國慶前夕,22項新建改造公園項目陸續完工,典雅的園林景緻、滿目的綠樹花影,市民們扶老攜幼怡然自得。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故宮文物大展、老物件展、書畫展、讀書活動、文化沙龍精彩紛呈,市民們徜徉其間,分享城市發展和文明創建的成果。

今年以來開展的深化“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和“辦好二青會、建設文明城”主題活動,平凡的力量點亮一座城,奮鬥的力量激勵一座城。

堅決打贏創城攻堅戰,太原凝神聚力,持續發力,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