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名人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萌萌噠小柴柴


如果要說到歷史中有哪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覺得已經被歷史釘入了恥辱架中的汪精衛可以說得上是一名,很多時候大家在說到汪精衛的時候,都會說他是一個如何如何的漢奸,但是卻很少有人會提及他的偽君子身份。

接下來我就簡單地跟大家闡述一下我將汪精衛歸列到偽君子行列中的原因。

很多人在瞭解到汪精衛漢奸身份的時候,可能會經常忽略掉他早期的人生經歷,在汪精衛沒有選擇投敵賣國之前,他其實是一個人生非常勵志、曾經有過非常輝煌事蹟的風雲人物。


汪精衛早期的輝煌人生

汪精衛是很早之前就已經追隨在孫中山身邊的,在同盟會中屬於真正的元老級人物。

而在清朝末年孫中山一直致力於推翻清朝的時候,汪精衛也曾經做過一件令人佩服萬分的事情。


他當時在留下一首熱血沸騰的詩詞之後,就走上了刺殺清朝攝政王的不歸路中,雖然那件事情他並沒有收穫到他想要的效果,甚至還被抓到了牢中。

但是他當時英勇舉動卻使得他的名氣突然大增起來,在那個年代裡廣受起了人們的熱議,由此也使得他在同盟會中的地位更加水漲船高起來。

而在清朝滅亡、民國建立的時候,汪精衛也一直追隨在孫中山的身邊,在後來的國民政府中積攢下了極高的資歷以及威望。

一直髮展到後來,汪精衛成為了除孫中山之外在國民政府中地位最高的那幾位人物之一。

黑馬蔣介石對汪精衛的衝擊

在孫中山1925年去世後,汪精衛和胡漢民等人開始爭奪起了國民政府的大權。

開始時,如果他們中有任何一個人在爭鬥中獲勝的話,其中一人就可以徹底地掌握住整個國民政府的大權。

但可惜天不隨人願,隨著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憑黃埔學生軍的迅速崛起,汪精衛等原本幾位大佬之間的平衡突然被蔣介石給打破了。



在蔣介石這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摻合下,他們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最終在北伐戰爭結束、在蔣介石徹底掌控了國民政府、在蔣介石成為了民國名義上的主人後,汪精衛徹底失去了與蔣介石鬥法的機會。

雖然他憑藉著在國民政府內部各方面的資歷以及威望沒有向蔣介石低下他高昂的頭顱、仍舊在國民政府中保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他對蔣介石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

汪精衛的可恥投敵

曾經的汪精衛是一個多麼高傲的人物,在突然被這麼一個後輩給狠狠甩在權力的背後、在被這麼一個曾經為自己所瞧不起的後來者狠狠踩在腳下之後,他內心中滋長出的不甘之情大家想想就可以感受得出來。

正因為這種強烈的不甘以及對所尋求權力的強烈渴求,為汪精衛後來的投敵賣國埋下了根基土壤。

在抗戰爆發後,汪精衛在日本人的誘惑以及對權力的渴求下,他選擇了投敵賣國。

後來汪精衛和日本人合作建立出了汪偽政權,提出了他曲線救國的口號,通過他們那無恥的口號誘使很多原本應該參與在抗戰第一線的士兵以及將領們投靠到了他們的陣營中,為日軍在我國進行的侵略搖旗敲鼓了起來。

被汪精衛偽君子模樣所騙的人們

這裡之所以會說汪精衛是一個偽君子,主要來源於他所提出的曲線救國口號。

汪精衛明明都選擇了通敵賣國這樣會被釘到恥辱架上的無恥行為,卻偏偏還要為自己找到了這麼一個道貌岸然的說法,說什麼曲線救國、說什麼這才是最佳的選擇。


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在為了追求權力不擇手段的情況下,還要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為國為民、自甘墮落名聲的悲壯模樣,這不是偽君子是什麼?

說實話,汪精衛這副君子模樣是偽裝得非常成功的,在當時不僅騙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在現如今,仍然也有一部分人被他偽裝出的模樣給騙到了。

我在網絡上看過不少關於汪精衛的言論,發現不少人在談到汪精衛的時候,竟然說出了一番理解汪精衛曲線救國說法的言論,在對他表示理解的同時,也說出了肯定汪精衛歷史作用之類的話。

通過現如今仍有流傳的這些言論以及在歷史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汪精衛所偽裝出的這副模樣到底騙過了多少人。

所以說我覺得汪精衛就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像他這樣的歷史罪人以及偽君子就應該永遠沉溺在歷史的垃圾堆中,永遠受到人們的唾棄,歷史不容翻案、英雄不容遺忘,只有那些抗戰的英雄才是值得我們緬懷的,至於像汪精衛這樣的人,則將永遠受到我們的唾棄。


孤客生


別人我不知道,只聽說“南海聖人”康有為坐擁三妻四妾,房產遍佈國內外。還是大猩猩睪丸被盜案的幕後黑手!

