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導彈會不會讓以後的海戰發生大幅改變?

武器正能量


試想一下,美國航母正在悠閒的遊蕩,接著200公里以外一條正在慢悠悠的航行的貨輪頂部的幾個集裝箱悄然打開,伸出雷達偵測到遠方美國航母的信號,然後俱樂部反艦導彈發射。

而且由於集裝箱貨輪巨大的體型,所以能夠搭載大量的反艦導彈,數十枚導彈向著美國航母戰鬥群飛去。


事實上想啥呢,在一戰期間就有這種操作的好吧?英國為了對抗德國的潛艇戰,所以他準備了大量的武裝商船,看起來和普通商品毫無差別,但是一旦遇到敵方的貨船,或者說潛艇的話,他就可以使用大炮,擊沉敵方的建設,至於英美兩國的武裝貨船之間還爆發過海戰。


所以這種方式只能導致一個結局,就是戰爭之中再也不會區分是民船還是武裝貨船,總之全打了就對了。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集裝箱導彈偷襲航母?請不要做白日夢!】


集裝箱導彈是俄羅斯“海洋信息系統-瑪瑙”集團公司研發的,就是“俱樂部-K”系統。把車載的“俱樂部”超音速反見導彈裝到標準集裝箱中,平時可以混在貨物中,隱蔽自己,戰時可以突然發射,既有隱蔽性,又有襲擊的突然性。


俄羅斯防務企業,將向東南亞國家重點推銷,讓某些海軍實力不強的國家擁有強大的反艦打擊火力。不可否認,這個思路很有創造性。集裝箱導彈可以部署在民用港口中,混在普通的貨物中,去打擊靠近海岸的敵方作戰艦艇和登陸艦。


另外,集裝箱導彈還可以裝在貨輪上,就成了偽裝成民船的導彈武庫艦。中國軍迷認為,這種集裝箱導彈貨輪會對航母造成致命打擊。某些國家甚至有可能用它來對付中國航母。


那麼問題來了,集裝箱導彈真有那麼厲害麼?真的能擊潰強大的航母編隊麼?答案是否定的。


集裝箱導彈貨輪上,不僅要有導彈發射模塊,還要有通訊和雷達模塊,這些都是獨立的功能艙,要放在最上層。作戰展開時,導彈發射管要豎起,衛星通訊設備、雷達、信號傳輸系統都要伸出來,這樣偽裝就失去了,而且大量電子聯絡信號和雷達信號,也會暴露。它所瞄準的航母編隊,不可能沒有察覺。


另外,這種系統一次不可能引導太多導彈,飽和攻擊能力差。更重要的是,一旦發射導彈就暴露了自己,會遭到對手的火力打擊,馬上就會沉沒。

更悲慘的是,使用集裝箱導彈貨輪以後,對手就有理由合法攻擊這個國家的所有民用船隻,後果不堪設想!


軍事觀察員東旭


近20年,世界各國進入導彈時代,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戰爭方式。隨著自主攻擊系統、偵察打擊一體化系統、低成本自主攻擊系統逐步應用於作戰領域,未來的航空母艦可能不再搭載大量戰鬥機,而是部署自動尋的型遠程巡航導彈或防空導彈來執行現在艦載機擔負的任務,就成為海上導彈集裝箱。

有觀點認為在經歷了航空母艦壓倒一般水面艦艇主導海戰的時代之後,“導彈母艦”不久將壓倒航母成為未來的“海上巨無霸”。這種提法並不是說航母將在未來消失,但是必將退出海戰的中心地位。出於這種考慮,美國軍方建議未來航母向小型化、多樣化和低成本化發展,擴展航母的任務範圍,提高海軍和陸戰隊分配部署兵力、保持軍事存在和快速恢復戰鬥力的能力。

動的導彈基地,一艘全能導彈母艦應當具備預警、載彈、快速精確發射等典型特徵,搭載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對地攻擊導彈和反衛星導彈分別執行特定的打擊任務,並且達到較強的性能要求。比如具有1000公里以上的預警能力,搭載一架航程超過2000公里並具有1000公里以上預警能力的預警機,使全能導彈母艦擁有2000公里以上的預警能力,能夠攜帶1000枚各型海基導彈,其中防空導彈300枚、反艦導彈300枚、反潛導彈100枚、反衛星導彈100枚、對地導彈200枚。

