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通訊」探祕古建築藝術,感悟古建築文化——濟源市健康路小學

每 天 陪 你 和 孩 子 一 起 成 長

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微 成 長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探秘古建築藝術,感悟古建築文化

文 / 李國平 濟源市健康路小學

秋陽,秋風,秋景。10月23日,濟源市健康路小學五百餘名師生走進濟瀆廟、奉仙觀、大明寺、盤古寺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讓文物活起來”研學旅行活動,探秘古建築藝術,感悟古建築文化。

走進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濟瀆廟,我省現存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明代木牌樓建築“清源洞府門”和我省現存明代最早的木結構建築“濟瀆寢宮”,宏偉壯觀,讓學生們震驚不已連聲讚歎。在導遊的講解中,學生們對斗拱這種木質構造有了深入認識,它構思精巧,結構堅固,充分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隨後,在導遊的現場演示講解下,學生們興趣盎然親自動手搭建斗拱,親身感受斗拱的神奇。站在濟水發源處,學生們凝神遐想,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條碧波翻滾、百折不撓、獨流入海的大河,她潤澤著萬物造福著百姓。此時此刻,學生們深刻感悟了濟水的精神文化內涵。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來到保留了金、明、清歷代古建築的奉仙觀,走進被古建築專家劉敦楨高度評價為“手法豪放運思奇特”的金代建築的典型代表的三清大殿,學生被它獨特的構造深深震撼,被勞動人民的智慧深深折服。在導遊的講解下,學生們認識到了該建築的幾大特點:1、荊木、柿木樑,棗木、桑木柱,材奇、碩大。2、設計科學,採取減柱造,大8根大柱減去6根,只用2根,構思奇妙、大膽創新。3、選材人思想解放。這四根木材的諧音不吉利,意為"今、死、早、喪",民俗忌諱使用,可賀蘭棲真不顧忌這些,只要是棟樑之材,就採伐來重用。這種不拘一格用材的思想,難能可貴!4、做工簡單,木材去皮即用,不加工修飾,質樸無華,大美不雕,大巧若拙。學生們認真聽著,仔細看著,不時記錄著,不但瞭解了建築特色,更體會到了建築藝術中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大明寺是研學旅行的第三站。元代的特點,宋代的遺風,跨越時空的建築風格是大明寺珍貴的歷史價值之一。學生們走進主體建築中佛殿,抬頭觀看,木材隨意使用,就勢而搭,就質而用,體會到了元代建築手法粗獷豪放的鮮明特點。

在夕陽中,研學隊伍來到了最後一站——盤古寺,它依山勢而建,在兩旁青山的映襯下,氣勢雄偉。學生們拾級而上,逐一參觀每一處古蹟。盤古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建在月臺之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簷下施五踩斗拱,為清代單簷懸山式建築。學生們參觀著,討論著,對比著,對不同朝代的建築風格有了初步的認識。在乾隆御製石碑前,學生們睜大眼睛仔細辨認著字跡,那行雲流水般灑脫流暢的書法勾起了對千古明帝的讚賞敬仰之情。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一天的研學旅行結束了,學生們在橫幅上莊重地簽下名字,表達著保護文物傳承文化的決心。

通過此次研學旅行活動,同學們聲臨其境地感悟了古建築的藝術文化魅力,深刻領略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堅定樹立了保護文物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蓄積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力量。

「校园通讯」探秘古建筑艺术,感悟古建筑文化——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濟源市青少年新媒體傳播中心

微成長·為成長

廣告合作:0391-6669799 18803908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