康有為,清末維新派領袖,發動“公車上書”,與梁啟超領導“戊戌變法”,在歷史教科書上一直作為正面人物出現,學生眾多,聲望甚高,因是廣東南海人,當時曾有“南海聖人”之稱,這稱呼上下五千年也沒幾個人。

撕開“南海聖人”的面具,真實的康有為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卑鄙小人,他聚斂大量財富,房產遍佈國內外;他妻妾眾多,子孫滿堂,最喜歡老牛吃嫩草,傳說老年甚至動手術換上了大猩猩的睪丸,郭末末之流跟他比差距很大。

康有為忽悠了一大幫人跟著他搞維新變法,其實他本人無非就是藉此入仕,直接和光緒皇帝搭上關係,想要走上仕途快車道,但投機失敗,慈禧老妖婆太厲害,動動手指頭就把維新派全給滅了。

老康不愧是老油條,跑也跑得快,趕在慈禧下手前一溜煙跑之大吉,卻把譚嗣同和自己的親弟弟甩在國內,成就了“戊戌六君子”的悲壯事蹟,六君子估計把他恨的牙癢癢。

老康逃跑後,繼續在世界各地忽悠,他很有創新意識地偽造了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和自己合影的照片,堪稱中國PS技術鼻祖,成立了“保皇會”,還在香港、北美、歐洲、日本等地到處發表煽情演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飽受慈禧迫害,忠君報國的熱血英雄,還發動華人捐款,短短几年募集資金數千萬元。

有了這些錢,康有為信心大增,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但他不是救亡圖存,而是大力開辦實業,購置產業,四處投資。康有為在香港擁有酒店、賓館、銀行等產業;在墨西哥投資銀行、有軌電車和輪船產業;在美國開辦銀行、餐廳、旅館;在日本舉辦印書局,儼然成為產業遍佈全球的跨國企業巨頭。

老康的生活十分豪奢,保皇會的公款全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可以任意揮霍,除了投資實業,康有為還有三大愛好:買房建房、老牛吃嫩草、環球旅遊。

老康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房地產投機商,現在是買房子,人家老康是直接買地建房子,上海、杭州、青島等地都有他的別墅房產,他還在瑞典購置了一座私人島嶼,建成中國式私家園林,讓康有為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叔”。

老康的色慾和能力驚人,他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卻帶頭一夫多妻,妻妾成群,先後娶了6個老婆,除原配表姐張雲珠比自己大3歲外,老康最喜歡老牛吃嫩草,他43歲續娶18歲的梁隨覺,50歲續娶19歲的何丹理(美國人),56歲續娶17歲的市岡鶴子(日本人),58歲續娶17歲的廖定徵,62歲續娶19歲的張光,簡直就是人生贏家,羨煞旁人。

老康喜歡公款旅遊,他晚年自稱“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試圖說明自己到處逃亡,但他每一次出行實際上都是去考察實業、購置房產、蒐集美女,演講不過是他募集資金的手段。

康有為的偽君子面目很快被人識破,他最得意的弟子梁啟超認識到康有為真實面目後,果斷與他決裂,老死不相往來。號稱“民國第一狂人”的章太炎,在康有為70大壽時,送給他一副對聯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這幅對聯的上聯取自《左傳》“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取自《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暗合“有為”,一時謂之絕罵,好好羞辱了這個偽君子一番,不知老康做何感想。

民間野史《古春風樓瑣記》曾記載,康有為老而不舉,仍貪圖色慾,為重振雄風,竟然給自己移植了大猩猩的睪丸,堪稱荒唐第一人,起初效果奇佳,龍精虎猛,但後來還是產生排異反應,他後來的死也許跟此事有關。。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逼人喊萬歲的人,讓人民窮困還自稱救世主的人,就是最大的偽君子!如卡扎菲及他的老師之流的獨裁者!


