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趙本山?

海濱文學


我看趙本山,實實在在是個笑星。自本山演小品以來,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忍俊不禁的笑。他的每個小品都讓人百看不厭,小品中的一些話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像"沒病,沒病走兩步!"比平常人們說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幽默多了。同樣,“小樣,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脫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這句話哲理性很強,比"你這就是換湯不換藥“的表白,不知高出多少倍。這類語言不勝枚舉,至今人們仍記憶猶新,不時拿出來逗一下,增添了多少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和快樂氣氛。天賦加上演技,使本山小品的語言生命力至今十分旺盛,就像大地上的野草,生機勃勃,年年蓬髮。

也許是愛屋及烏吧,每年春晚本山小品是我必看的,家人朋友也是如此,每年本山小品都是壓軸戲,大年三十晚上,包好了餃子,都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趙本山,盼趙本山出來,趙本山一出場,人們立時發出陣陣來自內心的笑聲,就像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給人們帶來快樂的空氣。每次都是屏心靜氣地看,特別開心地看,十幾分鐘的節目,人們總覺得太短,時間過的太快,而看別的節目,很多時候覺得十分乏味,不自覺地哈欠連連。我剛才說的愛屋及烏,就是本山有時演出時的失誤,我們也認為是在逗樂,根本不是失誤。

那時,從正月初一開始,"本山語言"就開始在人們中間流傳,讓人百聽不厭,妙趣橫生,聽過不忘,直到下年春晚。那些年,對很多人來說,看春晚就是為了看趙本山!這句話實不為過。可惜的是,近幾年由於種種原因,本山再沒上春晚,我也再未看春晚,不客氣地實話實說一一一春晚少了本山,也就沒啥意思了。用句老百姓的話來說,春晚沒本山,就像菜沒鹽。

本人感覺,在本山之前,最能逗樂的是相聲,自從有了本山小品,再看相聲也索然無味了。本山的小品,根植於大地,說的是百姓事,講的是百姓話,少有官話,讓百姓們喜聞樂見,將很深的道理,寓於小品,展現給社會,讓百姓喜聞樂見,《三鞭子》一類小品中的那些大實話,道出了多少百姓的心聲和願望,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是反腐倡廉的一面明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古今誠是如此。不能以完美的尺子去量本山,也不能以高尚的模子去套本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藝術青春更是如此。本山大哥頭已花白,人已過百多年,不可抗拒地漸進老年。本山大哥把他的青春,把他的笑聲留在了我們難忘的記憶裡,做出了全部的奉獻,實屬不易!風聞大哥19春晚又要登臺,甚為盼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佩服!佩服!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管大哥豬年春晚能否登臺招笑,在此衷心祝願本山大哥身體安康,長命百歲,讓我們能知道本山大哥還活的不賴呢!


老林子28


趙本山,1957年10月出生於遼寧省開原市。中國著名笑星,喜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東北二人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全國青聯委員,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1982年,主演了拉場戲《摔三絃》,一舉成名。曾連續十五年獲得中央

電視臺春節晚會一等獎,被譽為“喜劇之王”、“小品王”、“東方卓別林”。2013年蛇年春晚前,趙本山宣佈退出小品舞臺。


對於趙本山的評價,外界褒貶不一。有的人說他是個心腸好的慈善家,有的人說他為富不仁;有的人說他是個有頭腦的藝術家,有的人說他是個惡俗低級的演員;有的人說他尊師重道,有情有義,有的人說他扮演瞎子,歧視殘疾人;有的人說他廣收門徒,傳授技藝,有的人說他拉幫結派,搞黑社會;有的人說他德高望重,有的人說他愛講排場,狂妄自大。總之,說他什麼的都有。

對於趙本山老師的評價,我認為我們應該客觀公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一味地讚揚或者打壓都有失公允。站在人性的角度講,花發多風雨,人紅是非多。一個人越成功,就會越顯示出失敗者的低落;一個人越富有,就越會反襯貧窮者的傷悲。所以通過貶低、打壓可以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和滿足。

我作為一個小小的人民群眾,我也欣賞不了那種所謂的高雅和正能量。我只知道這一路走來,趙老師至少給我帶來了無數的歡聲笑語。我高興,所以我快樂。我喜歡他,是因為他讓我笑了,就是這麼簡單。



且行且珍惜166750911


如何評價趙本山?

