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攝影語言?攝影語言包括哪些方面?

攝影中級班


攝影呈現的是照片,在照片上只能用各種元素符號來講故事,表達感受。通俗來講,攝影語言就是用某種有針對性的方法,表達出可以意會言傳的東西。

比如用暖色調,來表現祥和、快樂;用冷色調來表現冷清、憂鬱等等。

比如用小襯托大、用老樹襯托新生、用虛化說明速度、用陰鬱襯托淒涼,也可以用熱鬧反襯托孤單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攝影時最常用的攝影語言。所謂的攝影語言,都是攝影者賦予的獨特信息。裡面包含著的都是為主題服務、烘托主題的元素。

說實話,對於攝影語言,我也就能理解這麼多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以後還得加強學習。瞭解更多的攝影知識,之後與大家分享交流。同時也歡迎大家能夠關注我的頭條號,攝影中級班。在頭條APP上搜索攝影中級班,私信輸入“攝影”還會獲得超多的攝影教程、後期軟件,都是免費的。


攝影中級班


什麼是攝影語言?攝影語言包括哪些方面?

總聽攝影老師說到“攝影語言”,如何理解所謂的照片攝影語言?

以上是題主的問題及問題描述。

誠然我也教攝影,也會常常說,你這個片子的攝影語言有問題,那麼到底什麼是攝影語言?攝影語言包括哪些方面?

話說紫楓大學是學計算機的,搞攝影是因為教攝影后期,從純愛好開始到做為一個職業。所以我試著以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定義來說說攝影語言,雖然跨學科跨的有些大,但還好都是語言。



第一個,關鍵字=主體陪體

程序語言要有關鍵字,有系統保留字和自定義標識符,攝影語言也是一樣,要有主體,有陪體,這些是構成的語言的最小的單位,就好比字,詞之類的。

攝影語言中必須要有主體,陪體。


第二個,語句=畫面元素

程序語言是由一條條語句構成的,攝影語言是由一系列畫面元素構成的。畫面元素除了主體,陪體以外,還有光影,色彩,構圖,虛實等等,這些是攝影語言的架構。


第三個,程序=成片

一個完整的程序就是一張拍成的照片,一張拍成的照片由你拍的畫面元素,精巧的構圖,獨特的光影,唯美的色彩,虛實的烘托等等這一切來表達你想傳遞的思想,情緒情感,這就是攝影語言。


有的攝影語言組織的好,有起轉承合,有中心思想,有烘托渲染,那麼你的作品是一張好作品。同樣,雜亂無章的元素,胡亂的構圖,不正確的曝光,就好象你在和一個胡言亂語的瘋子交流,不知所云。


一圖勝千言,要學會用攝影語言組織好你的畫面!



頭條號:紫楓攝影后期教學,專注於攝影及後期教學二十年,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講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歡迎關注,查看大量系統實用的教程!


關注後發私信,寫 學習 兩個字,系統自動回覆加入紫楓粉絲群方法,可以下載大量的攝影后期軟件,插件濾鏡,素材資源,在線交流,輔導答疑,完全免費!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在攝影界,對攝影語言的探索及研究有很多,關於攝影語言的分類也有許多種觀點。相比較而言,我個人認為將攝影語言分為四大類,具體有八種表現手法的說法更通俗易懂。

一、至於什麼是攝影語言,較為普遍的觀點是:攝影語言是一種以攝影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精確表現被攝對象的特點,以達到既真實、形象,又符合個人情感表達的畫面表達效果,屬平面視覺語言範疇。

二、攝影語言分為四大類:

1、造型語言。大致包括了各種線條(比如單純的線條、組合線條)。

2、光線語言。只能光線才能具體表現出拍攝主體的形狀、質感、色彩、空間感等,是攝影的最基本元素,更是攝影的生命、靈魂。

3、影調語言。線條與光線的相互組合,最終還是以明與暗、虛與實、濃與淡的影調形式具體呈現出整體的畫面來,即為基調,或高調(中灰、淺灰和白色為主調),或低調(以灰、深灰和黑色為主調),或中性(高調與低調的過程層次,即正常影調)。

4、色彩。大致包含了三大要素,即色別、明暗度、飽和度。另外,色彩又分暖色調和冷色彩二大基調。

三、攝影語言的八大具體表現手法:

1、簡潔。即以較少的表現元素,簡單、明瞭的畫面構圖,來表達作者的攝影意圖。如殘荷、某些山水畫意攝影作品。

2、朦朧。即以寫意、模糊的畫面,來表現作者的某種情緒、感受。如中國畫中的寫意畫。

3、對比。對比手法能充分突出拍攝主體。如剪影風格作品。

4、均衡。均衡手法能表達某種穩定、舒緩的情緒。如某些山水、微距攝影作品。

5、對稱。對稱手法能表達嚴謹、嚴肅、莊重的情感。如某些建築攝影作品。

6、節奏。節奏手法能賦予作品動感,具有活力。如某些流水、運動攝影作品。

7、韻律。韻律手法則能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賦予作品靈魂。如某些風光、流水、雲彩攝影作品。

8、象徵。象徵手法則是以表面上無直接聯繫的某種物體、場景,寓意與之有相通、相融的某種觀點、感受,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如某些新聞、紀實攝影作品。

本人的上述觀點肯定有大量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懶貓攝癮


這個問題提得好,但很深奧,實際上很多名家也未必一下子能提供出標準的答案,教科書上講的也未必齊全、未必完全令人信服。個人看,攝影語言就是要表達的主題或者無主題但能誘使人們去看、去思考、去探尋的某種意圖。外國教材提出好照片有三個標準,首先是有明確主題,並全力突出主題,大慨講的就是攝影語言了。攝影語言的第二個意思恐怕就是表達主題所動用的技術手段(語言其實就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手段),大概包括色彩、大小、情感反差、景深淺、清晰與虛化、明與喑、常見與罕見、構圖、幾何圖形與曲線、美與醜、新與舊等等……,不一而足。視頻語言從鏡頭使用講無非就那麼幾種,圖片就複雜得多了。羅列一些觀點,拋磚引玉,期望糾正補充。


一部單反的記錄


攝影語言,就是攝影表達的方式,簡單一句話,就是用畫面說話一一用畫面來表達你要表達的所見所思所想。

這就要求在攝影過程中對聽拍攝的畫面要仔細觀察,精心組織畫面要素,通過畫面表現傳遞拍攝者要表達的思想。攝影語音這用得越好,攝影作品的品質就越高。

攝影語言包含說什麼和怎麼說兩個方面。說什麼,就是你要表現的是什麼內容,要表達什麼思想。怎麼說,就是這種內容和思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即用光,構圖,角度等。

下面這張照片是筆者在一個古村落的戲臺上拍攝的。村民們正在跳交誼舞,背景是歷史悠久的古村民居,古村民居和村民跳現代交誼舞的交相輝映的畫面,反映出古老的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傳承與發展,生活富裕起來的廣大農民對現代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加上片中坐在臺邊上的兒童的觀看與嬉戲,豐富了畫面內容。跳舞人的動作認真而又顯得有些笨拙,使畫面生動而風趣。這種通過組織畫面表達思想,用畫面說話,就是攝影語音。



山漢用鏡頭說話


什麼是攝影語言?

我覺得憑字面意思就是用圖片來表達你的語言,我們還專門開設了這門課程,從這門課程中也學到了不少知識,通過對圖片的解讀來表達作者的意思,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解讀出來的內容也是不盡相同的。

通過一些攝影手法來表達自己當下的想法或者你想通過圖片來表達自己。如第一張圖所示整體的暗色調和一艘小船的給人整體的感覺肯定不是開心,反而是有一種陰鬱,壓抑的感覺,我拍攝這張圖片的時候,正好是一個陰天的天氣,也是出去拍作業,在發愁不知道拍什麼的時候,到海邊看到了這個場景,減少曝光,讓整體看起來沒有那麼光亮,是我想表達的,也是我當時的心情。所以說,通過這張圖片表達了我自己當下的心情。

第二張圖片拍的是凌晨的天空,一出門就看到粉紅色的天空,那個心情真的是非常開心,人看到美好的時候就是會莫名的開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顏色鮮豔的天空或者是其他的優美的風景,有沒有讓你覺得特別的開心,所以我就用相機記錄下來了這一幕,等過了幾分鐘之後,這個粉色就不復存在了,所以說,我們平常遇到的事物我們要珍惜,很有可能幾分鐘或者一段時間後,你就會錯過一些美麗的風景或者是其他的。可能這張圖片沒有那麼多攝影技術的展現,這個完全是我拍攝的想法。

第三張圖片不知道你們先看到是什麼,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想這個場景在哪裡,這個是在寺廟的一角拍攝的,當你處在一個讓你放鬆或者有一定固定意境的地方,你會很快被感染,也稍微會有一些入鄉隨俗的感覺,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這張圖片。

平常我還是更願意拍攝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因為喜歡所以愛拍,現在也經常看自己以前的圖片,覺得有些需要的改進的地方,希望在以後的拍攝中讓自己的攝影更上一層樓。

也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一起進步!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哦♥





谷月月的學習之路


什麼是攝影語言?攝影語言包括哪些方面?