狩獵者339


和大家說說歷史上有名的兩大“聖人”吧!第一位是打著實為“滅他人之慾,存自恃之理”,而美其名曰“滅人慾,存天理”旗號的大聖人朱熹;第二位自然是有著“南海聖人”之稱的康有為。

朱熹的那些黑歷史

單從治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得承認朱熹的偉大與傑出,確實有值得我們敬佩之處。然而說到倫理道德,對朱熹還真是不敢恭維!雖然他打著“滅人慾,存天理”的響亮旗號,但卻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不免令人嘆息。

  1. 屈打妓女,陷害政敵。朱熹在任提舉浙東刑獄的時候曾與知州唐仲友起了糾紛,一時間雙方竟鬧到了朝堂之上,由於雙方僵持不下,為了能“擊敗”唐仲友,朱熹便開始從唐仲友的私事入手,他打聽到唐仲友非常傾慕當時的江南名妓嚴蕊,於是他偷偷派人把嚴蕊抓來,對其用刑,希望嚴蕊能幫他做些偽證,沒想到這個嚴蕊還真是個烈女子,儘管慘遭朱熹嚴刑,但寧死不從。朱熹的這件事,乃真小人之所為。後來朱熹和唐仲友也都因此事被孝宗皇帝而免職。
  2. 倡行纏足,輕視女性。現代有些人為朱熹變白,說纏足這一陋習不能讓朱熹背鍋,原因是女子裹腳的現象在宋代之前便曾出現,這一點固然不錯,但真正使得這一陋習廣泛發展的罪魁禍首非朱熹莫屬。朱熹主張纏足在《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記載得很清楚:“朱文公守漳時,立法命之纏足極小,使不良於行,藉革其澆俗,故成今日之現象也。”,而且朱熹很多主張都有明顯歧視女性之意,像“有所謂叛逃者,不待媒聘而潛相奔誘。”,這話什麼意思呢?通俗一點說就是女人沒有戀愛的權利,不通過媒聘而私自嫁人的都是叛逃者,女人在朱子眼中顯然成了財物罷了,雖說中國古代是“男尊女卑”不錯,但作為一個傳道治學之人,盡公然歧視女性,也實屬不該。
  3. 納妾尼姑。這事記載於《四朝聞見錄》,該書雜敘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作者是朱熹的同鄉葉紹翁。此書中對於朱熹納尼姑為妾的事有明確記載,在宋慶元二年,監察御史沈繼祖列舉了大量事實,揭露朱熹言行不一,其中就有指出朱熹曾帶著兩個漂亮尼姑外出旅遊,並用甜言蜜語引誘她們,最後二人還俗做了朱熹的小妾。
  4. 迷信風水,毀人墳墓。朱熹對風水的“山環水抱,藏氣聚風”之說深信不疑,他堅信祖宗墳墓的風水好了,後人才能福澤綿延,為此曾三次其父之墳,其母,其妻之墳也是他親自選定,在這個過程中,甚至不惜挖了他人的祖墳來安葬自己的親人,全然不顧別人的祖宗曝屍荒野。和他所提倡的重義輕利的理學是自相違背的。
  5. 貪財好色。前面說到監察御史沈繼祖指出了朱熹言行不一的大量事實,除了納尼姑為妾外,還有說道朱熹的大兒媳在丈夫死後卻懷了孕,至於為什麼,大家自行腦補,再有便是以兒女婚嫁喜慶的機會,大肆收受紅包禮金;以知名學者的招牌,開門辦學並擅自提價,收取高額學費等等。

如果朱熹真是一股清流,想必不會惹來這一身騷!監察御史並不是好糊弄的,無憑無據不存在冤枉朱熹,而《四朝聞見錄》的作者更是朱熹的同鄉,沒必要誹謗鄉里名人,據清朝紀曉嵐對《四朝聞見錄》的評價,也多認為該書所記之事為事實,加之朱熹後來被貶官,主動上表謝罪來看,確有不端之行。

南海聖人康有為

這位被看做是開眼看世界,接受西方科學先進思想最早的中國人,其很多行徑確實令人歎服。

  1. 戊戌變法失敗,閃現逃跑。友人慷慨赴義,他卻在日本逍遙快活。
  2. 自稱自己為聖人,臉皮啊。。。。。。
  3. 提倡反對一夫多妻制,自己卻擁有一妻六妾!特別是專注於老牛吃嫩草,50歲的康有為在美國娶了第二個小妾,17歲的何小姐,後來又在日本娶了第三個小妾,市岡鶴子16歲。57歲時,娶了年芳17歲的廖氏,61歲時,娶了第五位小妾張氏,張氏才16歲!60多歲的康有為在泛舟時又看上了19歲的船孃,又收到家中!哎

還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對聯寫得好,上聯:“國之將亡必有”,下聯:“老而不死是為”!

