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江北高中東校區張永軍:將軍山的樹葉紅了

依照慣例,週五我校的老師要送學生回家,我送的站點是一個叫“將軍”的地方。

我們跟隨送學生的客車,沿著老龍河蜿蜒而上。隔窗望去,沿途的山坡上,點綴著一簇簇的紅葉,隨著初秋的微風搖曳,好像在舉旗歡迎回家的學生和送行的我們。

到了將軍站點,目送著學生離車遠去。我這才仔細地環顧四周,四五棟兩層農家的小樓,兩三排古樸的磚瓦房,錯落建築在道路的兩側。此時的道路已從山腳盤旋到山脊,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紅葉盡收眼底。

欣賞美景的同時,我們和當地的村民聊天,沒等我談學校的管理和發展,村民就激動地說:“你們辛苦了!學生都說學校管得嚴,老師教得好!”接著他把從學生那裡知道的情況,以及家長對學校的期望,一五一十地說給我們聽,還建議我們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實地感知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營養餐的供給。

閒聊中,我對“將軍”這個地名有了興趣,村民說:“距離這裡不遠,有一座山叫將軍山。”村民又指著陳舊的磚瓦房說:“這裡最早是一個鄉,這幾排房子就是當時鄉政府的辦公地。”

“將軍山,好霸氣的山,既然不遠,我們就上去看看。”我對隨行的老師說。

恰好這次送學生的老師是本地人,他簡略地講述了將軍山的傳說。相傳唐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奉旨到兩湖一帶“閱邊”,走到這裡,兩邊懸崖峭壁,埡深坡陡,無法通行,尉遲將軍命令部隊就地安營紮寨,沒想到晚上,山埡地勢突起,長出一條僅容一人一騎而行的小山樑,軍隊順利地通過了這座山,後人為紀念尉遲敬德將軍經過此山,就把這座大山叫將軍山。

美麗的傳說,更激起我們一睹將軍山真容的心情。於是我們一行3人,順山脊而上,盤旋一段山路後,在一個“人”字形的岔路口,有一塊較為平坦開闊的場地,慕名而至的將軍山到了。

通往將軍山的主峰,是一條狹窄而陡峭的小徑,險峻處有山石壘成的山寨,乃是古人的安營紮寨之處。站在主峰遠眺,連綿的群山成為一道道山樑,縱橫交錯,我真切地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

初秋的將軍山,是彩色的,滿山的紅葉之間,零星散落幾株綠樹,不經意間又會伸出一簇黃葉,而那紅葉,也是色彩各異,葉柄是紫紅色,樹梢是誇張的赤紅色,樹幹內質是鮮黃色,可做傢俱和雕刻用材。夾雜在樹葉之間的是朦朧的猩紅 色,就是同一片樹葉,也是硃紅、橘紅、磚紅、紫紅、青紅等,爭紅鬥豔。彩色的山、蔚藍的天、潔白的雲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我們就陶醉在這詩情畫意之中 ,突然想起白居易“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的詩句。

在“人”字形路口駐足的我,仰望將軍山,俯視群山裡居住的山裡人家,和通往村組的道路,心裡不由自主地生髮出一番感嘆。在這群山峻嶺之中,古有尉遲將軍遇山開路的氣魄,現有村村通公路的壯舉,就如《西遊記》裡唱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也如《羅馬典故》裡的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們東校區的發展之路,也就如這將軍山的道路一樣,既蜿蜒曲折,又連著勇氣和信念;也一如這將軍山的紅葉,由青蔥充滿生機與活力走向發展與成熟。而今的學校,步履穩健,昂首前行,明天也一定會像將軍山今天的風光一樣美麗如畫。

將軍山的樹葉紅了,這是秋天流淌的色彩,閃耀的光芒,也昭示著豐收的季節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