其實,我們沒有資格評價趙本山,從年齡上說,他是長者,輪不到我們說三道四;從小品表演上講,他的《賣柺》《不差錢》《昨天今天明天》都成了經典,《鄉村愛情》系列帶給人們多少歡笑。

作為一個地道農民出身的趙本山,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網絡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自己都不是一個“完人”,又有何權利強加於別人做一個完人呢?有人說他是“黑老大”,試問,在今天聲勢浩大的打黑形勢下,他又能不倒嗎?至於說娛樂圈,比他渣的人更多。

期待今年的春晚能看到趙老師的精彩小品

客觀,公平,公正地評論一個人,是對他人的尊重,你尊重別人,別人才可能尊重你。不然,這社會哪有什“德”“信”可言?


凡人de煩事


作為東北人的仁道居可以說是從小看趙本山的節目長大的。曾經一時特別迷戀他的節目。可以說他的表演確實不錯。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從最開始和潘長江聯合主演的(大觀燈)到(摔三絃),再到央視春晚的(相親),再到後來的(賣柺),以及電視劇(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可以說每一個節目趙本山都表演的很出色。

幼年便成為了孤兒的趙本山在父老鄉親的照顧下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再到一步步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大腕兒。作為一個缺爹少媽的孤兒,能夠靠著自己的表演和朋友的幫助下走到今天這一步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單從表演上仁道居確實比較佩服老趙。但是,他唱二人轉還是不行,雖然很有韻味兒,但是嗓子不是很好。而且他不是從小學的戲。不會翻跟斗。這一點他不如潘長江。潘長江是在戲曲家庭長大的。從小就會翻跟斗。直到現在潘長江還能翻跟斗呢!。

再有就是他雖然捧紅了二人轉,使二人轉傳播到大江南北。但是仁道居認為也是他毀滅了二人轉。因為大江南北的人所認識的二人轉已經不是二人轉了。僅僅是一對打扮得醜露的男女在表演雜耍和相聲而已。大江南北的人知道的二人轉裡面沒有胡胡腔和大救駕,也沒有四梁四柱,更沒有拉場戲和浪三場。二人轉的精華被他給宣傳沒了。

在這一點上趙本山做的反而不如黑龍江的二人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曉波,人家一直以教授傳統二人轉為己任,教育出很多的二人轉傳承人。

可是你再看看趙本山的徒弟。幾乎都是帶藝拜師。純粹只是為了借趙本山的名氣多賺點人氣和錢財而已。這種行為在行內叫做打腕兒。從有二人轉那天起就有這麼做的。這不奇怪。但是他只顧著拍電視劇。他的劉老根大舞臺表演過多少場真正的二人轉正戲呢?拉場戲更是沒有吧?幾乎都是耍耍活寶,唱幾個小帽和二人轉片段而以。還不如民間二人轉唱匠“小豆豆”呢!人家的二人轉學校培養了多少小孩子啊!他也就是和徒弟們互相利用。你借我的名,我用你演幾部電視劇。一個二人轉傳承人不發揚二人轉卻搞電視劇。典型的不務正業嘛!





仁道居


晚輩大膽評價一下本山大叔。來看幾個關鍵詞:

1. 苦命的農村娃紅了。

趙本山6歲母親去世了,父親也走了。成了孤兒的他只好跟著二叔生活。二叔是盲人,所以趙本山從小對盲人的模仿就惟妙惟肖。跟著二叔,趙本山學會了吹拉彈唱還有二人轉絕活。17歲時,他加入文藝宣傳隊,然後又進入劇團主演二人轉。苦命的農村娃靠著一張嘴在舞臺上嶄露頭角。摸爬滾打十多年,30多歲時,趙本山終於登上地方臺春晚,繼而又登上了央視春晚舞臺,開啟長達20多年的小品王模式。他的小品接地氣,包袱多,喜劇效果突出。所以,趙本山火了。火到年年榮獲春晚小品類一等獎,火到要是年三十沒看到趙本山小品像缺點什麼。火到成立公司,賺大錢,買大飛機。

2. 男人有錢就變壞。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話的準確率高達90%。趙本山小有名氣後,就拋棄了糟糠之妻。別說什麼沒有感情,沒有感情您早幹嘛去了,還生了孩子了。儘管他很仗義的淨身出戶,然而轉年就令娶新歡。也許是自己也覺得羞愧,趙本山給徒弟定下規矩,紅了不能離婚。

3.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嗎?