你還知道那些“道貌岸然”的名人呢?記得留言分享哦!~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康有為其實就是個老流氓,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娶了六七個老婆,60多歲的時候還娶16歲的小姑娘,害人不淺,光緒給他幾十萬兩白銀作為改革的費用,他居然據為己有轉移到海外,康有為還在瑞典買下了一個小島,並在島上搭建了中國式的園林建築“北海草堂”,養著一群中國老婆、日本老婆、還有一個17歲的美國華僑何旃理。


康有為60多歲的糟老頭子還性慾旺盛,請日本醫生移植非洲黑猩猩的睪丸來增強性慾,當時的醫學還不發達,自然移植失敗了,後來得了腎病,需要割掉一腎,當時醫生一時疏忽,健康的腎被割掉了,沒過多久年邁體衰的康有為很快就病死了。這樣一個流氓帶領一群烏合之眾搞改革不失敗才怪!

還有一個就是梁山宋江了,人稱“及時雨”,宋公明,原本是鄆城小吏,縣衙第二押司,表面仗義疏財,行俠仗義,名聲大噪,其實是個陰險、卑鄙、齷齪小人,藉著自己在江湖上有點名氣,拉攏人心,結交江湖流氓草寇,為己所用,黑白兩道通吃,混得風生水起。



後來因私通晁蓋等賊寇,被自己的老婆發現,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居然殺妻滅口。被朝廷發配邊疆服刑,兄弟晁蓋不忍宋江受苦,將他接上樑上,宋江不甘屈尊他人之下,在梁山拉幫結派,籠絡人心,排擠晁蓋,晁蓋一死,自己就做了梁山之主,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在附近攻城略地,打家劫舍,無惡不作。


作為梁山之主,賊寇之王,名聲不好,宋江不想一輩子背上賊寇的名聲,於是花大量金錢買通朝廷官員,向朝廷招安,朝廷為了考驗宋江的忠誠,派他去剿滅方臘等人,宋江為了建功立業,做大官,帶領梁山眾兄弟攻打方臘,結果兩敗俱傷,梁山兄弟損兵折將,死傷無數,活著回來的沒幾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一個小小的安撫使之職,犧牲了那麼多兄弟,真是罪大惡極。


勤勞致富和珅


《笑傲江湖》裡,君子劍嶽不群在打敗任我行之後,說了一句很屌的話:“誰是天下第一?是我!”

嶽不群的虛偽,江湖人有目共睹,但想稱第一,恐怕還嫩了點。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絕對顛覆你認知的偽君子。

一、三國影帝—劉備

“吾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劉備是也。”對,就是他,東漢末年演技最好的表演藝術家。

與敢作敢當的曹操比起來,劉備卻恰恰相反,他到表現出一副“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的聖人姿態。

劉備的前半生可謂顛沛流離,為了尋找創業逆襲的機會,他幾乎投靠過當時所有有名的大軍閥,比如劉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璋…這些人,都是劉備的老領導。

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劉備應該是六姓嘉賓(算好,有三個同姓的),在劉天王面前,我們近代著名的“倒戈將軍”馮玉祥也得自愧不如。

呂布對於劉備來說,是有恩的,但正是因為劉備背後的一句話,讓曹操一狠心把呂布給殺了。

魯迅先生對劉備的評價很到位:用一副不作惡的樣子去作惡。

劉備打著仁義之師的旗號,說堅決不奪宗親的地盤,結果不但搶了劉璋的地盤,還沒收了人家的嫂子。

劉備憑著聲情並茂的表演,說哭就哭的能耐,俘獲了不少的追隨者和粉絲,舉著“興復漢室”的招牌,最後做了蜀漢的開國皇帝。

但話說回來,在那樣一個亂世,作為一個窮苦屌絲,要成功,就得會演。劉備仗著六七個人七八條槍,最後稱霸一方,絕對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真豪傑。

如此功業,劉皇叔,奧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



二、南海聖人——康有為

毫無疑問,康有為是開眼看世界,最早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的中國人。

對,就是那個戊戌變法失敗後,閃跑的那個人。其他的六個真君子慷慨赴義時,而他,正在日本逍遙快活。

一邊聲色俱厲的反對一夫多妻制,一邊卻摟著六個小妾風流快活。

康老師專注於老牛吃嫩草,50歲高齡時,在美國娶了17歲的何小姐,那是他的第二個妾;後來又在日本娶了16歲的市岡鶴子,那是他的第三個小妾。

緊接著,康老師在玩小姑娘的道上更是一發不可收拾。57歲時,娶了17歲的廖氏;61歲時,娶了16歲的張氏。直到62歲那年,在湖上泛舟時,又看上了19歲的船孃,下半身一顫抖,又將她收入房中。