其實,全能的導彈母艦必須具備快速發射能力、自動攻擊能力,可以在1分鐘內把1000枚導彈全部發射出去,自動判斷敵方攻擊軍艦的最佳地點和攻擊的具體部位,合理選擇實施攻擊的彈頭(殺傷爆破彈或穿甲彈),這種大規模導彈齊射能力可以說是導彈母艦最重要的能力,戰鬥力與搭載100架戰鬥機的航空母艦相當。

在作戰運用上“導彈雨”戰法精確打擊敵艦,導彈母艦進入戰場後一旦遇到一支航母艦隊,就必須儘快把攜帶的所有導彈打光,就像一枚攜帶多枚彈頭的巨型魚雷把彈頭釋放出來一樣,給敵人最猛烈的精確打擊。同時,由於導彈母艦上攜帶的導彈過多,放置過於密集,即便被一枚敵方導彈擊中,發生連環爆炸使母艦沉沒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導彈雨”戰法通過打了就跑的方法還可以彌補導彈母艦容易被擊沉的弱點。


利刃軍事


集裝箱導彈的出現確實有希望改寫海戰,很多腦洞較大的網友都在設想,用集裝箱貨輪改造成武庫艦,在必要時刻伴隨海軍艦隊出戰,釋放出數百枚甚至上千枚反艦導彈,對敵方艦隊進行飽和打擊,只要有5艘左右的這種武庫艦就能徹底終結美軍航母的命運。

這讓很多美國軍迷大驚失色,因為在美軍水面武器中,航空母艦被認為是最具威力和威懾力的武器,沒有之一。所以許多國家,即使建造航母要花費相當多的資金,也想盡辦法去籌措,夢想著哪天可以擁有自己的航母。一旦有了航母,就擁有了巨大的威懾力。

不過隨著世界武器的發展,像航母這種巨無霸似乎已不再那麼被看好了,因為有了反航母武器。反航母武器以反艦導彈為主,例如我國的東風-21系列反艦導彈。

東風導彈可以在千里之外攻擊航母,所以有美國網友認為既然已經有了可以有效擊打航母的武器,那就不應該再生產航母了。畢竟一枚反艦導彈的造價不過才一千萬美元,而一艘航母的造價接近150億美元。如此低成本就能打擊高造價的航母,進一步說明航母的價值已經大大下降。

又有一些美國網友認為,既然航母的作用是把艦載機拉到外地作戰,那隻要找一個具備同樣功能,又能在水面上移動的的物件替代它就行。於是有人提出把航母的艦載機裝在集裝箱貨船內,拉到作戰地點。然後派出無人機進行戰場通訊,為發射導彈做指引,使其攻擊目標。

美國無人機的成本大概200萬美元,而集裝箱貨船的造價也就1200萬美元左右,再加上導彈,這怎麼也比航母便宜。如果美國人真的用上這種方法,那我國的東風21D導彈豈不是失去威脅?美國人不會真的不玩航母,改玩集裝箱吧?


利刃巨透社


圖注:俄羅斯展出的集裝箱導彈實物

所謂集裝箱導彈,簡言之就是把導彈偽裝在普通的民用集裝箱內,從而在外觀上讓人不易察覺它是作戰武器,近幾屆的莫斯科航展上,俄羅斯就展出過集裝箱式的反艦導彈武器,搭載平臺為大型的民用貨船。

既然俄羅斯能想到開發集裝箱導彈這種武器,可見它肯定有一定的合理性成分。試想一下,導彈隱藏在集裝箱內,置於民船之上,大海之上航行的各類船舶來來往往,那麼多大大小小的貨船上陳放的都是集裝箱,誰能輕易識別這裡面到底哪個是真集裝箱,哪個是假集裝箱?可見,導彈集裝箱在沒有處於作戰模式的時候,確實可以麻痺對方的注意力,使其放鬆警惕,一旦交火,遊離在敵方艦艇周圍的集裝箱導彈發起突然襲擊,會令對手防不勝防並遭到重創。這就是集裝箱導彈作戰的設想。

其實不難發現,集裝箱導彈本質上是一種不對稱戰法。我們可以想一下,誰在什麼情況下會願意選擇集裝箱導彈這種武器呢?顯然,佔據戰場主動的優勢力量不會選擇它,只能是處於劣勢的一方不得已的一種選擇罷了,正因為處於劣勢,所以才會想到突其不意制勝,而集裝箱導彈的作戰模式最大特點就是有極強的隱蔽性,類似於游擊隊的伏擊戰,可以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戰場上決定勝負手的交戰,肯定不是游擊戰所能達成的,所以集裝箱導彈可能會得到實戰應用,但它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說它可以改變海戰模式實在是言過其詞。


