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把盒子”到底是哪一支槍

這是一個討論了差不多二十年、也困擾了筆者差不多二十年的問題。

我本人最早看到有關盒子炮頭把、二把、三把的說法,是七十年代偷偷看的毒草小說中,最早聽老人說這個問題,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最早看到專門的文章,則是在八十年代一本兵器雜誌上,該文在說到毛瑟手槍在中國的俗稱時,說頭把(頭號、一號)盒子口徑9毫米、長槍管,二把盒子口徑7.63毫米、長槍管,三把盒子口徑7.63毫米、短槍管。


“頭把盒子”到底是哪一支槍


圖1 頭把盒子之一,9毫米毛瑟手槍,外國人稱“大紅九”

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大陸,還是民間兵器探討的處女地,因而有關盒子炮頭把二把三把的說法,這篇文章的影響十分巨大,得到幾乎完全普遍的認可。當然這篇文章寫的的確不錯。不過到了後來,隨著兵器愛好者的增多和鑽研的深入,便漸漸產生了疑義。對於盒子炮的二把、三把,包括筆者在內的所有人都持同樣看法,依舊認可最早的那篇文章的說法,無異議,唯獨對這頭把盒子到底是指的哪一種,有了不同的說法,網上網下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討論,至今沒有定論。

都有哪些不同意見呢?綜合各輕兵器網友的見解,關於頭把盒子,除了說的最早、也是說的最多的係指大紅九外,也還有德國毛瑟712、西班牙皇家MM31和阿斯特拉M902等幾種,而筆者則根據從小聽家鄉老人們的聊天,懷疑係指山西造的大眼盒子。


“頭把盒子”到底是哪一支槍


圖2 可能是頭把盒子之二,口徑最大個頭也最大的大眼盒子

直到後來,看到北洋政府陸軍部的一份合同,讓我否定了頭把盒子系大眼盒子的猜測,也否定了其他各種說法,而堅信就是最早看到的那個說法,即毛瑟大紅九。

下面就是那份合同中有關一號自來德手槍的部分:

“《陸軍部關於購買美利洋行械合同彈稿》(民國十三年 月 日)

“……

“立合同天津美利洋行今承陸軍部總務廳長鬍、軍械司司長姚奉陸軍總長陸飭訂購德造新式一號自來德手槍一千二百枝,每枝隨帶子彈五百粒。所有議定不折不扣價值以及條款開列於後:

“計開價值

“自來德手槍一千二百枝,每枝隨帶子彈五百粒,及撐簧、盤簧、木匣、解錐、試槍棍各一件,每枝連彈及零件價洋七十四元。

“以上共合洋八萬八千八百元。”

這份合同標題中的“械合同彈稿”,懷疑是謄寫或排版時產生的錯誤,應該是“械彈合同稿”才說得通。這個無關本話題,不管它。該合同有年無月無日,但根據合同內“於六月下旬交貨”的內容,可知其簽定應在1924年的上半年。

我為什麼要否定先前包括我本人在內所持的幾種說法,因為在1924年以前,皇家MM31、阿斯特拉M902和山西造大眼盒子等都還沒有問世,這時的“一號自來德”自然不會是指的這幾種手槍,而恰恰毛瑟9毫米手槍卻剛剛經歷了一戰後不久,列強都有在戰後往中國傾銷戰爭剩餘物資的習慣,所以我認為這“新式一號自來德手槍”應該就是9毫米毛瑟手槍。

再到了後來,看到了青年遠征軍617團3營8連編寫於民35年的《兵器教練 陣勤實施 戰鬥教練》,又把我給弄糊塗了。該書關於自來德手槍一章中,有這樣的文字:

“種類:因槍身之長短,分左列三種,但各部機能完全相同。

“1,頭號自來德手槍身長十九公分;

“2,二號自來德手槍身長十四公分;

“3,三號自來德手槍身長十公分。”

它這裡的“身長”,實際是槍管長度。至於“十九公分”的說法,則顯系“十八公分”的誤寫,因為不管是德國造,還是西班牙造,都沒有190毫米的槍管,西班牙有180毫米槍管的駁殼槍多種。


“頭把盒子”到底是哪一支槍


圖3 可能的頭把盒子之三,槍管長達180毫米、20發固定彈匣的MM31手槍

這樣的表述,與北洋陸軍部於民13年對一號自來德手槍的定義,存在著明顯的矛盾。

矛盾之一,如果認定民13年陸軍部所說的一號自來德系9毫米毛瑟手槍的話,那麼,該型手槍的槍管長度是標準的140毫米,與後者所說的十九公分(十八公分之誤)不統一;

矛盾之二,如果認定民35年青年軍所說的一號自來德手槍系西班牙造皇家或阿斯特拉手槍的話,那麼該兩型手槍、也包括所有180毫米槍管的駁殼槍又都是在民13年之後才誕生,這顯然與北洋陸軍部所說又無法統一了。


“頭把盒子”到底是哪一支槍


圖4 可能的頭把盒子之四,槍管長也是180毫米、也是20發固定彈匣的阿斯特拉M902手槍

這是怎麼回事呢?想來想去,想來想去,終於悟出問題的癥結,那就是——俗稱——沒錯,俗稱。問題出就出在俗稱這兩個字上了。因為俗稱這個東西,往往是一個地方一個說法,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如同山東人所說的地瓜與四川人所說的地瓜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一樣,有關頭把(頭號、一號)盒子的俗稱,在不同的地域和人群中,也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所指。在民間是如此,即使在行伍間,也同樣如此。在山西,或在晉綏軍活動的地區,頭把盒子可能就是大眼盒子;在北洋軍中,頭把盒子可能就是大紅九;在國軍中,或至少在青年軍中,頭把盒子可能就是長苗盒子。這不同的俗稱,或同一俗稱不同的所指,都僅在不同的局域人群中統一著,離開了這個區域這一個人群,定義又可能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哪個對哪個錯呢?都對。都沒有錯。

不論各地區各人群對頭把盒子的定義是如何的差異,有一點卻是一致的,即它肯定至少在某一個方面大於標準型,要麼是口徑大於標準的,要麼是塊頭大於標準的,要麼是槍管長度大於標準的。

話又得說回來,俗稱也是固化了的歷史,也必須要給予尊重而不允許由後來治史者隨意改寫,有關頭把盒子的俗稱也是如此,必須要結合不同的時空來認定它、指稱它,才是準確的,也才是負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