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小、見效快”:自貿區再迎53條重磅新政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記者丁飛 陳慶濱 賈立梁)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從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到今年4月海南自貿試驗區破土而出,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正一步一個腳印,從上海走向全國。

昨天(2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需要,再提出53項創新舉措,涉及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推動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等領域,既是對5年來自貿試驗區階段性發展的肯定,亦是對下一個5年的部署和展望。中國之聲系列報道《試出新未來,闖出新天地——自貿試驗區五週年回眸》今天推出第六篇:《切口小、見效快——自貿區再迎53條重磅新政》。

平行進口汽車,是指在汽車生產廠商授權銷售體系之外,由除總經銷商以外的其他進口商從境外進口的汽車,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平行”。這種車比4S店銷售的車價格優惠,車型主要以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高端品牌為主。

一份天津自貿區管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天津累計進口平行進口車10.3萬輛,進口額53億美元,均超過全國的75%。天津的優勢在於,由於靠近北京,進口汽車80%銷往北京市場。而在此基礎上,天津較早地建立了平行進口汽車交易市場,加之一系列政策扶持,產業整體呈現向好的趨勢。

天津天元偉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說:“海關做了一些調整,包括集中驗估、商檢的聯合查驗等,使我們通關的流程大大地縮短了。自貿區也給我們這些試點企業單獨建立了一個信息的網站,包括開立許可證,從通關到銷售,一鏈條式信息採集,讓客戶後期有問題的時候方便追溯。”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平行進口是95871輛,同比增長5.9%,進口金額5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金額的增長超過數量增長,說明性價比在提升。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負責人陳振衝透露,海關做過調研,平行進口試點以後所釋放的信號對市場有較大影響,中高端進口汽車降價比較明顯,大部分在15%以上,個別甚至超過30%。

根據國務院昨天發佈的《若干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自貿試驗區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支持自貿試驗區試點汽車平行進口保稅倉儲業務。陳振衝認為,未來將引入更多高性價比的進口車。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的期限原來是三個月,這次調整為不設倉儲的時間,這樣將有利於進口企業更好地安排銷售策略,合理分配資金的佔用,這種成本的降低也會傳導到消費者終端,會使廣大消費者買到性價比更好的汽車。

“切口小、見效快”是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對53項新措施的概括。他認為,《若干措施》與此前發佈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一脈相承,如果說後者是藍圖、是基礎性文件,那麼前者則是進一步提出的政策措施。他介紹,這次的《若干措施》既有“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人才中介機構等方面的資質限制”這類降低准入門檻的措施,也有“授予自貿試驗區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登記管理權限”這類向地方下放權限的措施。在自貿試驗區內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實行告知承諾制。簡化藝術品進出口活動的審批與監管等。

在金融領域,《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支持在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支持自貿試驗區依託適合自身特點的賬戶體系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53項措施中,有39項適用於所有自貿試驗區,14項適用於特定自貿區。“政策紅包”一再發出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近年來我國自貿區發展的穩步推進。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自貿試驗區(不含海南)進出口累計2.4萬億人民幣,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0.77%,比去年全年提高1個百分點。也就說,自貿區已撐起全國外貿的十分之一份額,潛力巨大。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認為,未來自貿試驗區必將打造升級版,重在力度升級和內容升級。“力度升級比如在未來投資開放方面,要加大服務業的開放、高新技術產業的開發、旅遊業的開放;在貿易方面,將來要和國家擴大進口戰略緊密結合,要發展很多跨境電商進口的新業態;金融方面,將來一定要著重探索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融資貴的問題;在綜合監管方面,保護知識產權是下一步我們打造自貿試驗區一流營商環境的重點。”楊長湧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