兵工科技


俄羅斯研製出了多型集裝箱導彈,說明它已經被作為軍方的一個選項進行考慮了。俄羅斯做了,別的國家有沒有做?我們不得而知。

其實現在很多的導彈的發射單元都早已經做到了模塊化,只不過這種模塊沒有做成集裝箱的樣子,也沒有集裝箱那麼大罷了。模塊化的好處就是貯存和安裝都很方便。

以海軍為例,導彈造好後就直接封存在標準化的發射箱體裡,裝載的時候直接把發射箱吊裝進發射井連上電路,發射完後重新裝載時把空箱體抽走插入新的發射單元箱體就可以了。

現代大多數的盾艦基本上都採用這樣的裝彈方式,由此可見它的存在是具有相當科學性的。

這樣垂直髮射的佈置方式可以做到一次性裝載相當多數量的導彈。

同時採取共架的方式,甚至可以在一個發射單元裡安裝四枚小直徑的防空導彈。

所以說,從技術角度看,把更大號的標準集裝箱改裝成導彈貯存及發射單元沒不存在什麼困難。

困難的地方在於,你怎麼把這種集裝箱導彈實際用起來,而不給交戰的敵方以理由攻擊你所有的民用船隻。

如果你把一艘大型集裝箱運輸船上都佈置上反艦導彈,變成一艘可怕的武庫艦,那麼別人就有理由把你所有的集裝箱船都當成軍用艦隻予以擊沉,並且不必承擔道義責任。

當然啦,戰爭嘛,本就沒什麼道義可講,只要你有實力。

假設真的把比如DF-21或DF-26等改裝一下放進集裝箱裡去,採用現有的集裝箱運輸船當作戰平臺也並不合適,那需要另外搞一套導彈起豎裝置,複雜了。

另一個辦法是利用大型散貨船,把裝有這些導彈的集裝箱一個挨一個地垂直排放到貨倉裡,就像是盾艦的發射單元那樣。這樣可以做到快速發射。

除非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對這些軍民兩用的船舶進行相應的改造,否則無論是集裝箱船還是散貨船,這些民用船舶的航速對於軍艦來說實在是太慢了,它們很有可能成為海軍的累贅,把艦隊或護航的護衛艦給拖死。

至於說這種集裝箱式的導彈未來對於海戰能有什麼影響,我是這樣看的:

武庫艦這東西美國很早就在研究了,為什麼到今天美國海軍都沒有拿出一艘正兒八經的武庫艦來?是技術上達不到嗎?我想不是。當初美國設想的武庫艦比起集裝箱什麼的要高端多啦!

之所以設想一直還只是設想,可能是他們覺得沒那個必要吧。美國不需要這玩藝兒,它有航空母艦,航母上的艦載機能在幾百公里外就發現並摧毀敵方的艦隊。

俄羅斯需要這東西嗎?它可能需要吧。但我們知道,反艦導彈不只是把導彈裝在箱子裡一按電門就能打到目標了,它還需要一系列的系統來配套,這些配套的東西並不是簡單安裝到武庫艦上的,既然你搞集裝箱,目的就是為了隱蔽對吧?如果把這個發射平臺整個兒裝上雷達等等一大堆的東西那還隱蔽個P呀。它需要與艦隊其它的軍艦建立起高速數據鏈,由別的軍艦來跟蹤定位目標、把目標數據傳輸給導彈、控制導彈發射並引導它們擊中摧毀目標。我想俄羅斯現在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俄羅斯現在造這種集裝箱導彈,說白了它就是拿來賣的。沒準哪天被又傻又錢多的印度人看上了呢?

