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的人很多都不爱吃鱼,爱路亚的人又是为什么呢?

都说很多爱钓鱼的人都不是爱吃鱼,而很多爱路亚的人的目的,常常是出于装B。这话虽然听着偏激了一些,但是作为我自己,不否认爱路亚一,也不否认爱装B。如果你是路亚新人,遇到一个“老”路亚人,你该怎么聊天扯淡?我们从何说起?

从控饵手法说起吧,如果某天某个“洋气”的人在我们面前蹦出几个英文,我们也不至于懵了。我们先来俩捋一捋:


爱钓鱼的人很多都不爱吃鱼,爱路亚的人又是为什么呢?



Pause英 [pɔ:z]字面上翻译就是"暂停"的意思,这个手法,就是要把饵送到鱼类所在的泳层,很多新手都会忽略这个过程,饵一下水就急着拖动,但是都忽略了"搜寻"是钓lure的重点!鱼会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停留在某些泳层觅食。

Twitch英 [twɪtʃ],颤动,就是让软虫、米诺、铅笔做出微小的颤动,利用竿先做一个小摆幅的上下晃动,可以做出像短距离的跳跃,也同时能激起泥沙让鱼注意到这裡有食物,这个手法用在攻略低栖性鱼类的效果不错!而在铅笔或米诺身上,可以做出类似鱼被攻击窜逃出水面的小跳动,或是小鱼在水面上要唿吸的感觉。

Shake英 [ʃeɪk],摇晃,这个手法多是利用在长条型的软虫上,这个手法也是我个人很爱用的一个,也是网路上俗称的打手枪,这个手法是要摇晃整隻竿子,用手腕去摇晃,进而让整个长条型软虫都在晃动,让晃动更明显,也增加其尾部的诱惑力!

Swim英 [swɪm],最为基础的拖曳,在米诺本身出场时就会有设定好的泳姿,(别太两光的品牌)当你一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有固定的泳姿,当然你可以在其中加入抽动的手法,让饵更生动。

Jerk英 [dʒɜ:k],抽动,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手法,谈所谓的抽动就一定要讲到鱼类咬饵的方式,其一就是反射性咬饵,假设有一样东西突然从你眼前晃过,人的反射动作就是把它拍落、抓住。而鱼类也是一样,突然的一个抽动,他没有手,所以只好用嘴巴咬,其二就是本能性咬饵,当你的饵很像小鱼、小虾、小虫之类的,鱼类本能的掠食,就是所谓的本能性咬饵。

DogWalking,俗称的遛狗、或所谓的Z字操法,使用在铅笔中,可以加大水纹,使底下的鱼类注意,或是模仿弱小的小鱼在水面跃动的状态。


爱钓鱼的人很多都不爱吃鱼,爱路亚的人又是为什么呢?


洋气的人不一定常常遇到,对于控饵的手法通俗的讲大概也就可以用一下5个字简单概括:

一、“抽”:“抽”的操纵手法,是钓者在收回拟饵的过程中,不时以或大、或小的力道来抽动竿尖,此时水中的拟饵受大、小不等的外力牵引,会在水中呈上、下不正常的跳动、看起来极象一尾痉挛的鱼儿。大鱼只要一见到这种可乘之机,就会一下冲过来张口就咬。

二、“摆”:其操纵手法是钓手在收回拟饵的过程中,左、右不时的摆动竿尖,水中的拟饵呈小幅度忽左、右的摆荡,极象一尾受伤的小鱼,正在逃避大鱼的捕猎,因此,很容易激起大鱼的攻击意愿。

三、“旋”:其操纵手法是钓手不时以竿尖划出大、小不同的圆形,以此牵引的力道与方向使在水中运动的拟饵也跟着作出“特技”上、下旋转,这种动作形如一尾垂死的鱼儿,大鱼看见了,没有不赶上来吞食的道理,使用此法必须注意勿使母线纠缠竿尖。

四、“快”:“快”的操纵手法,顾名思议是快速收回拟饵之意。针对某些具有高速泳力的对象鱼,如参、鲭、鲣、春、鲔鱼等而言,假如拟饵没有用高速来引诱,是无法激发他的捕食意愿的。对这些鱼越是高速度移动的拟饵,越能激发他们的活性。

五、“慢”:“慢”字的操纵手法与上述恰恰相反,因为不同的对象鱼,有着不同的习性。有些鱼移动速度极快,而有些却不然,如鳢鱼,这类型的鱼儿多靠拟态或是“伪装”来捕食。他们没有太快的驰泳能力,要钓这二种鱼只得以慢的速度来牵引拟饵。最适合的速度约每秒钟转动卷线器手把半圈到一圈之间,这样的速度方能配合鱼儿的泳力。这是钓友必须掌握的重要一环。


爱钓鱼的人很多都不爱吃鱼,爱路亚的人又是为什么呢?


都说很多爱钓鱼的人都不是爱吃鱼,而很多爱路亚的人的目的,常常是出于装B。不管你是不是,装B的词汇必须能用的起来,先说这么多……

转自订阅号: 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