趙本山一路走來,從一開始的艱辛到順風順水再到叱吒風雲,可以說反映了幾十年來文藝界的變更。曾經也膨脹的目空一切,搞足球,進政協,拍電視劇拍電影,跨界跨的得心應手。和老友鬧掰,廣收徒弟,眼睛一瞪徒弟腿都軟了。那個老實巴交,善良憨厚的農民形象一去不復返。時過境遷,幾次重病可能讓趙本山看透了,低調低調沒毛病,畢竟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就須三尺寬啊。( D)


捕魚小分隊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哪怕是聖人孔子,都要一分為二,實事求是地評價,更何況趙本山了!我瀏覽了一下前面的帖子,現在的情況是,基本上都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這裡搞帖子,仍然恬不知恥攻擊謾罵惡意中傷趙本山。作為家喻戶曉的婦孺皆知的小品王,趙本山當之無愧,後來趙本山自導自演的電影電視劇,也相當不錯的,還在央視連播啊!其實,在這裡,我們是不能強求趙本山十全十美的!換個位置,如果別人這樣噴你黑你,你也一樣會感覺不爽的!圖片來自頭條熱搜。





hi123


每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客觀的來講:趙本山這一個人確確實實給人們帶來不少的歡笑,特別是在已經過去好年的除夕夜裡,他演繹的小品逗人樂的笑聲飄蕩在家家戶戶裡面。只是,這個傢伙本人的文化修養素質太低下太低下了。特別是自身修養方面有著嚴重的缺憾,自以為有了一錢些就了不起不知道自己姓啥為老幾了,自己把自己整的就像是一箇舊社會的黑社會老大。大家看過他搞的那一些個拜師儀式就會知道,他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土皇帝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經成立多少年了,他還搞這一些早已經不時適宜的破玩意。這就是他這一個傢伙素質低下,最讓人瞧不起的一種表現噢!縫(馮)褲子說:黑三(山)是黑土地上黑社會的黑老大……。哈哈哈,哈哈哈……。



安龍15


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

從東三省呼嘯而出,橫絕央視春晚十幾年,一氣把範偉忽悠膘了,成了社會上銷售推銷傳銷成功的心理典範,把小瀋陽不差錢陰陽調紅遍全國,把遼寧的二人轉變成劉老根大舞,從忽悠到炒作,葷的素的高雅的低俗的走向大眾,一時名聲錢財飛機女人如錢塘江水,滾滾而來!

趙本山從貧窮的農村,走到今天位置,努力和天分缺一不可!在不斷的演藝和探索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秋天的波菜終於成為秋波,也是適應這娛樂時代的需要!

但他的鞋巴子臉,在收徒義式上卻繃得很緊,一個十足的封建老大傳統。

最近有人呼叫春晚趙再出山,其實沒必要,時代前進了,你也歇歇吧!


萬里雪飄74


趙本山是中國喜劇表演藝術家,被稱為“小品王",他的表演天賦,他所創作的節目,深受全國人民喜愛,做到了雅俗共賞,笑聲不斷。不論他與高秀敏,宋丹丹或範偉,小瀋陽配戲,都能創造出喜劇,小品的精品力作。如《昨天,今天,明天》,《賣柺》,《不差錢》等一系列的小品和喜劇《鄉村愛情》,《劉老根》深受全國廣大觀眾的喜愛,所創作的一個個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帶給人們的歡樂久久不能忘懷。但是,趙本山必競是農民出身,文化功底淺,受教育的程度低,只是憑後天的努力和自已的天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喜劇明星。從他的人品和世界觀來看,他稱不上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最多算得上是一位喜劇,小品大明星。他的團隊明顯帶有封建社會那種拜把子,稱師傅,不從不順者可隨意除名,封殺等江湖惡習。他的世界觀就是唯我獨尊,利益至上,沒有全局觀念。這也是他被人們詬病的,至命的弱點。因此,趙本山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喜劇明星,表演藝術家,但做人還是不成功的。


魚爺247


趙本山是我們全國農民的驕傲!也是東北人的驕傲!他的小品至今無人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