別的國家能做到嗎?比如說我們?我不知道。個人覺得我們還是奉行防禦性的戰略,至少目前不會想著追到幾千公里之外去摧毀人家的航母編隊。

不管怎麼說,集裝箱導彈是一個挺好的思路,值得專業的人士去研究一番。


周志宏glee


這樣的想法真的很有創意!俄羅斯這兩年提出了這樣的設想,並作出了相關的產品在東南亞地區推銷。在第12屆馬來西亞亞洲防務展上,俄羅斯就推出了偽裝成集裝箱的導彈系統,可以裝載卡車,火車,輪船等民用運輸工具上。

這樣的想法確實能起到很好的偽裝效果,而且還會對敵方起到一定的干擾,並且能提高打擊的突然性。因此,美國對這方面很是注意,非常擔心俄羅斯將該系統出售給一些反美的國家。畢竟如果偽裝成集裝箱武器系統,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上到很難辨別出來。這樣給偵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以美國不想讓這樣的武器系統擴散。

而俄羅斯所展出的是把“俱樂部-M”反正導彈裝進了集裝箱內,作戰時可以打開集裝箱進行發射。提高對敵打擊的突然性,從而增加其突防的概率。



但是,但是,問題又來了,首先,程放這樣武器的集裝箱的貨輪,要有足夠的噸位,並且向“俱樂部-M”這樣的反艦導彈要是整個系統在一起的,目標搜索雷達,火控雷達,中央計算機,供電系統,發射系統等等都得有,而且所有的都要佈置在貨輪的上層。


並且在發射導彈的之前,所有的通訊天線,雷達系統都要升起,並且還要開機搜索目標,雷達信號完全外漏,這樣就很容易被發現。當導彈發射之後,必然被發現,載貨貨輪根本沒有防衛能力的前提下,對手的直接反擊,讓其分分鐘沉入海底。

而且,這樣做還會給戰爭帶來了擴大的範圍。對手就不單單只是針對軍事目標而行動,而是會對其國家內所有的運輸船隻進行打擊。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屠殺,這都是集裝箱導彈系統所帶來的副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夥伴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如果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哦!!


淡然小司


不可能,集裝箱導彈頂多算是提供了一種廉價的改裝方案,在大規模戰爭中基本沒有使用可能。為什麼說他是改裝方案而不是改裝思路呢?因為這套東西已經被大家玩爛了。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各方都有使用武裝商船這種東西,甚至還有一些艦長把軍艦偽裝成商船來襲擊對手。這種做法一開始針對的是潛艇,在潛艇剛出現那會兒擊沉商船是有著嚴格的戰爭禮儀的,首先要上浮,鳴炮要求對方停船,然後登船俘虜對方船員,等對方船員離開後才能擊沉這條商船。最開始是英國人為了防止德國潛艇,鼓搗出了武裝商船,德國潛艇一上浮就開炮擊沉。但是武裝商船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戰果,直接後果是德國潛艇以後一見到商船不警告直接擊沉。

所以,集裝箱導彈不可能在海戰中大規模使用,因為一旦你這麼用對方一定會報復你的所有商船目標,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得不償失。而且這種新型的“武裝商船”起到的作用僅僅只有偷襲敵方港口或者無武裝商船之類的目標,和正規軍艦硬剛毫無勝算,因為雙方的電子戰水平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在實際的海戰中,你一條孤零零的商船在發射導彈前,先要開啟雷達,雷達信號一出現就已經被對方的預警機發現了,然後你得豎起導彈,這一套下來足夠對面的航空兵炸你兩遍了。不過這麼說起來,恐怖分子用這種武器倒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呢。。


強武堂


看到集裝箱導彈第一感覺這就是一款奇思妙想的商品,把它生產出來就是為了給小國製造一種可以打游擊的武器。至於說要改變戰爭的形態那就有點搞笑了,首先導彈不是手槍拿出來就能打,它需要一套後勤保障支援系統沒有這些和燒火棍差不多。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這款導彈的使用在戰時通往敵國的航線上肯定會有巡邏的艦船和潛艇,運氣好躲過檢查準備發射各種雷達要開機搜索目標,導彈起豎裝定發射諸元準備發射。前方發現有導彈襲來準備攔截,攔截成功(也可能失敗)。發現不明船隻極有可能是武裝商船,反艦導彈準備發射,一切都結束了。這是最好的假設,戰時不明船隻就不可能讓你隨便遊弋。

這種導彈用的好最多就是一款自殺式偷襲武器,戰時在有各種防禦措施的國家面前自殺式襲擊都很難做到。最好的使用就是不宣而戰式的搞偷襲的確是一款非常好的武器,不過現在除了恐怖分子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國家會用到。


異域邊緣


不會,太想當然了,如果沒有完整的數據鏈支持和對海情報監視。單純的這樣一套系統能發揮多大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