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00斤重的餵馬槽,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展覽!


在國家博物館中,珍藏著一個2800多年曆史的大銅盤——虢(guó)季子白盤,它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這件虢(guó)季子白盤,長137.2cm,寬86.5cm,高39.5cm,重215.3kg,需七、八個壯漢合力才能搬動,是目前發現的西周形制最大的銅盤。

虢季子白盤造型端莊、紋飾精美,更可貴的是盤內底部鑄刻的111字銘文,被稱為青銅器上的“史詩”。圖:虢季子白盤銘文

銘文記載,西周宣王時期,北方獫狁族入侵,虢國的季子白奉命出戰,殺敵500餘人,俘虜五十人,並將子俘虜獻於周王,榮立戰功。周王設宴為其慶功,並賞賜馬匹、武器等物。

這不僅為研究西周歷史、各民族關係提供重要資料,且盤上銘文的書法,也是西周金文中的極品。

據悉,該銅盤於清道光年間在陝西寶雞出土,之後一直被達官顯貴私下珍藏。

同治三年,淮軍將領劉銘傳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意外發現虢季子白盤,當時這件國寶竟被當成馬槽用來餵馬了。劉銘傳將此盤送回老家,秘不示人。

新中國成立後,劉銘傳後代——劉肅曾主動將銅盤獻給國家,國家獎勵其5000斤大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