後來聽說,由於小妾太美,康老師被他兒子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大帽子。

就這德性,還敢自稱聖人,這臉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還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對聯寫得好,

上聯:國之將亡必有;

下聯:老而不死是為。



三、大唐一帥——宋之問

雖然長得帥,寫得一手好詩,卻別想掩蓋渣男偽君子的本質。

宋之問虛偽惡俗的事蹟比較豐滿,我們就只聊幾個有趣的。

為了巴結一代女皇武則天,宋大詩人各種明示、暗示,願意犧牲色相,做天后的男寵。

這傢伙,不僅對自己的筆上功夫自信,對自己的床上功夫也是相當自信的。

而此時已60多歲的天后,勢如猛虎,對儀表堂堂的宋大詩人還是有點感覺的,她曾感慨說: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

原來,因為口臭,宋之問被拒絕了,最終沒能成為女神武則天的閨床密友,挺遺憾的。

宋之問見取悅武則天不成功,轉身就去抱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的大腿。

朝堂上拍張易之兄弟馬屁的人多了去,可我們的宋大詩人,愣是用他標新立異的手法,將馬屁拍出了新高度,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老爺們,親手給張易之捧尿壺,真給詩人朋友們丟醜。

雖然長得帥,雖然有才,但是沒有人格,結果就是個渣渣。

面對宋之問的這一系列反常表現,腦中不禁閃過一句話:垃圾食品一般都挺好吃,人渣一般也都挺好看。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偽君子的殺傷力比真小人可大多了。

每次看到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君子們在臺上裝B時,我總會低下頭,不是我玩深沉,我是在看地上有沒有板磚。

最後還是用《笑傲江湖》裡的一句臺詞收尾吧:

大丈夫行事,行雲流水,任意所至。


南宮尋歡


歷史上所有偽君子加一起也趕不上眼前。


寬心小聚1


有一個,有爭議,歷史終會有定義。


清風爽爽106036731


關於歷史上的道貌岸然之人,私德小惡一般為眾人記掛,大奸大惡卻少有人知。

一、曹操。可能有人好奇,曹操不就是大家熟知的奸雄嗎?名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一直廣為流傳,不過說到曹操的·道貌岸然,是針對於他的具體言行。曹操在《蒿里行》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一直被視為曹操對於民眾悲憫之心的體現,然而曹操一邊寫詩句中流露出對飽受戰禍的民眾的悲憫,另一邊卻在大肆屠城,最典型的一例則是徐州屠城。據《三國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彭城之戰,曹操坑殺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之不留,陶謙據武原,曹操不能進,“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二、陸遜。一些網友稱陸遜為賢相良臣,陸遜被孫權活活氣死一事,更是給陸遜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卻無視陸遜因殘虐而為史官特意批判之事。嘉禾五年,孫權北征不利,然而孫權已經退還,陸遜下令,吳軍攻擊魏國未設防城市石陽,石陽市盛,民眾猝不及防,聞吳軍至,驚駭之下欲逃入城中不得,魏守軍關門不止,不得不砍殺已民,以關城門,而未來得及進城的民眾,受到吳軍屠戮,僅千餘人獲生。石陽民眾無辜受戮,陸遜遂下令撫卹生還民眾,因而史官批判其既失用兵之道,遠不如諸葛亮用兵,橫使無辜民眾遭禍,即使有所撫卹,與殘林覆巢保全遺留幼鳥有什麼區別,“曲惠小仁,何補大虐”,無怪乎三代而亡,正是此次殺戮的報應。

三、孫立人。孫立人堪稱抗日名將,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然而孫立人雖然戰功卓著,治軍之道卻不敢苟同,軍紀敗壞,劫掠民眾。抗戰勝利之後,孫立人縱容新一軍在廣州橫行霸道,明搶暗劫,致使全市風聲鶴唳,雞犬不寧,人怨沸騰,市民對於新一軍的恐懼更甚於日軍,人皆呼之為新日軍。對於現象,孫立人不但不思改悔,約束軍士,竟厚顏無恥道:“廣東人分外刻薄,我軍過去駐暹緬時,當地華僑對我們非常客氣,解衣推食,我們士兵要什麼,就拿什麼,隨便取用,來到廣州要些東西,就說我們軍紀不好,豈有此理。”反而受害民眾虧待了新一軍一般,頗有幾分“老子勞苦功高,在外面吃飯從不給錢,拿你三瓜兩棗怎麼了”的流氓味道。


娛之視界


人民心中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