攝影語言是個什麼鬼?就是用照片說話!

所謂“攝影語言”是指攝影描述事物、表達思想走的是攝影的套路,和繪畫一樣,一切由畫面的形象元素來講話。文學藝術家的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用文字編碼表達思想、情感,但是,任何文字遊戲都是抽象的,雕塑、繪畫、攝影圖片是審視巨象的藝術,能夠看得見明顯的“形象符號”的藝術,藝術語言是相通的、但也有其獨特性。

我們觀看照片就是破譯照片的“形象編碼”,從形式化的表面語言逐層破解和剝離來審視藝術作品的所傳達的思想,優秀的攝影作品其編碼藝術一定是優秀的、高級的。以下是對所謂的攝影語言從兩個大的層面、即形式化語言層面和修辭化的語言層面簡單介紹下,有的簡單的、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語言”不再貼圖解釋,對一些不常見的“語言”貼圖供大家體會和探討。

一、攝影藝術形式化的語言:

1、虛化前景、虛化背景。

2、運動軌跡,包括絲狀化水流,星空軌跡,煙花軌跡等。

3、特寫,物性的細節,顯微鏡攝影中的微觀構成等。

4、構圖,空間透視,九宮格

5、抽象化語言。

6、彩色和黑白的“色”語言:(不再舉例)

下圖是攝影對具象世界的抽象截取:



二、攝影藝術的修辭語言(高級語言):

1、攝影中的象徵語言:

這幅作品想必大家都知道,袁毅平的《東方紅》,象徵性的修辭語言。



2、攝影中的隱喻語言:

下面是藝術家李政德的《新國人》系列之一,隱喻的修辭語言:“吃肯德基的京劇演員”



3、攝影中的擬人化的修辭語言:

下圖是著名攝影藝術家李英傑的作品《稻子和禆子》,顆粒飽滿卻謙虛低著頭,無用的草卻驕傲的仰著頭。



4、攝影中的對比、矛盾、衝突、相似性、誇張等等:

對比修辭:(僅舉一列)

查爾韋的著名作品《烏干達飢餓的手》除去黑白的對比,最主要的是瘦小和胖大的對比形成的視覺刺點:



5、 攝影中的藝術挪用:

挪用在繪畫、裝置和攝影藝術作品中會經常看到,這類觀念攝影作品借鑑歷史中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形式,來譏諷現實世界中同樣的社會現象,質疑“傳統”繼承性的歷史脈絡。

原畫作《老慄夜宴》圖之一:

下圖是當代攝影藝術家王慶松的新《老慄夜宴圖》:

就簡單說這些,有興趣討論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老相冊


這個話題太大了,往上,可以上升到攝影語言體系的確立;往下,可以說到具體的用光所表達的情緒。這裡只能簡單講講我的理解。

攝影語言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精確還原被攝對象的細節來達到形象、感性的畫面表達效果,屬於平面視覺語言範疇。通俗地說,攝影語言即鏡頭語言,指用鏡頭像語言一樣表達拍攝者的意圖,是人眼視覺的延伸與拓展。攝影語言是綜合了繪畫、文學、音樂語言等諸多語言特長的以形象化、具體化、視覺化的表達為其特色的語言體系。

主題與情感決定了一張照片是屬於標本式照相記錄,還是有思想內涵、富有感染力的攝影作品。好的主題和富含藝術意蘊的攝影語言高度結合,才能創造出歷久彌新的攝影作品。這就需要拍攝者注重培養審美能力、對攝影語言的把握能力、對典型瞬間的感知能力,力求在光、影、色最佳組合的瞬間,拍攝出想象奇特、構思新穎、意境深遠的攝影作品。

傳統的攝影語言的主要內容可大致包括:尊重現實、時空拓展、瞬間永恆、體驗真實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攝影語言還發展出更多內容,比如觀點、傳播、體驗、互動等等越來越多的時代元素。


無花無花


前景 中景 後景 虛化 油潤 逆光 順光 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